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时事 六星杂谈 【开聊】太平天国 之 金田起义
楼主: 榆园书话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开聊】太平天国 之 金田起义 [复制链接]

121
发表于 2019-1-22 14:20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榆园书话 于 2019-1-23 07:40 编辑

曾国藩受命组建“团练”,朝廷多次催促曾国藩救援湖北,曾国藩以“船未到位”为由,就是不动。

直到1854年2月,太平军进军湖南,围攻长沙,曾国藩才出手,解除长沙之围,收复岳阳,太平军退出湖南。

3月,太平军再度攻克岳阳,进军湘潭,被湘军迎面痛击,太平军与湘军第一场正面对战,大败,退守靖港,曾国藩初尝胜果,亲自指挥湘军水陆并进,中了太平军的埋伏,湘军惨败,损失近半,曾国藩羞愧之下,跳水自尽,被打捞了上来。

7月,湘军再攻打岳阳,太平军湘潭战败,元气大伤,在岳阳与湘军激战两个月,再次败退湖北。

10月,湘军一路追击,围攻武汉,太平军放弃武汉,退守江西田家镇、半壁山。

咸丰大喜,加曾国藩兵部侍郎。

杨秀清派燕王秦日纲到前线督军,援军韦昌辉的弟弟韦俊,检点陈玉成与西征军水陆两军,在田家镇、半壁山与湘军展开血战。

曾国藩在此大败太平军,太平军水军损失了近万艘战船,几乎全军覆没,从此失去了水上优势。

湘军突破了太平天国半壁山防线,直逼九江。

使用道具 举报

122
发表于 2019-1-22 15:14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榆园书话 于 2019-1-23 19:02 编辑

这时候石达开出场了。

北伐西征,太平军主将杨秀清、韦昌辉、石达开都没有带兵出战,被留在天京周围。当时清兵的二十万大军在天京的南面围城,称“江南大营”,虎视眈眈。

太平军没有直接对江南大营出击,而是北伐西征,这一点也是太平天国史研究者们争论不休的问题之一。

1854年湘潭靖港之战时,石达开看出西征的主要问题是水军不利,于是命令从广西定做大船,操练水军。

1855年1月,石达开出任西征军主帅,从安庆增援九江。

24岁的石达开与44岁的曾国藩,在九江、湖口展开了巅峰对决。
这一仗,让曾国藩见识了石达开的军事才能。

曾国藩到了九江,接连打了几场胜仗,颇有些不把石达开放在眼里,轻敌冒进,进攻鄱阳湖内湖时,被石达开把湘军几百艘小船堵在内湖里,火烧曾国藩几十艘大船,失去“快船”护卫的大船,就如没有护卫舰的航母,毫无战斗力。逼的曾国藩再次跳水。

