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文学 三味书屋 他们的国.陈国篇(8)
查看: 2457|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他们的国.陈国篇(8)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14-2-12 11:2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本帖最后由 闲散之人 于 2014-2-12 11:30 编辑

                                    他们的国.陈国篇(8)

一.

        读历史有的时候会让人有一种失落之感,当今天我们对历史指手画脚,说三道四的时候,其实真实的目的,更多展示的是内心的困惑和诸多的不解,而所谓“读史明智”,在更多意义上说,也是为那些可以真实的面对历史的人说的。

       不用想的太复杂就会知道,我们今天面对的历史,就算不太远的历史,都可能充斥着真伪难辨,究其原因,最直接的我认为是与当政者的利益需要有关,也与它们的政治目的有关,所以,如今你走进书店看着书架上,属于历史分类的琳琅满目的时候,其实你是需要甄别和慎重的。

       任何一种历史都没有让人尽意的完美,但是,历史毕竟就是历史,你可以漠视,但绝不等于它不存在。尊重历史可以,没必要膜拜,嘲笑历史,则是无知,因为作为后辈读史者怎知道历史的那些硝烟背后的无奈何困顿?

        站着说话不腰疼是一种流行病。还是回到陈国吧。

       公元前796年,执政36载陈国的第七任国君妫孝因病去世了。能在36年的时间里,守着先祖留下的一份基业,期间国内没有什么动荡,仅从这一点上说,妫孝也算是个有能耐的君王。

       因为从历史的大势上看,这期间的春秋大戏的序幕早已经扯开,各种惊悚乃至伤情,阴冷乃至狗血的戏份,纷纷在一些诸侯国开始“演出”。而这也正是周宣王时期,作为天下之王,他老先生也没闲着,与一些诸侯国之间鸡争鹅斗。凭着周宣王的能力,也确实把貌似混乱的天下,一度治理的安定了许多。诸侯国的麻烦少了一些,天子的日子就滋润一些,所以也有了后来史学家称之为“宣王中兴”的说辞。

       对一个相对稳定的诸侯国而言,一个熟理国政的君主死去,那是一件非常令子民震惊和哀伤的事情,所以,陈釐公妫孝的去世,让这个国家充满着举国的悲伤,百姓们的悲伤更多是一种无助和彷徨,因为他们亲历着妫孝的治国,感受到这个君王的能力,如今这个人死掉了,对他们而言就是一种巨大的失落。

        虽然,历史不会停下脚步,虽然,地球不会停止转动。

       陈国是一个特别讲究和信奉宗教仪式的国,祭祀是陈国人非常熟悉的一种仪式,他们可以把这种仪式进行的一丝不苟,进行的有条有理。但是,再多的悲伤也抵不住现实的残酷,执掌陈国36年的妫孝还是卸下了这身国君行头,追随先祖驾鹤西去。

        历史是不会停下脚步等待陈国人,允许他们哭够了,悲伤够了再上路。所以,擦干泪水的陈国人知道,走了的回不来,活着的要继续走,这是岁月唯一的单选题,没有任何可以拖宕的借口和理由。

        妫孝其实也可以安然闭眼,因为他把自己身后的事情早已一一作了安排。

二.

        妫孝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妫灵,二儿子妫针。在他感觉自己时日无多的时候,他早已经把权杖平稳的递给了自己的大儿子妫灵。

        跟随者父亲妫孝学习治国理政许多年的妫灵和兄弟妫针一起,含泪送别父亲。然后卸掉孝服,走到了陈国的舞台中央。

        我在整理《陈国篇》的时候,或许是因为受到《郑国篇》的影响,常常感概叹息。联想到春节期间,我们央视派出记者满道追着人问家风,其实家风确实是存在的。陈国从先祖妫满受封建国,到如今的妫灵这一代,数百年的时间一直很平稳,至少是针对权力交接更替这一块来说是这样。其中是否可以说,在陈国这个诸侯国里,对周王朝的世袭嫡传是非常严格遵守的。

       随着我文字的不断深入你会发现,其实像郑国那样,不出四代就搞得乌烟瘴气的诸侯国实在是不在少数。
所以,有了比较就有了鉴别,相比之下,陈国的权力更迭如此平稳,至少说明在尊从世袭这个周朝法度上,陈国是很有规矩的。而这种规矩说的再具体一些,就是妫氏门风和素质还是很不错的。

        公元前795年,妫孝去世的一年之后,他的大儿子妫灵正式登基。这是陈国的第八位君主。

        这是周天子宣王在位的第33个年头,在成功的完成了对诸侯国的强化统治之后,这时候的周王朝显示出一派兴旺向上的好势头,虽然其实这是一种表面的繁荣,因为在繁荣下面早已经暗流涌动。

        对于妫灵而言,陈国在外交上没有什么烦恼。而且一直以来就与宗主周王室保持着良好的关系,该做的事情从来都不含糊,所以,周天子宣王对陈这个诸侯国也是满意的,有了周王室的肯定和默许,陈国在诸侯国的舞台上,形象也不差。

