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文学 三味书屋 读余秋雨——史学观(三)
查看: 3536|回复: 2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读余秋雨——史学观(三)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12-7-13 09:3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本帖最后由 天晴 于 2012-7-13 10:23 编辑

  人在其2岁可以站立起来之前需要经历这样一个过程:从单细胞分裂成一个一个器官,然后开始长鳃,像鱼一样泡在母体羊水中,出生以后还得经历爬行阶段,才能真正直立起来成为一个人。再看看人类的发展史,人也是经历从单细胞、海洋中、陆地爬行到直立这样一个过程,这两个过程何其相似?这种相似,人们叫做重演律。人的过去,会强烈的影响他的现在和将来。有人说,现在我们是冰河时期的身体却过着奢靡的现代食物生活,身体没有准备好应对变化了的环境,慢性病高发就是必然。
  
  当年佛洛依德和荣格师徒俩围绕着人类潜意识的决定因素上意见绝不相同,到今天,人们普遍接受的是荣格的“一切文化都会沉淀为人格(强调历史的作用)”。而佛洛依德(强调性的作用)也有贡献,那就是他发现(而不是发明)了人类的潜意识(也叫无意识)。
  
  余秋雨频频提到美国诗人惠特曼的一句话:所谓诗人,就是把过去、现在和将来融为一体的那种人。余秋雨说:“文学最有魅力的地方就是在一些永远找不到答案的领域里来体验世界的神秘、人生的壮阔,来体验我们和祖先共同的苦恼惊慌、共同的精神连接。
  
  写到唐朝的诗,余秋雨说:
  
  “站在盛唐的中心地位的,不是帝王,不是贵妃,不是将军,而是诗人。余光中《寻李白》诗云: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
  
  剩下的三分啸成剑气
  
  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这几句,我一直看成是当代中国诗坛的罕见绝唱。”
  
  余光中的这句诗,一下就把过去的李白拉到了现在,而李白和余光中因为自己的诗句,作为文化,又会长久影响未来。
  
  余秋雨给文化的定义包括两点:第一、生活方式的选择;第二、精神价值的取向。其中,精神价值的取向更为重要,它决定我们的未来。
  
  文化连带着历史,有着顽固的滞后性和不易更改性,这也就是西方进入中国(1840),和进入日本(1853)时间差不多,而改革更容易在日本实行的主要原因。
  
  既然文化是精神取向,那它就有了轻重缓急,需要对事件的重要性进行排序。排序的结果有时候令人匪夷所思。
  
  余秋雨说:“集体心理不仅也是一种真实,而且往往比历史真实更重要。这就像,晚霞给人的凄艳感受,修竹给人的风雅印象,长年累月也成了一种真实,甚至比它们在天象学和植物学上的真实更有意义。”
  
  文化作为集体心理,有的时候会把现实“真实”彻底颠覆。所以很有必要在集体心理层面上重新理顺我们的历史、文化侧重。
  
  余秋雨说鲁迅是近代中国文化第一人,就是因为“五四”以来鲁迅是直指中国人“国民性”的唯一人物。遗憾的是鲁迅的《孔乙己》、《阿Q正传》只侧重描写中国国民的现状,以警醒人们的自觉意识,但在深挖历史文化根源上功夫还不到位。这种深挖根源就成了余秋雨的使命(我个人认为)。这样一来他们就把中国文化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联系起来了。
  
  所以,从文化入手,从历史切入,思考中国人将何去何从,实在是大手笔,巨匠品质。
  
  上几篇说的是余秋雨为什么关注历史,下一篇写余秋雨的具体历史观。
  
  欲知后事,下回分解。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沙发
发表于 2012-7-13 11:08 |只看该作者
{:soso__10831590011931155265_1:}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2-7-13 11:40 |只看该作者
舞婆娑 发表于 2012-7-13 11:08

呀~~

信阳毛尖?