湘军水师惨败,折损过半,石达开指挥太平军乘胜追击,四个月连下四十七县,第三次攻克武昌。太平天国西征军发展到十万人,达到了全盛时期。

1856年3月,石达开在江西樟树再次大败湘军,十万西征军把曾国藩围困在南昌城内。曾国藩无路可逃了。

也是曾国藩命不该绝。此时清军江南大营攻势猛烈,天京吃不住了,杨秀清急调石达开回援天京。

石达开放了曾国藩一马,挥师天京,一举击溃清军经营三年的江南大营。真乃太平天国的战神。

曾国藩被石达开逼得第二次跳水,原不是自杀,而是保命。

不过,不知道是被水呛着了,还是被石达开吓着了,从此以后,曾国藩变了。走路极慢,说话极慢,打仗也慢了,绝不再轻敌冒进。

使用道具 举报

123
发表于 2019-1-22 15:15 |只看该作者
【天京事变】

写这段,要费些心思。




使用道具 举报

124
发表于 2019-1-22 15:33 |只看该作者
榆园书话 发表于 2019-1-22 15:15
【天京事变】

写这段,要费些心思。

内杠

使用道具 举报

125
发表于 2019-1-22 15:36 |只看该作者

开什么玩笑,我为啥要和自己过不去

使用道具 举报

126
发表于 2019-1-22 16:01 |只看该作者
      我第一次知道曾国藩这个人,是在毕业后在管理干部学院当老师的时候,每天猫在图书馆里看书。

  看到一篇文章上说:蒋介石的办公桌上常年放着一本《曾国藩家书》,那时候是八十年代中期,曾国藩还没这么大红大紫,还没李鸿章出名呢,李鸿章好歹是大名鼎鼎的“卖国贼”。

  当时我也只知道曾国藩是镇压“太平天国”革命的刽子手。

  那篇文章提到,曾国藩给他儿子曾纪泽的信中说:尔之短处在言语欠钝讷。

  这句话让我琢磨了好多年,钦佩不已,感叹良久。

  别人唯恐自己家孩子呆头呆脑,言语迟钝,不够聪明伶俐,不能滔滔不绝,曾国藩却让自己的儿子少说话,说话慢一点。

  后来读《曾国藩家书》,看到曾国藩不止一次这样告诫曾纪泽:

  ……尔之短处在言语欠钝讷,举止欠端重,看书能深入而作文不能峥嵘,若能从此三事上下一番苦功,进之以猛,持之以恒,不过一二年,自尔精进不觉。言语迟钝,举止端重,则德进矣。作文有峥嵘雄快之气,则业进矣。

  ——同治元年四月初四日谕纪泽。

  尔语言太快,举止太轻,近能力行“近重”二字以改救否?

  家书:咸丰十一年七月二十日谕纪泽。

  曾国藩本人始终掐着一个“慢”字诀。走路慢,说话慢。


      而曾纪泽也终成晚清一代优秀的外交家。

      做大事的男人,说话不要太多,也不要太流利。藏拙。


2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127
发表于 2019-1-22 16:01 |只看该作者

使用道具 举报

128
发表于 2019-1-22 16:51 |只看该作者

你说的是內哄,我说的是内杠

使用道具 举报

129
发表于 2019-1-22 17:01 |只看该作者
画探 发表于 2019-1-22 16:51
你说的是內哄,我说的是内杠

内杠是什么?

使用道具 举报

130
发表于 2019-1-22 17:04 |只看该作者

就是杠上了

使用道具 举报

131
发表于 2019-1-22 18:47 |只看该作者

使用道具 举报

132
发表于 2019-1-22 19:45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画探 于 2019-1-22 20:07 编辑
榆园书话 发表于 2019-1-22 16:01
我第一次知道曾国藩这个人,是在毕业后在管理干部学院当老师的时候,每天猫在图书馆里看书。

   ...

我不知道是啥时候知道曾国潘的,给我的印象是个叛国贼

使用道具 举报

133
发表于 2019-1-22 21:01 |只看该作者
画探 发表于 2019-1-22 19:45
我不知道是啥时候知道曾国潘的,给我的印象是个叛国贼

画探你用什么呢输入法打字?我猜是拼音。




使用道具 举报

134
发表于 2019-1-22 21:08 |只看该作者
榆园书话 发表于 2019-1-22 21:01
画探你用什么呢输入法打字?我猜是拼音。

曾国藩

使用道具 举报

135
发表于 2019-1-22 21:10 |只看该作者
榆园书话 发表于 2019-1-22 21:01
画探你用什么呢输入法打字?我猜是拼音。

我打的zengguop就出来了曾国潘

使用道具 举报

136
发表于 2019-1-22 22:33 |只看该作者
画探 发表于 2019-1-22 21:10
我打的zengguop就出来了曾国潘

太诚实了。我就是这么看出来的。
画探多好的孩子啊,不撒谎,不文过。

很难得的品性。





使用道具 举报

137
发表于 2019-1-22 23:47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画探 于 2019-1-23 05:52 编辑
榆园书话 发表于 2019-1-22 22:33
太诚实了。我就是这么看出来的。
画探多好的孩子啊,不撒谎,不文过。

