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知识,应该分成两个范畴去识别。
第一个范畴是认知范畴。佛夜睹明星而开悟,睹,包含着观和思,也就是认知。
人心的感受,是和认知有直接的关系的。
认知,这个世界的一切现象,没有自性,均是因缘和合的呈现,就知道世间是无常、流变的,就知道任何结果,都是有内因外缘的。从植物的生长,是由种子、空气、土壤、阳光的和合而生,则万物如此,连人的情绪都是如此的产生,都是无常短暂的。
第二个范畴是心法:
人的记忆,犹如快速轮换的胶片,会有滞留的印象,连成一片以后,变成了堆积的、不变的常在记忆,直接导致了情绪的持续不断的推送,不断地反噬形成了执着。
人对自我的印象,就是上面讲的,一种不自觉的、完全不自知的整体上的个性认可。好比有个不爱吃葱的小女孩说:我是不吃葱的,死也不吃葱。我是一个完整的、自主、独立的存在。我的意识,就住在“完整自我”的概念上。自我对外部世界的胶片映像,当作没有变动的实体,结合出一种关于“自我”的感知关系,然后得出评价,结合自身,得出情绪,也就是活着的种种感受。
人所感受的真实,自我的意识,和缘起性空的客观世界,是不一致的。
所以,必须要有心法来调和这个关系的一致。
但人们笼统地分成两大类,一类,是在智慧上能够领悟缘起性空这个道理的,并且敢于承认的。还有一类他们是理解不了的。所以,教法也就分成两大类了,好比教游泳一样,一种先教力学,一种先教动作。前者是先分析,后者是先实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