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大脸猫 于 2014-7-5 23:14 编辑
最近在看孙且的《洋铁皮盖的房子》
这本书有442页,二十个章节
目前我刚刚看到81页
(因为时间关系,我基本上是零星的时间里看的。看完后,就把自己当时的想法告诉孙且)
这个作品能被推崇为中国重点扶持项目,想来自有它独到的地方
但在阅读中,也发现了很多的瑕疵
比如描写火车司机的镜头在不长时间里出现了两次
且语言没有新意
我告诉孙且,这里让人感觉到作者“资源的匮乏”
但整个作品描写俄罗斯人、朝鲜人、中国人在哈尔滨混居时代的琐碎
却不能不让人动容
作品中地方话的运用,很有功底
建议叶子哥不妨看看
看中叶子哥的这个作品,源于他来自最底层的“真实”
这种真实,让你的心脏一直在抽搐中战栗
而这种感觉你还不知道归罪于谁
是体制,是经济,是人性,还是几千年遗留下来的骨子里那一不小心就咕噜满地的“小”
我说不情
但第一次阅读就让我欲罢不能急于知道下文
可能,这也是一种成功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