这用不着撒谎吧,管他曾国藩还是曾国潘,我又不研究他,我一直念潘的。我认为曾国藩比李鸿章有名,写的书比李鸿章多吧,而且名人名言里收录了好多曾国藩的名句,我是因为有人告诉过我,曾国藩是个叛国贼,对他没个好印象,才把他当小数点后面的数忽略不计的

使用道具 举报

138
发表于 2019-1-23 00:04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榆园书话 于 2019-1-23 00:40 编辑

【天京事变】因为农民阶级的散乱、散漫、自私和保守,领导和管理一支农民队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这就是农民革命通常都会失败的根本原因,前面说过的“阶级局限”。

农耕社会所以会有高度中央集权的帝王统治,是一种社会需求,一种历史的必然。

太平天国以“拜上帝会”的“神权”来凝聚民众,是完全必要的。尽管拜上帝会有些不伦不类,但足以克服农民的散乱和自私,形成较强大的战斗力。

宗教并不等于落后,至今世界上很多发达国家都是宗教国家,比如欧美的天主教,中东国家的伊斯兰教,作为一种全民精神寄托,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不可或缺。

扯一句题外话,研究中国古代史的外国人曾经感叹:一个人口众多的多民族国家,没有任何宗教信仰,竟然能够延续两千多年而不散。其实严格来讲,中国虽然没有显性的神性的宗教信仰,却有个隐性的更加强大的宗教:儒家文化。

太平天国领导人内部的矛盾由来已久。

太平天国是“政教合一”的政体,但这个体制从起义前杨秀清萧朝贵的“天父”“天兄”附体,太平天国的领导权问题就发生了混乱和扭曲。


洪秀全以“天父次子”的身份,成为太平天国政权的核心和领袖,而杨秀清萧朝贵又以“天父”“天兄”附体的形式,成为太平天国“神权”的代言人。

神权高于政权。所以,洪秀全在太平天国只是一个世俗帝王的虚位,而太平天国真正的核心决策人是杨秀清。

特别是冯云山萧朝贵战死之后,杨秀清以东王九千岁+“天父”代言人的身份总揽军政事务。

一方面洪秀全为顾全大局而忍让,也的确是平庸懒散,另一方面杨秀清积极进取,也确实有治国才干。

太平天国事无巨细,都出自杨秀清之手。

定都天京和北伐,都是杨秀清假“天父”之口决定的,洪秀全无法否决。

这是太平天国或者说是杨秀清的两个败笔。












使用道具 举报

139
发表于 2019-1-23 00:09 |只看该作者
画探 发表于 2019-1-22 23:47
这用不着撒谎吧,管他曾国藩还是曾国潘,我又不研究他,我一直念潘的。我认为曾国藩比李鸿章有名,写的书 ...

那是后来,八十年代,谁看过曾国藩的书啊。当时我就找了好久,没有找到《曾国藩家书》。
说明你还小。


使用道具 举报

140
发表于 2019-1-23 00:39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榆园书话 于 2019-1-23 00:45 编辑

人类获得知识的途径有两个,一个是实践。自己总结出来的经验,这个叫直接经验。

还有一个途径就是读书,学习前人总结出来的经验,这个叫间接经验。

多数情况下,间接经验比直接经验更丰富、更正确,也更重要。

如果每一代人都要从钻木取火开始获取经验,人类就无法进步。

杨秀清是个天生的领袖人物,聪明绝顶,有勇有谋。但他有个巨大的、无法弥补的缺陷,就是没有文化。不识字。

这样就无法获得前人总结的丰富的历史经验。贫穷会限制人的想象,而对历史文化的无知则限制了杨秀清的智慧。

所以他会犯下定都南京和派两万人直取北京的重大战略失误。

洪秀全曾提出定都河南,占据中原。被“天父”代言人否定了。

这部分问题,实在不能让杨秀清负完全责任。

朱元璋也是没文化的草莽出身,但朱元璋身边有士大夫出身的谋士,刘伯温,朱升,李善长,都是真正的“军师”。

但太平天国没有,杨秀清没有。因为太平天国的特殊性:相对封闭的拜上帝会,禁读四书五经的科举制度,绝对平均主义的天朝田亩制度,把士大夫阶层,儒家知识分子,都拒之门外。

