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文学 六星书房 我读《祭公谏征犬戎》
查看: 2455|回复: 2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读《祭公谏征犬戎》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16-12-5 21:2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本帖最后由 新解玉玲珑 于 2016-12-5 21:30 编辑

       老虎出差了,明天回。给他发了几条微信,默默就掉泪了。这两天有点易感,是因为周六下午睡觉时,梦见母亲了。我在梦里哭啊哭,直到把自己哭醒了。母亲走了转眼快一年了,时间过得真快啊,不知道母亲现在过得好不好?去年这时候,我为母亲吃着素呢。眼见着母亲一天天往死亡的路上奔走,拽都拽不住。唉……人生有多少自己无法左右的事儿啊,生老病死,都得眼睁睁地受着。
      不说也罢。


    《祭公谏征犬戎》这则故事,周六晚上就看过了。因为跟牛帮和蔫怪约了周一才开始,所以就算等着他们了。故事内容简单,周穆王想征犬戎,大臣祭公谋父劝他别打。理由是周先王,包括不窋,武王从不乱用兵,用兵必正义且有礼有节。并且犬戎王又没违背先王订立的礼法,还有所准备了,咱们这么乱打一气,就违背先王教诲。穆王不听,出兵征讨,得回四只白狼,四只白鹿,结果呢,人家犬戎以后再也不尊周朝的礼法了。

    对我来说,知识点在于这一段:“夫先王之制:邦内甸服,邦外侯服,侯、卫宾服,夷、蛮要服,戎、狄荒服。甸服者祭,侯服者祀,宾服者享,要服者贡,荒服者王。日祭,月祀,时享,岁贡,终王,先王之训也。
    有不祭,则修意;有不祀,则修言;有不享,则修文;有不贡,则修名;有不王,则修德。序成而有不至,则修刑。于是乎有刑不祭,伐不祀,征不享,让不贡,告不王。于是乎有刑罚之辟,有攻伐之兵,有征讨之备,有威让之令,有文告之辞。布令陈辞,而又不至,则又增修于德,无勤民于远。”

    两个问题,一是,五服具体指的多少里?另一个是,对待五服不同的态度。
   《尚书·禹贡》:五百里甸服:百里赋纳总,二百里纳铚,三百里纳秸,服四百里粟,五百里米。五百里侯服:百里采,二百里男邦,三百里诸侯。五百里绥服:三百里揆文教,二百里奋武卫。五百里要服:三百里夷,二百里蔡。五百里荒服:三百里蛮,二百里流。


     《尚书·禹贡》是战国时出书,《国语》成书约在战国初年。二者相差时间不是太久。可见这个五服距离之说值得采信。我没在周礼等书上发现关于此五服的说法。


       对待“五服”的态度反映的周天子对待属国的礼节:分近远依次为修意,修言,修文,修名,修德,修刑。孔子对于周礼是极为推崇的,他说,“周监于两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还说“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而仁,正是儒家文化的核心。司马光资治通鉴开篇有这么一段话:“臣闻天子之职莫大于礼,礼莫大于分,分莫大于名。何谓礼?纪纲是也;何谓分?君臣是也;何谓名?公、侯、卿、大夫是也。……故曰:天子之职莫大于礼也……礼莫大于分也。”所以《资治通鉴》是从魏赵韩三国分晋开篇,而正是在此事上,“三晋之列于诸侯,非三晋之坏礼,乃天子自坏之也。”


        可见,对一个国家来说,礼是很重要的。周穆王自坏先王之礼,为治国大忌。



        故《国语》第一篇选《祭公谏征犬戎》与《资治通鉴》有异曲同工之妙。
2

查看全部评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1

沙发
发表于 2016-12-5 21:32 |只看该作者
六星论坛发个帖子,简直能气死个人。反复修改修改的。还改得字不一般大小。真是服了墓大总监了。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6-12-5 21:36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哎,这才是好孩子嘛……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6-12-5 21:46 |只看该作者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6-12-5 21:46 |只看该作者
大王们包括山大王都是有脾气的,拥兵自重,不打白不打,要劝就得做好不食周粟的准备。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6-12-5 21:47 |只看该作者
阿木 发表于 2016-12-5 21:36
哎,这才是好孩子嘛……

木木,难道我从前不好么?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6-12-5 21:48 |只看该作者
重磅企鹅 发表于 2016-12-5 21:46
大王们包括山大王都是有脾气的,拥兵自重,不打白不打,要劝就得做好不食周粟的准备。


周天子如果早学了毛泽东思想,就不止存国800多年了。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6-12-5 21:51 |只看该作者
新解玉玲珑 发表于 2016-12-5 21:47
木木,难道我从前不好么?

一想起你那《五种遗规》啊,梅花便落满南山……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6-12-5 21:53 |只看该作者
阿木 发表于 2016-12-5 21:51
一想起你那《五种遗规》啊,梅花便落满南山……

我五种遗轨该译的早就译完了啊。已经发了。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6-12-5 22:21 |只看该作者

宝贝,你是最棒的

加油,将读书进行到底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6-12-6 06:40 |只看该作者
拍岸浪 发表于 2016-12-5 22:21
宝贝,你是最棒的

加油,将读书进行到底

宝贝,谢谢你的鼓励。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6-12-6 07:56 |只看该作者
学易看问题角度还是比较全面,从古代典制到礼的说法,一一阐述。

尤其对于礼的说法,本来我也想写,结果被你先抓住这个重点,我想写第一不能超过,第二盗版可不是好孩子。

礼义廉耻,国之四维。

学易在前,我亦步亦趋即可。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6-12-6 09:03 |只看该作者
愿言思归 发表于 2016-12-6 07:56
学易看问题角度还是比较全面,从古代典制到礼的说法,一一阐述。

尤其对于礼的说法,本来我也想写,结果 ...

看来先写占便宜啊,角度容易选。以后你先写的话,记得给我留有余地啊,别自个写全了。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6-12-6 14:08 |只看该作者
这是国语所说的五服
还有礼记上说的五服
麻烦大了,记不住啊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6-12-8 15:30 |只看该作者
泌水 发表于 2016-12-6 14:08
这是国语所说的五服
还有礼记上说的五服
麻烦大了,记不住啊

嗯嗯。五服分成好几种。有丧礼上的,有亲疏关系,还有国家之间的。。。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6-12-8 15:51 |只看该作者
玲珑,书看这么多,知识这么丰富真的好吗?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6-12-8 15:54 |只看该作者
慕容锦上 发表于 2016-12-8 15:51
玲珑,书看这么多,知识这么丰富真的好吗?

总得找点话题才能写帖子啊。不然书房每天这一百回帖量咋来?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6-12-9 00:10 |只看该作者
你与愿言思归的阅读同一篇文章各有互补各有侧重各有亮点,但这篇文章的亮点还应该再挖出来一些,我等只好期待蔫怪的出场进行再挖掘了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6-12-9 09:38 |只看该作者
沧浪之 发表于 2016-12-9 00:10
你与愿言思归的阅读同一篇文章各有互补各有侧重各有亮点,但这篇文章的亮点还应该再挖出来一些,我等只好期 ...

你大可自行挖掘。讨论才有意思嘛。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16-12-9 10:26 |只看该作者
新解玉玲珑 发表于 2016-12-9 09:38
你大可自行挖掘。讨论才有意思嘛。

太费脑细胞了~~往往坚持不下来~~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