        在与其他诸侯国的外交关系上,妫灵显然是受到父亲妫孝的极大影响,以灵活多变的外交手段和策略,与周边的诸侯国搞的十分睦隆。往大了说这叫外交关系,往小了看,其实和街坊邻居的关系一样。只要你没有耍横的思维,大家也都能维持一种相对的安稳。

        在内政上,陈国虽然不算是诸侯国里最具经济实力的国家。但是,有自己独到的经济优势,良好的地理位置决定了陈国在春秋这段历史里,它的经济一直是处于活跃度比较高的一种状态。它的盐业,甚至水产,贸易,在当时都是很著名的,当然更著名的就是人家可以睥睨诸侯国的,已经很精湛的制陶业。凭着这个真传发家立国,也照样能把这门技术发扬光大,成为春秋诸侯国里,在制陶业的领军。也是因为陶这种东西它的实用性,普及性太不可或缺,所以,它也就倍受欢迎。因为它的材料不复杂,不需要像青铜金属那么繁杂的提炼工艺,所以,陈国的制陶业,一直是这个诸侯国在春秋诸侯国里最值得炫耀的“专利技术”。

三.

        公元前的792年,这是妫灵继位的第3年,这也是周宣王在位的第36年,周宣王试图继续用一种震慑力的强势,来平定周边的异族,连续征战徐方、淮夷、西戎,都大获全胜,洋洋自得的周宣王认为自己天下无敌了。接着又挥师到山西南部地区讨伐条戎、奔戎,这一次周王室的军队没那么好运气,被打的大败。周宣王虽然曾经一度把周天下搞的很中兴,但是,连续的征战,透着一种穷兵黩武的味道,因为战争的别称就是“烧钱”,

        所以,晚年的周宣王其实已经把周王室玩出一种疲惫之势了。

       我一直觉得妫灵的兄弟,公子妫针其实更值得书写一笔。

       因为在春秋这个充斥着狗血的时代,一个兄弟能默默的看着兄长登上权力顶峰,而选择一种自甘隐居幕后,说实话,一般人做不到。而且按照周朝世袭之说,他看着哥哥的儿子也在长大成人,这样也就是说,即便是兄长不在了,君王的那个椅子他也坐不上,难道他会没有想法吗?

        妫灵治下的陈国,在历史典籍里的记录资料实在不算多。

       但是,从有限的资料里,我们也依稀能捕捉到一些有关妫灵的信息。总体上说,他基本延续了老子妫孝的治国路数,内政外交都搞得不错,所以,在他执政的十几年的时间里,陈国依然是安安静静的书写着历史,没有什么幺蛾子,或者什么值得大书特书的历史事件。

        但是,绕不过去的话题是,晚年的周宣王同志,最大的嗜好就是战争,一场接一场的战争,几乎让一度中兴的周王室,再次被带入绝望之地。毫无疑问的是,周王室的这种变化,对诸侯国所带来的影响也是必然的。
基本上从公元前792年以后,周宣王的每一次讨伐战争都铩羽而归。我说过,古往今来都是一个道理,战争就是烧钱,你周王室有多少GDP够周宣王同志这么折腾?如此一来,周王室就必然加重对诸侯国税赋的征缴,动钱割肉谁不心痛?所以,诸侯国里肯定有对这位暮年的宣王的不以为然:一把年纪了,享清福不行吗?打仗有瘾啊?

        没有资料表明,妫灵对周王室周宣王的态度是什么,但是,妫灵是一个把父亲治国那一套烂熟于胸的人,吃过猪肉也看过猪跑,该怎么做当然是自己有数。

       到了公元前788年,周宣王的第40个年头,也是妫灵掌陈的第7年,一个带着明显政治味道的谣言,从周朝传出,迅速传到各诸侯国,这个谣言的大意是说周朝将来要灭亡在一个女妖精手里。实际上,谣言的产生,不一定都是无中生有,往往有一定的社会历史原因。大概当时政治腐败,人民不堪其苦,希望这个朝代早点灭亡,人们又想起了前代(商代)是灭亡在“女妖精”妲己手里,于是,人们就编出这样一个谣言来诅咒当时的社会。

        谣言后面折射的是社会形态和民众心态,周宣王同学已经风雨飘摇了。当然,这样的“谣传”对诸侯国而言也肯定有影响。不满周宣王的诸侯国,盼着谣言能成为现实,忠君思维严重的,会不会“不传谣,不信谣”谁知道呢?

四.

         这谣言能不传到周宣王耳朵里吗?肯定能。他听了能舒服吗?肯定不舒服。不舒服怎么办?

