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文学 六星书房 东山草博文——小说《一个人的圣经》读后
查看: 6027|回复: 4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东山草博文——小说《一个人的圣经》读后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12-4-25 10:00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本帖最后由 五月麦芽 于 2012-4-25 10:04 编辑

    去国多年的高行健,凭借小说《灵山》和《一个人的圣经》,於2000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这是值得中国人骄傲的事情,却因其内容涉及文革涉及老毛而不入国内媒体和文艺界的法眼。一个轮回之后我方捧读,实在慢了好几拍,未免心生戚戚。
  
  
  这是小说么?怎么看都像是自传、或者是历史,是一个人的传记,或者说是从一个人的角度书写的历史。从大跃进开始切入,那是“我”的母亲死亡的时间点;而文革十年贯穿全书,一点一滴,丝毫不轻易放过。若说背景,则远自40年代,那是“我”的童年,也是国共鏖战汹汹的十年,很多事端已经埋下了线索,埋下了未来,不仅个人,也包括政党。
  
  
  可那是“我”吗?不是的,全然不是。《灵山》中的“我”,已经被现实扼杀了,故而出现的是“你”和“他”。扼杀并非死绝,而是超然于乱世之上,借助“你”与“他”的称谓得以书写,而“你只陈述,用语言来还原当时的他,你从此时此地回到彼时彼地,以此时此地的心境复述彼时彼地的他,大概就是你这番观审的意义。”也就是说,此时此地的“你”,回看彼时彼地的“他”,这就是“你”与“他”之关系。
  
  如今的你没有主义,“一个没有主义的人倒更像一个人”,因而,“你的天地只在纸笔之间,不当人手中的工具,只自言自语。”,而当初的那个“他”,却是年轻气盛冲锋陷阵,死过几次又活过来几回。当头也不回地出离这个国度,“他”被留在这片千疮百孔的土地上,“你”却被带走了。说白了,“他”是“你”的过去,“你”是“他”的现在,而“你”与“他”诉说的,都是被现实扼杀了的“我”的故事。这不是自传么?只不过借助“你”和“他”得以叙述而已,人称代词变化了而已。
  
  1981年,高行健在国内出版文论集《现代小说技巧初探》引发文坛一番论争。《灵山》与《一个人的圣经》创作手法的先锋,是理论落实在写作实践上的尝试。
  
  
  当然,并非仅仅是称谓的改变那么简单。正是“我”之抽离,才具有审视的眼光。面对这段让全民族遭难的、后人看来百思不得其解的历史,不能没有审视的眼光,不能缺省审视的思维。审视与控诉不同,控诉触及的是苦难,审视则希望进入哲学的层面。从哲学的层面审视这段历史以及这段历史中的人及人性,才是作者最希翼、最着力的。
  
  作者严格按照历史进程,叙述一个青年知识分子在十年文革中的生活历程及思路历程,并借助他的经历,全方位地切入彼时彼地中国大地上的疯狂与荒诞:政治泯灭了人性,人性的恶推波助澜了政治的丑陋;政治对人类的伤害,以及人在政治中的渺小与脆弱……。
  
  
  此前,有关文革的资料看过不少,甚至视频资料也见过一些。革命与反革命、造反与镇压,自杀与他杀,随着承受力的逐渐增强,心已不再诧异。唯有冷静到了极致的审视与思辨,方能发人深省振聋发聩:
  
  你死我活的斗争把人都推入到仇恨中,愤怒像雪崩弥漫。一波一波越来越强劲的风头,把他推拥到一个个党的官员面前,可他对他们并没有个人的仇恨,却要把他们也打成敌人。
  
  赤贫与灾难原来也是可以歌诵的。
  
  他就要把生命消耗在年复一年长起来又割掉的稻田里。一代代生命如同稻草,人同植物一样,不用有头脑,岂不更为自然?人类的全部努力积累的所谓文化其实都白费了。
  
  自由是一个眼神,一种语调,眼神与语调是可以实现的,因此你并非一无所有。……自由不是赐予的,也买不来,自由是你自己对生命的意识,这就是生之美妙,你品尝这点自由,像品尝美好的女人性爱带来的快感,难道不是这样?
  