除此之外,杨秀清作为一个总揽军政事务的领袖人物,能力堪称完美,无懈可击。




使用道具 举报

141
发表于 2019-1-23 01:17 |只看该作者
杨秀清是个非常矛盾的人。
其实每个人都有两面性,即优点与缺点,积极的一面和消极的一面。个性越鲜明,能力越出色,两面性就越突出。比如历史上,所有大奸大恶的人,无不大智大勇,就是最好的例子。
而且,处在不同的位置上,人的两面性,往往此消彼长。

从正面看,太平天国初期,出于生存和斗争的需要,杨秀清表现出非凡的领导能力和组织能力。用现代管理理念说,就是决策能力和执行力极强。
他御下极严,令出如山,赏罚分明,不徇私情。又体恤民情,爱护百姓,善于选拔和任用人才。太平天国将士,是很佩服他的,也乐于听从他的号令。

在他的治理下 ,太平天国前期的政绩还是很可观的。











使用道具 举报

142
发表于 2019-1-23 08:49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榆园书话 于 2019-1-23 11:57 编辑

  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的军政运行机制是,洪秀全是最高领导人,名义上是太平天国的“万岁”,是“帝王”,主宰天下,实际只负责管理东王杨秀清。

  东王杨秀清负责管理其他诸王。东王府下设“六部”,负责太平天国的日常事务,更像是真正的朝廷。

  所有军政事务,必须先向东王请示汇报,再由东王向天王请示。

  而“向天王请示”只是一种形式,通常都是由东王作出决定。

  洪秀全只需画个圈,再由东王向众臣宣布,并由东王负责监督执行。

      洪秀全曾经颁旨:尔为官者,须知尔东王所言,即是天父所言也,尔等皆当钦遵。

  意思是说:东王杨秀清说的话,就是天父说的话。

  这就确立了东王杨秀清的地位:即使不是“天父”附体,他的话也代表天父的旨意。杨秀清即天父。

      洪秀全只剩下了一个“天王”的虚位。


      杨秀清的另一面,是他的贪婪和自私,是日益膨胀的野心和欲望。

      农民为什么要革命?为了信仰吗?为天下的劳苦大众都解放吗?

      肯定不是。

      为了自己。

     杨秀清为什么参加拜上帝会?他要造反,借助拜上帝会的力量改变自己的命运和地位。

     从杨秀清在拜上帝会危急时刻突然出手,替“天父”代言那一刻起,他就是要取代洪秀全,成为这场运动的最高领导人。

     但洪秀全还是有号召力的,他是上帝的次子,带着神圣的使命来到人间的,是太平天国的一面旗帜,在太平天国诸王和将士中,享有崇高的威望。

    而杨秀清只是被天父选中的“代言人”,靠着不断神化洪秀全、巩固洪秀全的地位才得以保持自己在太平天国中的地位,他还没有能力取代洪秀全。

    到了定都天京之后,杨秀清出类拔萃的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使他的威望越来越高,野心也越来越膨胀。

    杨秀清开始转变了。不再神化洪秀全,而是开始打压、控制、摆布和试探。
    他要让洪秀全服从他,也就是天父的旨意。



使用道具 举报

143
发表于 2019-1-23 09:30 |只看该作者
榆园书话 发表于 2019-1-15 11:39
近世烟氛大不同, 知天有意启英雄 。
  神州被陷从难陷, 上帝当崇毕竟崇 。
  明主敲诗曾咏 ...