        追查政治谣言的源头啊。(这路子我们依稀不陌生)。

        宣王听信歌谣,说女人要夺他的江山,命杜伯访查“妖女”,杜伯恐引起滥杀无辜,拒不执行王命,被宜王杀害。

        明白一点的诸侯国君都知道,宣王这是拿出“作死”的节奏了。妫灵肯定属于明白一族的,但是,人家不说,鬼着呢。

        当然,周宣王杀杜伯这事儿还有更狗血的故事在其中。周宣王宠妃女鸠,看上了英俊的杜伯,就去引诱他。杜伯拒绝了女鸠的勾引,女鸠恼羞成怒,诬告杜伯欺负她。周宣王大怒:我的女人你都敢动?周宣王就把杜伯抓起来处死。

        陈国的地理位置决定它必然要小心翼翼,所以,一直以来,在维护和周王室的关系上,陈国做的都很谨慎,不得罪当朝天子,保持一种距离感,估计是历任陈国君主的共识。陈国的小心驶得万年船,结果是它混迹在春秋,虽未能做到八面玲珑,却也是游刃有余,这就是一种能耐了。

        陈国自打立国以来,算是一个有规矩的诸侯国,所谓有规矩是指它们在礼法上严格遵循着周王室的规矩,它们的子民们也规矩的生活,正所谓没有规矩难成方圆,正因为有规矩,所以,陈国才一度混迹在春秋大诸侯国的行列之中。

       有的时候我反复阅读仅存在《诗经》之中的那些有关陈国的诗篇,确实能感受到一些东西,包括那时候陈国子民的心态,他们的爱憎,他们的热烈和直白。所以,联想到东门之外,百姓翩翩起舞,蔡水之滨,垂杨柳下的男欢女爱,觉得一个距离我们数千年的时代,那些人的情感和生活气息是那样的浓厚,就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叹息:真了不起。

       看看这首《陈风.月出》: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
     月出皓兮,佼人懰兮。舒懮受兮,劳心慅兮。
     月出照兮,佼人燎兮。舒夭绍兮,劳心惨兮。

       直译如下:

       多么皎洁的月光,照见你娇美的脸庞,你娴雅苗条的倩影,牵动我深情的愁肠!
      多么素净的月光,照见你妩媚的脸庞.你娴雅婀娜的倩影,牵动我纷乱的愁肠!
      多么明朗的月光,照见你亮丽的脸庞,你娴雅轻盈的倩影,牵动我焦盼的愁肠!

       这样的描写其实就是对生活的一种变相的肯定。

五.

       公元前782年,为政45年的周宣王老先生终于歇菜了,他牛B过,他风光过,他也曾把周朝注入了一针“中兴”的强心剂,几乎让周朝重现繁荣,但是,他老先生一辈子尤其是晚年最大的嗜好就是“战争”,结果一场场战争彻底消耗了周朝最后的那点基业,留给他那个不争气的儿子周幽王的就是一个千疮百孔的烂摊子。

       但是,请注意,穷了周朝,不等于穷了诸侯国,也正是周宣王老先生太热衷去平定那些不听话的蛮夷之族,并以此为“事业”了,所以,周宣王后期对诸侯国的管理基本是放任的,这种放任的结果是,让一些颇具野心和实力的诸侯国,迅速异军突起,成为春秋舞台上,最后决定历史走向的力量,陈国虽然算不上,但是,也人家发展的很平稳。

       客观地说,妫灵不是一个太出色的国君,但是,能守住一份家业,百姓们满意,这就是成功,别的都是瞎扯。

       公元前781年,也就是在周宣王西去的第二年,妫灵的生命也走到了尽头。他比周宣王晚走了一年,这一年,春秋诸侯国都在忙着各自的事情,一脑门子浆糊,只懂得吃喝玩乐的周幽王才不关心他的这些诸侯国呢,折腾诸侯国是这老小子最喜欢的事情,所以后面发生的烽火戏诸侯博美人一笑的故事也就不奇怪了。

        妫灵在位15年,不算是一个很长的执政强度,可以聊以自慰的是,在他执政这15年,他的国他的家还算是风调雨顺,没有起大波澜。在乱世春秋,能做到这样,说实话已经很不容易了。他没有老子妫孝的能耐,连寿命都不如老子,所以,当他恋恋不舍咽下最后那一口他留在这个世界上的那口气的时候,没有人知道他是否走的安然无恙。

       人不见,烟已昏,击缶弹铗谁人论?黄尘滚,红日沉,江山新人别旧君。白首人去,功业诨嗔,东门外,柳成荫,水带浮萍去,功名任你论。

      抚卷而叹:

       渺渺烟波夜色昏,一樽酒尽人销魂;
      历历治国十五载,曲终人去一地尘。
      

                                                             2014年2月12日星期三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沙发
发表于 2014-2-12 17:22 |只看该作者
来学习{:soso_e160:}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4-2-12 17:26 |只看该作者
老师确实博学{:soso_e179:}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4-2-13 09:59 |只看该作者
读史以明智
但我们读到的历史都已被工具化了
所以,也可以说
明智以后才能读到真正的历史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