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有壶家园 狐狸窝 读傳佩荣的《解读庄子》
楼主: 岸边居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读傳佩荣的《解读庄子》 [复制链接]

181
发表于 2025-4-25 11:07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凡夫俗子 发表于 2025-4-25 10:10
我以为现实生活中,无形和有形之间的虚实转换是一个最重要的课题。

我认为量子力学和佛法唯识法相在研究这个课题,最关键的是研究“意识”变量。
量子力学,是研究从无形这个不确定态,到意识参与形成量子坍塌成有形的确定态,以及量子间的纠缠态。
佛法的唯识法相的基本原理,我认为是:唯心所现(万物存在的意义),唯识所变(万物存在的状态),也主要是说意识的作用。
所以,我的认知是:要研究无形和有形之间的虚实转换,最关键的要研究“意识变量”。

使用道具 举报

182
发表于 2025-4-25 11:14 |只看该作者
岸边居住 发表于 2025-4-25 11:07
我认为量子力学和佛法唯识法相在研究这个课题,最关键的是研究“意识”变量。
量子力学,是研究从无形这 ...

民间有一句话: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我因为不会唱歌,我就把这句话体会了。怎样作虚实转化。对于你可能早已会做虚实转换,但你就没意识到。

使用道具 举报

183
发表于 2025-4-25 11:37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凡夫俗子 发表于 2025-4-25 11:14
民间有一句话: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我因为不会唱歌,我就把这句话体会了。怎样作虚实转化。对于你可能 ...

您又缩小了虚实或无形有形的范围。就科学认知的来说,耳听见的声波是存在的,眼睛看见的颜色、形状等却跟眼睛的辨色率、成像形式有关,都不是真实的存在状态,比如狗看花的颜色和人看花的颜色不同。我认为虚实跟人的感知无关,跟存在的状态相关。
先定义好,什么是虚什么是实,才好讨论吧。

使用道具 举报

184
发表于 2025-4-25 11:40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岸边居住 发表于 2025-4-25 11:37
您又缩小了虚实或无形有形的范围。就科学认知的来说,耳听见的声波是存在的,眼睛看见的颜色、形状等却跟 ...

在老庄,道的角度,无虚无实,虚实是合一的,虚实是可以转化的,只是能量存在的形式的转换。

使用道具 举报

185
发表于 2025-4-25 11:41 |只看该作者
岸边居住 发表于 2025-4-25 11:37
您又缩小了虚实或无形有形的范围。就科学认知的来说,耳听见的声波是存在的,眼睛看见的颜色、形状等却跟 ...

你适合做科研,做学术,我就是一个工程师。  定义就从这里开始吧:广义和狭义

使用道具 举报

186
发表于 2025-4-25 11:53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凡夫俗子 发表于 2025-4-25 11:41
你适合做科研,做学术,我就是一个工程师。  定义就从这里开始吧:广义和狭义

道,可以譬喻成浑然一体的能量海:
德,是从道获得的本性禀赋。本性是从道而得的能量属性,万物在这个层面相通,没有贵贱等世间价值观上的分别;禀赋则是万物在经世累劫的能量流转过程中形成的物种基因,是万物的种子属性,是人成为人、花成为花、树成为树的种子基因。人是能量分配最特殊的存在,人的基因里有认知能力的种子属性,从而人对万物有区分,有区分就有爱取有趋吉避凶,有趋吉避凶就有探求,有探求就会追根溯源,从而知道万物相通于能量层面,进而知道来源于道又归返于道,人知道来源归返于道的平等,就不会保留,所以“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使用道具 举报

187
发表于 2025-4-25 11:56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凡夫俗子 于 2025-4-25 11:58 编辑
岸边居住 发表于 2025-4-25 11:53
道,可以譬喻成浑然一体的能量海:
德,是从道获得的本性禀赋。本性是从道而得的能量属性,万物在这个层 ...

系统性思维是国学最基本特征,  所以中医是把人看成一个系统。矛盾辩证统一,也是基于系统性思唯才得出的。

使用道具 举报

188
发表于 2025-4-25 11:56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我希望您认真看一下,今天早晨我写的上面这段话。您对虚实的分别产生的问题,参考下面这段,我特别再引在下面。
“人对万物有区分,有区分就有爱取有趋吉避凶,有趋吉避凶就有探求,有探求就会追根溯源,从而知道万物相通于能量层面,进而知道来源于道又归返于道,人知道来源归返于道的平等,就不会保留,所以“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使用道具 举报

189
发表于 2025-4-25 12:06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凡夫俗子 于 2025-4-25 12:08 编辑
岸边居住 发表于 2025-4-25 11:56
我希望您认真看一下,今天早晨我写的上面这段话。您对虚实的分别产生的问题,参考下面这段,我特别再引在下 ...