  
  说到性爱,这部沧桑之书俯拾皆是的性爱描写着实出乎意料。而且,在我看来,作者语言表述之美恰好停滞、阻隔在性爱之描写上。相比于劳伦斯的《查泰莱夫人的情人》的性爱描写之分量,该书有过之而无不及,但境界及语言描述却远远不及矣。《查》给人美好之遐思,而此书的此类描述却相当粗糙甚至有点龌龊。文学作品之性爱描写不以追求快感为目的,美感远在快感之上,这正是文学与生活之区别。70年代的中国,性爱远不如今日之开放,断非作者所描述的那样滥交,当时的社会也绝容不下如此之滥交。诚如书中所言,现实中得不到的,只能依靠想象去获得,视之为满足现实之不可得的幻想,可能较为恰当些。不过,**关系原本就是社会的基本关系,从中窥视女性在那段特殊的历史时期的个人命运,却也不失为一个不错的窗口。
  
  
  性爱描写之外,该书的语言臻于至境,当代文学语言似乎还未有超越其上者。它在西方获得普遍的认同,除了直面这段历史之外,语言的隽永当是折桂而归的重要因由。作者坦言,他与这个国度已经没有任何牵连,除了语言之外!
  
  
  (高行健:《一个人的圣经》,写于1996-1998年法国,1999年4月台北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出版,2011年1月初版第二十四刷。2000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41
发表于 2012-5-10 08:35 |只看该作者
醉笑陪君三千场 发表于 2012-4-30 16:34
麦芽好。

正想跟你探讨呢,原来你也没看过高行健的书啊。

抽空看一看吧,转完这贴子对高行建挺感兴趣的。看完之后再跟醉笑探讨。

使用道具 举报

40
发表于 2012-5-3 14:13 |只看该作者
冷笑 发表于 2012-5-1 10:28
高行健的性,不同于贾平凹的,而是内心的独白,甚至是孩子设想对母亲的乱伦意淫文字。

这样我也不喜欢。

使用道具 举报

39
发表于 2012-5-1 17:56 |只看该作者
冷笑 发表于 2012-5-1 10:28
高行健的性,不同于贾平凹的,而是内心的独白,甚至是孩子设想对母亲的乱伦意淫文字。

哦,这样啊,

使用道具 举报

38
发表于 2012-5-1 10:28 |只看该作者
醉笑陪君三千场 发表于 2012-4-30 16:34
麦芽好。

正想跟你探讨呢,原来你也没看过高行健的书啊。

高行健的性,不同于贾平凹的,而是内心的独白,甚至是孩子设想对母亲的乱伦意淫文字。

使用道具 举报

37
发表于 2012-5-1 10:26 |只看该作者
醉笑陪君三千场 发表于 2012-4-30 16:34
麦芽好。

正想跟你探讨呢,原来你也没看过高行健的书啊。

不幸我看过这本书,极不喜欢,不管他什么诺贝尔。

使用道具 举报

36
发表于 2012-4-30 16:34 |只看该作者
五月麦芽 发表于 2012-4-30 10:52
问好醉笑。
是的,而且是有某种目的的。

麦芽好。

正想跟你探讨呢,原来你也没看过高行健的书啊。
再细一看,是转来的帖子。呵呵。

有没有机会看看?