可配我文!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2-7-13 12:23 |只看该作者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
  
  剩下的三分啸成剑气
  
  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2-7-13 13:36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天晴 于 2012-7-13 13:38 编辑
舞婆娑 发表于 2012-7-13 12:23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
  
  剩下的三分啸成剑气


图片不错,打动了我,我也来一个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2-7-13 14:41 |只看该作者
天晴 发表于 2012-7-13 13:36
图片不错,打动了我,我也来一个

这张好!

笔意生动
简明有力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2-7-13 15:05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天晴 于 2012-7-13 15:08 编辑
舞婆娑 发表于 2012-7-13 14:41
这张好!

笔意生动


到底是婆娑,感动名画。这张是梁楷的《太白吟图》。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2-7-13 21:30 |只看该作者
从余光中到余秋雨,姓余的两大文化名人。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2-7-14 09:31 |只看该作者
余光中《邮票》是狗屁。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2-7-14 10:01 |只看该作者
耍帅 发表于 2012-7-14 09:31
余光中《邮票》是狗屁。

为什么这么说?

我倒觉得这首诗不错呢。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2-7-14 12:34 |只看该作者
我等待下回分解。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2-7-14 14:16 |只看该作者
莫冉 发表于 2012-7-14 12:34
我等待下回分解。

算了吧。

没银看。权当我一次练笔。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2-7-14 16:19 |只看该作者
天晴 发表于 2012-7-14 14:16
算了吧。

没银看。权当我一次练笔。

不行,天晴大哥,你要写下去,等我有空了帮你整理。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2-7-14 16:25 |只看该作者
耍帅 发表于 2012-7-14 09:31
余光中《邮票》是狗屁。

余光中《邮票》口语化,很深情,我挺喜欢的。{:soso_e112:}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2-7-14 16:27 |只看该作者
余秋雨说:“集体心理不仅也是一种真实,而且往往比历史真实更重要。这就像,晚霞给人的凄艳感受,修竹给人的风雅印象,长年累月也成了一种真实,甚至比它们在天象学和植物学上的真实更有意义。”
————————————————————————————————
这是情景交融而产生的意境美。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2-7-14 17:02 |只看该作者
莫冉 发表于 2012-7-14 16:19
不行,天晴大哥,你要写下去,等我有空了帮你整理。

听你的,都发上来。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2-7-14 17:03 |只看该作者
                                                                  读余秋雨——史学观(四)
  
  一切事物都是以现实、以自我为参照的,如果事物对我们没有用或者没有好处,我们大可将之丢弃一旁不予理会。如果事物对我们当下有价值,最好的办法就是按照我们的意愿,按着我们能够接受的方式将其修剪一下,以利我用。古人和我们面对同样的问题,他们的解决之道有很多比我们现在高明的多,但是,大多数人对历史都有偏见,大大影响了我们学古、评古为我所用的意愿。宝藏空留,实在令人惋惜。
  
  请看余秋雨是怎样看待历史在人们心中的错觉的。他说:
  
  “历史很难信任,因为历来的高层史官把它宫廷化了,底层艺人把它故事化了,大多民众把它情绪化了。出此三"化",能有几人?”
  
  余秋雨写到:“民众的口味一旦形成就相当顽固。三国乱世群雄的漫画化人格图谱会长久延续,即便在群雄退场之后,仍然对其他人格类型保持着强大的排他性。中国每次社会转型,总是很难带动集体文化人格的相应推进,便与此有关。”
  
  历史本不可信,但人们还在追求真实,比如,考古学的介入和其他科学的介入无疑对历史的真实有所贡献,“但他们自己也掉到真实性的泥坑中去了。那些史料考证,可以洗刷一些明显的虚假,但这些史料考证就是可靠的吗?”
  