补充资料:男女分营。

  1854年(咸丰四年)正月二十七日晚,天父下凡,招集众官及东府女宫,锁卢贤拔、陈宗扬二人。陈宗扬位为秋官又正丞相,卢贤拔为镇国侯。陈宗扬招认与其妻私合四、五次,天父揭露他夫妻为瞒入耳目,欲将另一姐妹拉下染缸,“幸那女官(左金右柬)正,是个贞洁之人,未遂奸谋”。卢贤拔承认“实与妻犯过天条三、四次”。陈宗扬夫妇当被天父判决斩首示众。卢贤拔则后由东王奏准革职,带罪立功。

使用道具 举报

144
发表于 2019-1-23 10:42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榆园书话 于 2019-1-23 11:48 编辑

  讲两件事,大家了解一下。

  第一件事,杨秀清要打洪秀全的屁股。

  在太平天国刊发的《天父下凡诏书》中,记载这样一件事。

  十一月二十日是礼拜之辰,北王与顶天侯及丞相等官到东府请安,并议国政事务。议毕,北王同众官跪呼千 岁,请东王宽心安福。

  东王命北王回府暨各官回衙。

  ——时间是1853年12月20日。注意,这是太平天国定都南京的第一年。

  地点在东王府。北王是韦昌辉,顶天侯是秦日纲,秦日纲是广西紫荆山区第一批参加拜上帝会的老会员,金田起义时,秦日纲的地位仅次于诸王,排在石达开后面,永安建制时封天官正丞相,定都南京封顶天侯,后又升为燕王。

  这天是礼拜日,这些人要到东王府去请安并讨论国事,而不是天王府。讨论完了,连北王韦昌辉都要“跪呼千岁”后辞别。

  原文特长,也特别繁琐,我简单叙述一下吧。

  半夜,北王刚走,杨秀清天父附体了。

  天父叫来四个女官:诏杨水娇、胡九妹、谭晚妹、谢晚妹曰:“尔小女等前来听我天父吩咐。”

  杨水娇是杨秀清的亲属,胡九妹是胡以晃的亲属,在天王府担任女丞相,其他两个姐妹也在天王府。

  杨秀清把他们找来干嘛?

  天父非常生气,不说话。众姐妹跪地求了很久,天父才说:“尔众小既知有罪,速传尔北王到来,听我天父吩咐。”

  北王刚走,他又叫北王回来听他吩咐。

  于是派人去找北王,这边天父继续训话:北王还没到,不等他了,你们告诉北王,让他转告东王杨秀清,明天去天王府转奏洪秀全,天父的旨意:

  尔主天王性气太烈,性既似我,量亦要似我也。主宰天下,凡事皆要从宽,……

  说洪秀全脾气不好,要改改。还有洪秀全的儿子,要多加管教。

  天父又说:杨水娇,还有石汀兰,给天王做事好久了,可以歇歇了,各回各家吧。朱九妹姐妹俩,也不用留在天王府伺候天王了,到东王府安享天福吧。

  ——石汀兰是石达开的妹妹,也在洪秀全的天王府做“女官”。朱九妹姐妹俩,是天王府里服侍洪秀全的两个“女官”,杨秀清要他们离开天王府,到东王府来,其用意不言而喻。

  “尔等遵旨便是,我回天矣。”

  天父回天了,北王刚赶到东王府,门口跪了半天,东王叫进去。

  杨秀清说昨晚你没赶上,天父下凡,让我们劝劝天王,不要乱发脾气,多管教儿子,还有,让四个女官各自回家休息。现在天已经亮了,你们先去天王府,我随后就来。

  韦昌辉就去天王府。还没到天王府呢,后来传来消息,天父又下凡了。

  韦昌辉赶紧跪迎天父,陪着天父的“金舆”一起去天王府。

  洪秀全在府里,听说天王下凡了,正往天王府来呢,赶紧出迎。

  天父怒天王曰: “秀全,尔有过错,尔知么?”

