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号,上海,中国药品集中采购申报信息公开大会召开。
从2018年12月4+7试点开始到现在,完成了两批带量采购,57种药品全面降价。
而且,降价幅度特别大。
今年第一家交表的吴中医药,曲美他嗪片只要8分钱;石药、以岭、常州制药的卡托普利在3分钱左右。重庆科瑞的卡托普利更是低到了1分钱。20多家竞标的二甲双胍就更不用说了,最低报到了1分钱。
再看外企报价哈,来曲唑片2.5mg单片最高有效申报价9块多,原研报到了36.3,拉米夫定0.1g最高有效申报价2毛,原研报到了 30多,卡培他滨500mg单片最高有效报价7块多,原研12片报298块;奥氮平口崩片5mg最高有效申报价9块多。全部比纯国产的高。
别问我怎么知道,我有个朋友上海人,做医疗器械二十年了,天天泡医院。
完事了,朋友和我聊,就一句话:万物都是有成本的,娜哥你要是看病,尽量走自费的药。
我呸他一脸口水,嘴里骂你特么就不能盼着我好么!心里想的是,就算以量制价,前后幅度太大到底是好是坏?
咱不说这心脏支架啊,单就药品来说,价格和疗效哪一项才是老百姓需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