  历史不可能完全真实是因为它本来就有主观因素,不可能完全客观、科学,历史是人写的:
  
  “我们不妨设想一下,几个朋友携带家人一起外出游玩,回来大家的回忆已经很不相同,如果再过半年,彼此的印象就更加五花八门了。这还只是一次人数不多的小小郊游。如果一个各色人等参与的大事件,彼此利益各有冲突,互相观点各不相同,所见所闻又各有角度,大家在记述中都包含着大量的隐讳和夸张,又缺少当场对证和辩驳机制,时间一长,所谓“客观”的历史几乎无从谈起。这一点,二十世纪的法国新史学已经尖锐地指了出来,他们到后来只相信“心中的历史”,或者说,只相信历史在集体心理中的个别投影。”
  
  当有学生质疑司马迁《史记》的科学性、指出其中留有较强的司马迁的主观色彩时,余秋雨指出:
  
  “司马迁的史学是一种“文学化的史学”,而不是“科学化的史学”。这也是中国文化的一大特征。但是,司马迁毕竟是在写史,因此他的文学又受到严格控制。例如,写到传说的地方,他会让读者感觉到这是传说,彼此心照不宣。
  
  过了几千年以后,我们年轻的读者才会对这样的传说产生了合理的疑问。司马迁其实没有消灭这些疑问,也没有消灭自己说法之外的其他可能性,这对于一个古代历史学家来说已经不错了。我们今天可以评判他的得失利弊,目的是为了我们今天写史,能够用更好或者更科学的方式。但是,从更宏观的历史悖论来看,我们现在的选择,真会比司马迁更好吗?其实我们没有这个信心。”
  
  面对上述事实,余秋雨提出了自己的史学观点:
  
  “相关资料,看看可以,主要是寻找自己心中的历史。自己的感觉,自己的判断,自己的经验,能让我们信任一种独特而又可靠的逻辑。由此我可以借用我的同乡王阳明先生的语言结构来表述一种主张,心外无史。”
  
  心外无史,这种史观,大胆的简直叫人目瞪口呆!
  
  学习历史,如果不给予我们启发,不能用来做我们的借鉴,那还学它作甚?
  
  余秋雨的历史观,新颖、独到,看过之后令人振奋、浮想联翩。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2-7-14 17:05 |只看该作者
                                              读余秋雨——史学观(五)
  
  余秋雨说:
  
  “多年来我一直被问,写作散文受谁的影响最深。我曾经如实地回答过“司马迁”,立即被提问者认为是“无厘头”式的幽默。
  
  “我们问的是散文啊,您怎么拉出来一个古代的历史学家?”
  
  我不知如何解释,后来遇到同样的问题也就不作回答了。”
  
  余秋雨感叹道:
  
  “散文什么都可以写,但最高境界一定与历史有关。这是因为,历史本身太像散文了,不能不使真正的散文家怦然心动。
  
  历史没有韵脚,没有虚构,没有开头和结尾;但是历史有气象,有情节,有收纵,有因果,有大量需要边走边叹、夹叙夹议的自由空间,有无数不必刻意串络却总在四处闪烁的明亮碎片,这不是散文是什么?”
  
  “我觉得用这种文笔来写历史最合适,因为在基本神韵上,历史本身就是一篇大散文,或者说,历史结构很像散文结构。它有情节又不完整,有诗意又不押韵,有感叹又无结论——这还不是散文么?”
  
  这样亦散文、亦历史、亦哲学、亦美学、亦地理、亦风情……。边走边叹,洋洋洒洒,蔚为壮观。他认为,古今中外很多文学、哲学巨匠都喜欢这样,谈论着历史,夹叙夹议的把自己的观点和哲思散落在一篇篇短文当中,使得哲思具象,有血有肉,便于理解。
  
  评价司马迁的《史记》,余秋雨这样一句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明君、贤相、恶吏、谋士、义侠、刺客,各自牵带出鲜明的人生旋律,构成天道人心、仁政至德的丰富交响。这便是真正的“历史文化大散文”。
  
  《史记》的这种散文格局如云似海,相比之下,连唐宋八大家也显得剪裁过度、意图过甚,未免小气了。”
  