  天王跪下,同北王及朝官一齐对曰: “小于知错,求天父开恩赦宥。”

  天父大声 曰:“尔知有错,即杖四十。”


  啥事啊?就打四十大板啊?没人敢问。

  大家赶紧跪地泣求天父开恩:“要打就打我吧,我们做臣子的替天王挨板子是应该的。”

  天父说不行,就打天王洪秀全。

  天父不准所求,仍令责杖天王。天王对曰:“小子遵旨。”即俯伏受杖。

  杨秀清一看,洪秀全屈服了,这才实话实说:听我话 ,我就不打你但你要把杨水娇石汀兰放回家,再把朱九妹姐妹俩送到东王府安享天福。

  杨秀清绕了这么大一个圈子,原来不过是“冲冠一怒为红颜”。

      当然,杨秀清不仅仅是为了争夺洪秀全的两个女人,而是要让洪秀全低头,听话。

      更重要的是,杨秀清马上把这件事刻印成《天父下凡诏书》发行,让太平天国的人都知道,谁说了算。
      







使用道具 举报

145
发表于 2019-1-23 11:28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榆园书话 于 2019-1-23 14:49 编辑

  第二件事,燕王府牧马人事件。

  当时有个叫谢介鹤的书生,湖南人,在太平军1852年途经湖南的时候,参加了起义军,在太平天国天京城粮库当个库管,1864年天京陷落前跑了。后来根据亲身经历写了几本书,《癸甲摭谈》、《金陵癸甲纪事略》等。成为后世研究太平天国史的重要参考资料。

  据《金陵癸甲纪事略》载:

  燕贼牧马某甲坐门前,见东贼同庚叔未起立。东贼叔怒,鞭某甲二百,送燕贼,未及问。又送付玉昆,意欲玉昆加杖。玉昆谓既鞭可勿杖,转相劝慰。东贼叔愈怒,推倒玉昆案,诉于东贼。东贼怒,使翼贼拘玉昆。玉昆闻而辞职。伪佐天侯陈承镕、伪燕王泰日纲闻之,亦相率辞职。东贼大怒,锁发北贼杖日纲一百,杖承镕二百,杖玉昆三百,某甲五马分尸。

  说燕王秦日纲家有个放马的家人,某天坐在燕王府门口,看见东王杨秀清的叔叔打门前经过,没按照天朝礼仪起立行礼。“同庚叔”就是年龄相仿的叔叔辈,应该不是杨秀清的亲蜀黍,一个蜀黍辈的本家。

  蜀黍生气了,抽了秦日纲家牧马人200鞭子。打完就得了呗,不行,又押送到秦日纲府里,要秦日纲处罚。没等秦日纲处理,蜀黍怕秦日纲护犊子,又把牧马人送到天朝的刑部。卧槽多大个事吧。这个蜀黍也是个事儿逼。

  天朝刑部主管是石达开的老丈人,卫国侯黄玉昆。黄玉昆说,既然你都打了200鞭子了,就不用再处罚了。婉言相劝:这事就算了吧,毕竟是燕王的家人,打狗还得看主人呢吧。

  事逼蜀黍不干,一把掀翻了刑部的桌子,找东王杨秀清评理去了。

  杨秀清立刻命令翼王石达开,马上把黄玉昆抓起来问罪。黄玉昆一听,我特么不干了,辞职,燕王秦日纲、佐天候陈承瑢等都与石达开交好,也辞职以抗议杨秀清的暴政。

  杨秀清大怒,命令北王韦昌辉拘捕这些人。韦昌辉不敢违抗,只好按杨秀清的意思,把秦日纲打了一百军棍,陈承瑢二百军棍,石达开老丈人黄玉昆革去卫国侯爵位,打三百军棍,。牧马人处死,五马分尸。