没问题,你写的我一定认真领悟。

我来阐释我的观点,从历史长河来看待人类的发展史,其中包括科学发展史。学科设计可以归为:考古类,应用类,探索与发现。

其中探索与发现,就是遵循道德经的哲学思想。



【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
有欲,以观其徼(jiào)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译文

使用道具 举报

190
发表于 2025-4-25 12:11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凡夫俗子 于 2025-4-25 12:13 编辑

不立文字(佛家语)_百度百科

不立文字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bù lì wén zì,意思是指禅家悟道,不涉文字不依经卷,唯以师徒心心相印,理解契合,传法授受。出自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














使用道具 举报

191
发表于 2025-4-25 12:15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凡夫俗子 于 2025-4-25 12:17 编辑

临济禅宗的看话禅 对不立文字有说法, 它把语言文字分成死句和活句,死句有解,活句无解。

使用道具 举报

192
发表于 2025-4-25 12:20 |只看该作者
迷人文字中求,悟人向心而觉。

使用道具 举报

193
发表于 2025-4-25 12:33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凡夫俗子 发表于 2025-4-25 12:15
临济禅宗的看话禅 对不立文字有说法, 它把语言文字分成死句和活句,死句有解,活句无解。

不立文字,有不立文字的道理。写《道德经》《庄子》、佛经或《宗镜录》等等经典论文,又有他们“不得已”的慈悲心,因为人的知识背景和理解能力天差地别,只好用文字引导上路,修行体悟只能靠自己。

使用道具 举报

194
发表于 2025-4-25 12:35 |只看该作者
岸边居住 发表于 2025-4-25 12:33
不立文字,有不立文字的道理。写《道德经》《庄子》、佛经或《宗镜录》等等经典论文,又有他们“不得已” ...

正解。  圆辩,解决的是悖论

使用道具 举报

195
发表于 2025-4-25 12:38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岸边居住 发表于 2025-4-25 12:33
不立文字,有不立文字的道理。写《道德经》《庄子》、佛经或《宗镜录》等等经典论文,又有他们“不得已” ...

不立文字,适用于频道相同、心意相通的境界,所以说:妙高峰上无需言语,拈花与微笑相契合。又有:禅客相逢唯弹指,此心能有几人知?

使用道具 举报

196
发表于 2025-4-25 12:49 |只看该作者
岸边居住 发表于 2025-4-25 12:38
不立文字,适用于频道相同、心意相通的境界,所以说:妙高峰上无需言语,拈花与微笑相契合。又有:禅客相 ...

你学庄子,学的文采飞扬。  我更喜欢鬼谷子的捭阖之道,我就去股市里搏杀去了,可惜学的不够到家,就是因为不务实,务实是我当务之急。

使用道具 举报

197
发表于 2025-4-25 13:53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凡夫俗子 发表于 2025-4-25 12:49
你学庄子,学的文采飞扬。  我更喜欢鬼谷子的捭阖之道,我就去股市里搏杀去了,可惜学的不够到家,就是因 ...

人的禀赋是各不相同,找到适合自己禀赋的路子,能发挥出自己的作用,就好了。

使用道具 举报

198
发表于 2025-4-25 14:15 |只看该作者
《鬼谷子·捭阖》是春秋时期纵横家 鬼谷子 创作的一篇文章。 捭为开启,阖为闭藏。 捭阖之术,也就是开合有道、张弛有度。 捭阖之术是世间万物运转的根本,也是 纵横家 游说的重要说术言略。 粤若稽古,圣人之在天地间也,为众生之先。 观 阴阳 ⑤之开阖以名命物,知存亡之门户,筹策万类之终始,达人心之理,见变化之朕焉,而守司其门户。 故圣人之在天下也,自古至今,其道一也。 变化无穷,各有所归。

使用道具 举报

199
发表于 2025-4-25 14:25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凡夫俗子 发表于 2025-4-25 14:15
《鬼谷子·捭阖》是春秋时期纵横家 鬼谷子 创作的一篇文章。 捭为开启,阖为闭藏。 捭阖之术,也就是开合有 ...