使用道具 举报

35
发表于 2012-4-30 10:56 |只看该作者
杜若 发表于 2012-4-26 17:03
第一次听说这本书

问好杜版。
我也是第一次听说。

使用道具 举报

34
发表于 2012-4-30 10:55 |只看该作者
吴策 发表于 2012-4-28 03:35
我喜欢。

问好吴策。
喜欢你的直率与诚实。

使用道具 举报

33
发表于 2012-4-30 10:54 |只看该作者
归隐宋朝 发表于 2012-4-27 09:40
沧桑有行止,毁誉无边际。

问候归隐宋朝,您应该是位现实中的隐士吧?{:soso_e181:}

使用道具 举报

32
发表于 2012-4-30 10:54 |只看该作者
芥末 发表于 2012-4-25 18:34
你死我活的斗争把人都推入到仇恨中,愤怒像雪崩弥漫。一波一波越来越强劲的风头,把他推拥到一个个党的官员 ...

问好芥末
没看过这本书,所以很向往,也很好奇。

使用道具 举报

31
发表于 2012-4-30 10:53 |只看该作者
冷笑 发表于 2012-4-26 20:36
只可惜作品里的性描写我也不喜欢。

真的?{:soso_e112:}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12-4-30 10:52 |只看该作者
醉笑陪君三千场 发表于 2012-4-26 16:21
我没读过,也不知道这个人,看了本帖,我想起达赖,曾经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诺贝尔奖授予这两个人,带有明 ...

问好醉笑。
是的,而且是有某种目的的。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12-4-30 10:51 |只看该作者
冷笑 发表于 2012-4-26 20:35
高行健,是大陆官方的痛。

是的,不知道过多少年这伤痛才会愈合。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12-4-30 10:51 |只看该作者
莫冉 发表于 2012-4-25 12:34
看看官方的说法:

百度不为信。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12-4-30 10:49 |只看该作者
莫冉 发表于 2012-4-25 12:03
高行健(1940年1月4日- ),法籍华裔剧作家、小说家、翻译家、画家、导演、评论家。1962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 ...

很好,我喜欢刨根问底的人。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12-4-30 10:48 |只看该作者
莫冉 发表于 2012-4-25 10:06
没有看过高行健的书,看过这篇文章,兴趣来了。

我也没看过,一起关注一下吧。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12-4-30 10:47 |只看该作者
吴策 发表于 2012-4-28 03:35
我喜欢。

{:soso_e113:}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12-4-29 02:21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莫冉 发表于 2012-4-27 14:23
这是我百度来的,不知真假,仅供参考。

关注即立场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12-4-28 03:35 |只看该作者
冷笑 发表于 2012-4-26 20:36
只可惜作品里的性描写我也不喜欢。

我喜欢。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12-4-27 14:23 |只看该作者
醉笑陪君三千场 发表于 2012-4-27 12:54
小莫,我没核实,但我断定这不是人民日报的社论。
不仅全篇充斥着愤青语调,有些言辞,比如“李敖同志” ...

这是我百度来的,不知真假,仅供参考。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012-4-27 12:54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莫冉 发表于 2012-4-25 12:34
看看官方的说法:



小莫,我没核实,但我断定这不是人民日报的社论。
不仅全篇充斥着愤青语调,有些言辞,比如“李敖同志””大陆当局” ,不可能是中国官方语言。


你再复核一下吧,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12-4-27 09:40 |只看该作者
沧桑有行止,毁誉无边际。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2-4-26 21:02 |只看该作者
冷笑 发表于 2012-4-26 20:35
不报道被骂,报道了也尴尬。

冷笑是百晓生啊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2-4-26 21:01 |只看该作者
冷笑 发表于 2012-4-26 20:35
高行健,是大陆官方的痛。

不知道这个人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2-4-26 20:36 |只看该作者
只可惜作品里的性描写我也不喜欢。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2-4-26 20:36 |只看该作者
高行健是个有风骨的文人。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2-4-26 20:35 |只看该作者
不报道被骂,报道了也尴尬。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2-4-26 20:35 |只看该作者
高行健,是大陆官方的痛。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2-4-26 17:03 |只看该作者
第一次听说这本书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