      三百军棍打在黄玉昆的屁股上,也是打在石达开的脸上。黄玉昆羞愤自杀,投河了,被属下救了上来。

      由是可知,东王杨秀清专横跋扈到何种地步。

      杨秀清借题发挥,用这种手段打击和压制石达开等人,为他日后夺权立威。

     其实适得其反,他这是拉仇恨。

     天欲使其亡,必先使其狂,大概说的就是杨秀清。


使用道具 举报

146
发表于 2019-1-23 13:27 |只看该作者
就这样,洪秀全和杨秀清,以及杨秀清与韦昌辉、石达开、罗日纲诸王之间,互相忍,各自忍,忍了六年。

1856年,太平天国已经在天京定都三年多,军事上取得了一定的胜利,西征军打败了曾国藩,又破了清军的江南大营,局势相对稳定了。

杨秀清不想再忍了。

洪秀全一个平庸之辈,是我捧他这么多年,事实证明,太平天国有我杨秀清就够了。有他没他都无所谓了。

掌握着太平天国军政、宗教最高权力的杨秀清,仍然嫌洪秀全碍事。

洪秀全仅剩下一个天王府、拥有百十个女人,和一道画圈的程序。

杨秀清想把洪秀全画圈的程序也取消。

1856年6月,清军的江南大营被太平军击溃,向荣被革职,不久死于军中。

按目前通用的说法,酿成“天京事变”的直接原因,是杨秀清逼洪秀全封他为“万岁”。


这年的八月22日,杨秀清在自己的东王府再次“天父”下凡,招洪秀全来听旨。以往天父要找洪秀全,都是杨秀清在天王府下凡,最多在路上下凡,洪秀全出来接一下。

这次不同,这次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找洪秀全到东王府来接旨。也是洪秀全唯一一次出“天王府”的记录。

杨秀清替“天父”代言说:你和东王都是我的儿子,东王有那么大的功劳,为什么只称九千岁(而你却称万岁)?洪秀全说,东王打下的江山,也应该是万岁。天父又说:东王的儿子,何止称千岁?洪秀全说,东王既然是万岁,东王的儿子也应该是万岁,你们家世世代代都是万岁。

“天父”大喜:那我回天去了。

于是洪秀全当众宣布:遵天父圣旨,东王杨秀清称万岁,东王世子也称万岁。定于9月23日(农历八月十七日,杨秀清生日),上午八点半,举行称万岁典礼,地点在东王府,欢迎大家届时光临,现场有红包。

洪秀全回到天王府,却一筹莫展。

回来跟韦昌辉石达开罗日纲几个人商量:咋整吧?还能整出俩万岁袄?不整吧,天父都发话了,我也答应了,我特么敢不答应吗?军权都在杨秀清手上。

韦昌辉说:杨秀清太过分了,天王你发话,我整死他得了。石达开也同意整死杨秀清。

洪秀全不同意。

韦昌辉跟石达开私下密谋:干脆我整死杨秀清得了,石达开说行,只整死杨秀清,还有杨秀清的三个弟弟就行。

还没等韦昌辉动手,杨秀清把韦昌辉派去江西,石达开派去武昌,秦日纲去丹阳,干嘛啊?督师,检查防务。

支开韦昌辉石达开秦日纲之后,杨秀清密召负责京畿护卫(天京卫戍区司令)的陈承瑢——那个被他下令打了二百军棍的陈承瑢——安排人手,在9月23日称万岁典礼之后,杀掉洪秀全,还有洪秀全两个哥哥、姐姐姐夫、老婆孩子。灭门。


也不知道杨秀清咋想滴,咋不安排那个事逼蜀黍呢?安排陈承瑢,打完二百军棍就忘了?屁股都打开花了。

这段时间,堂堂天朝内官领袖陈承瑢,天天到东王府报到,然后替东王带孩子。杨秀清以为,陈承瑢这是表示效忠于我了。

我估计,陈承瑢这是找机会下手呢吧。最不济哪天把杨秀清俩孩子扔井里。

被即将实现的美梦烧坏了脑子,杨秀清犯下了一生中最大的也是最后一个错误。


陈承瑢早就对杨秀清恨之入骨,立刻向洪秀全告发:称万岁之后,杨秀清就要杀你全家。

洪秀全这下被彻底激怒了,实在无法再忍了。

洪秀全自从“丁酉异梦”之后,性情怪异,非常狂躁。研究太平天国史的历史学家分析,洪秀全是狂躁型抑郁症,精神分裂。

一个精神病,都能忍了杨秀清这么多年,真不容易。

但也许是伪装,伪装忍耐,还是伪装精神病?一切皆有可能。

陈承瑢自告奋勇:要不要我替你整死杨秀清?