很高明,您能从中领悟并运用,那是您天赋兴趣的发挥。
我去年看《易经与现代生活》也有很大收获。

使用道具 举报

200
发表于 2025-4-25 14:34 |只看该作者
岸边居住 发表于 2025-4-25 14:25
很高明,您能从中领悟并运用,那是您天赋兴趣的发挥。
我去年看《易经与现代生活》也有很大收获。

计算机的底层逻辑就是二进制,二进制数理逻辑布尔代数就是捭阖之道另一种表达。布尔代数运算法则是外国人发现的,但珠算算法就有二进制的逻辑,因为二进制和十进制是可以相互转换的。

使用道具 举报

201
发表于 2025-4-25 14:47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凡夫俗子 于 2025-4-25 14:51 编辑

       我以为你在用人文逻辑解释道德经,庄子的思想,对于我用被物化的哲学作品, 来学习道德经,理解庄子。 理论和实践的关系。

使用道具 举报

202
发表于 2025-4-25 14:54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凡夫俗子 发表于 2025-4-25 14:34
计算机的底层逻辑就是二进制,二进制数理逻辑布尔代数就是捭阖之道另一种表达。布尔代数运算法则是外国人 ...

布尔代数运算法则,我完全不懂。
请问“三进制”是怎么回事?

使用道具 举报

203
发表于 2025-4-25 14:58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凡夫俗子 于 2025-4-25 15:03 编辑
岸边居住 发表于 2025-4-25 14:54
布尔代数运算法则,我完全不懂。
请问“三进制”是怎么回事?

不知道三进制,但我知道音乐简谱中3,4之间和1-2  2-3之间不等距。你在说三生万物?

有个神秘数字列似乎能说明这个道理.

斐波那契数列(Fibonaccisequence),又称黄金分割数列、因数学家列昂纳多·斐波那契(LeonardodaFibonacci)以兔子繁殖为例子而引入,故又称为“兔子数列”,指的是这样一个数列:1、1、2、3、5、8、13、21、34。

使用道具 举报

204
发表于 2025-4-25 15:07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凡夫俗子 发表于 2025-4-25 14:47
我以为你在用人文逻辑解释道德经,庄子的思想,对于我用被物化的哲学作品, 来学习道德经,理解庄子 ...

我是工科专业毕业,逻辑思维也有一点训练。我认为:计算机在符号逻辑推导中的精确计算和大数据分析有很大优势。人脑在思考模式和价值判断上有优势,人有直感灵感,人对“真实”的感悟,比万物甚至AI都强。感悟,指感知事物和体悟本质。

使用道具 举报

205
发表于 2025-4-25 15:09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凡夫俗子 于 2025-4-25 15:12 编辑

还有一种理解方式  西方的数学,物理和哲学是可以捆绑在一起的。 我们也可以把数学物理,人文艺术形式和国学捆绑在一起。

使用道具 举报

206
发表于 2025-4-25 15:12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凡夫俗子 发表于 2025-4-25 14:58
不知道三进制,但我知道音乐简谱中3,4之间和1-2  2-3之间不等距。你在说三生万物?

有个神秘数字列似 ...

我对“三进制”真不清楚,是有从三生万物这个角度去理解。我勉强乱理解:二进制是0、1,以阴、阳表示,三进制是0、1、2,以“阴、阳、和”来表达。
你写的数列,我看出来是前两个数的和就是第三个数。

使用道具 举报

207
发表于 2025-4-25 15:15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凡夫俗子 于 2025-4-25 15:16 编辑
岸边居住 发表于 2025-4-25 15:12
我对“三进制”真不清楚,是有从三生万物这个角度去理解。我勉强乱理解:二进制是0、1,以阴、阳表示,三 ...

道家的思想韩国人是老师,佛教的禅宗日本人是老师,个人的拙见,供参考。他们都是小国,小国就喜欢以弱胜强。

使用道具 举报

208
发表于 2025-4-25 15:16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凡夫俗子 发表于 2025-4-25 15:09
还有一种理解方式  西方的数学,物理和哲学是可以捆绑在一起的。 我们也可以把数学物理,人文艺术形式和国 ...

我总结出来的认知:易经、楞严经、DeepSeeK和人的大脑等等,它们的底层算法逻辑是一样的,即:模块化和动态涌现。
就现在来看,易经的运用最强大,楞严经的道理讲得最深最透彻,人脑最精密但开发很小,DS在符号逻辑上的计算分析能力最强。
………
看我的总结和揉合的意图。哈哈哈

使用道具 举报

209
发表于 2025-4-25 15:17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凡夫俗子 发表于 2025-4-25 15:15
道家的思想韩国人是老师,佛教的禅宗日本人是老师,个人的拙见,供参考。

这点我完全不认同,韩国人日本人太小家子气,学的只是皮毛。

使用道具 举报

210
发表于 2025-4-25 15:19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凡夫俗子 发表于 2025-4-25 15:15
道家的思想韩国人是老师,佛教的禅宗日本人是老师,个人的拙见,供参考。他们都是小国,小国就喜欢以弱胜 ...

“道理”,他们完全没有继承发扬,在“术”的方面,也走偏了。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