  鲁迅说《史记》与《离骚》相比,它只是“无韵”而已。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2-7-14 17:06 |只看该作者
                                       读余秋雨——史学观(六)
  
  司马迁的文笔是那么干净、通俗。在汉代,骈文盛行于朝野,其影响现代人是很难感受到的,就连著名的汉赋都受其影响,不少华丽辞藻堆砌而大大影响了其表现力。
  
  余秋雨说:“朴素,是对奢靡的摆脱。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摆脱文学上的奢靡,是一种艰难的努力。因为很多人都在追求奢靡,并把它看成是一种品级、一种时尚、一种美。
  
  当时司马迁身边充斥的是辞赋之风。辞赋也有一些不差的篇章,但总的说来有铺张、浮华之弊,空洞的词章如河水泛滥,却又因刻板的音节、对偶、排比而大同小异。在这种文字气氛中,司马迁用朴素多变、灵活自如、摇曳生姿的正常语言写作,无异是一场浩荡的清风席卷文坛。”
  
  关于写作的文风,余秋雨的经历和思索对我有着醍醐灌顶的功效,他多次提到过老舍对他的早期影响,他说:
  
  “记得我上初中时在书店里看到老舍先生写给青年作家的一封信,他说,写文章有两个秘诀,一是尽量不用成语,二是尽量少用形容词。我当时一看如醍醐灌顶,因为这种说法与我们老师的说法截然相反。那天回家的路上,我心里一直在两个“老”字间挣扎:听“老师”的,还是听“老舍”的?最后我做了正确的选择,听老舍的。
  
  我当时想,成语是中国语文中的财富,为什么老舍主张“尽量不用”呢?后来看书多了渐渐明白,成语是递给一般表述者做一般表述时的拐杖,在高水准的文学表述者看来反而会成为“类型化”的障碍。例如,哪里会有一个真心的作家在描写时间过程时会偷懒地去用“光阴似箭”、“日月如梭”、“白驹过隙”之类的成语呢?除非是黑色幽默。无论是成语还是定型的形容词,都是经过太多人手的“语言硬块”,如果作家们不想放弃由自己直接来描写对象的权利和责任,就不会频频沿用。”
  
  那么,在写作文风上余秋雨对同学们又有什么样的告诫呢?他说:
  
  “你们在写作中如果不小心突然想出了几句对仗的句子,一定会很高兴,但是要注意,绝不能过分。两句就是两句,不要凑成四句,如果凑成了四句,那也千万不要让它们全押韵。全押韵很容易,但就变成假的了。世间文字,过巧即伪。司马迁的《史记》里有一段,四字句,全押韵,后来的学者就判断说,这是别人插进去的,因为大家知道司马迁不会傻到这种程度。”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12-7-14 17:22 |只看该作者
历史只有相对的真实,而不能绝对真实。

不管是谁,一点立场没有的陈述事实是不可能的。

这是人自身的局限。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012-7-14 17:23 |只看该作者
电影《罗生门》即是此意,影片中不是谁撒谎的问题,而是受自身的局限,陈述的都是自己相信的或是偏执的认为的真相。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12-7-14 18:49 |只看该作者
“历史很难信任,因为历来的高层史官把它宫廷化了,底层艺人把它故事化了,大多民众把它情绪化了。出此三"化",能有几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句话说得很到位,我们所知道的历史不全是真实的,我们所创造的历史也不全是真实的。
这世界上,连历史都不真实,还有什么真实可言呢?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12-7-14 18:51 |只看该作者
我看到过的最美的散文可能没涉及到历史,但是我看到的最厚重的散文一定与历史有关。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12-7-14 18:52 |只看该作者
成语是递给一般表述者做一般表述时的拐杖,在高水准的文学表述者看来反而会成为“类型化”的障碍
————————————————————————————
嘿嘿,冷笑看见这句话没?余大师在说你{:soso_e12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