洪秀全没同意。他考虑杨秀清的直属部队两万多人就在天京城外,万一陈承瑢失手,就算杀了杨秀清本人,跑了一个亲信去调兵,后果就不堪设想。安全第一。

看来洪秀全这精神病确实是装的。

于是洪秀全连夜发密诏给韦昌辉、石达开、秦日纲:就按你们上回说的办。

韦昌辉一看就明白了。

韦昌辉和秦日纲离得近,带三千人马最先赶回天京。


使用道具 举报

147
发表于 2019-1-23 14:16 |只看该作者
你用什么打字的?

使用道具 举报

148
发表于 2019-1-23 14:18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榆园书话 于 2019-1-25 14:56 编辑

  1856年9月2日,韦昌辉、秦日纲在陈承瑢配合下,三千精兵悄悄进入天京城内,星夜包围了东王府。夤夜血洗东王府,将睡梦中的杨秀清乱刀砍死,“东王父子、家丁二十七口、“伪王娘五十四口”以及“掳禁服侍被奸有孕”的其他侍女”,加上亲兵护卫,内官女眷、包括三个兄弟及孙男娣女、事逼蜀黍在内三千多人一起咔嚓,一个活口不留,直杀到天亮。

  可怜东王九千岁,“天父”代言人杨秀清,落得如此下场。

      天王一想,城外还有杨秀清两万多人马呢,咋整?

  于是派人以调查东王府事件和责罚韦昌辉乱杀无辜为名,把杨秀清在城外的直属部队分批调进城内围观,被事先埋伏好的韦昌辉的甲兵尽杀。

  把这两万多精兵全杀了。
      接着, 洪秀全发布诏书,宣布杨秀清“窃据神器,妄称万岁,已遭天殛”,夺了杨秀清的东王九千岁职称,贬为“东孽”。

  这时候石达开赶到了。

  石达开只带了几个亲兵赶回天京,天京已经杀气冲天,血流成河。

  翼王石达开找到韦昌辉,韦昌辉此时已经杀红了眼。

  石达开怒斥韦昌辉:为什么杀这么多人?!不是说好的只杀杨秀清吗?

  韦昌辉一指天上:这是天王的意思!我只是执行命令而已。

  石达开去天王府见洪秀全,洪秀全不见。

  石达开又去找韦昌辉,在天京城转了一天,没找到。

  晚上石达开准备回家,翼王府就在天京城内。

  走到附近,发现翼王府也被包围了。

  情况不对了。

  石达开连夜带着几个亲兵缒城而下,逃之夭夭。

  是夜,韦昌辉遍寻石达开不见,又将翼王的家眷、护卫近千人斩尽杀绝。


      补:天京事变一共杀了两万多人,这个数据是清军统计出来的。

  怎么统计的?

  南京城墙外还有一道城墙,是南京城的外城,也叫“外郭”,是明太祖朱元璋的时候建造的。

  外城一共十八个城门,最北面的叫“观音门”,观音门外就是长江。

  天京事变时,韦昌辉杀人之后,尸体都从观音门扔出去,顺江漂流,把长江都染红了。

  清军就在下游不远处驻守。两个月间,天京城里一共扔出两万多具尸体。


      于是在清军给咸丰帝的奏折里算出来的。

     






使用道具 举报

149
发表于 2019-1-23 14:20 |只看该作者
画探 发表于 2019-1-23 14:16
你用什么打字的?

拼音啊。搜狗拼音输入法。

使用道具 举报

150
发表于 2019-1-23 15:04 |只看该作者
榆园书话 发表于 2019-1-23 14:20
拼音啊。搜狗拼音输入法。

那你拼音打字很快的,是用电脑键盘吗?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