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文学 六星书房 灵山,民歌
查看: 5303|回复: 2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灵山,民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12-7-20 21:00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本帖最后由 芥末 于 2012-7-20 21:53 编辑

    《灵山》是一部华人作品,也是2000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品,作者高行健。故事背景选择在文革时期,因一次误诊,主人公想在有限的生命里做出点儿有意义的事,于是到民间收集民歌。肩负这样一个使命,主人公走出都市走进山林走进大自然。他在寻找灵山,寻找福祉。他自诩是一个无神论者,因此,他鄙薄那些所谓的信仰,将领袖奉若神明,那看似强大的信仰,在他眼里像沙粒堆砌的祭坛经不住时间来检验终有一天会轰然倒掉。主人公就是在这种深重灾难性的背景下开始寻找心中的灵山。

    整个旅途过程中,作者不吝惜笔墨倾力描绘与民歌相邂逅的情缘。朴素的民歌,淳朴的山里人,民歌的起源背景,或悲怆或惨烈的风云故事。这一切恍如隔世,又好像就发生在昨天,人事物、民歌与山陵相呼应,和现实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全新的情感体验,震撼心灵的歌词,带着自然的气息泥土的气息,是作者浪迹途中最为慰藉的精神力量。虽然作者在这部小说里安排了一次邂逅的爱情,但是那样的政治背景,那样疏忽而灭的美也难以抚慰长期处于被动精神压力下的心灵,警醒而隔离,人与人互相提防,爱情也是昙花一现。唯有纯粹的,来自于生命深处的民歌,才会令他释放整个情怀,并激动不已。整部书虽然鞭挞的是那个时代,荒谬的政治,人性的扭曲,生存空间窒息难耐,但主人公却把追寻美的视觉,投放到大自然。那些流传下来的民歌,是他执意寻找的美。

    受作者的影响,我也有意识的开始关注民歌。原来民歌与诗歌有着极深的渊源。所谓的诗歌最早都是来自民间的民歌,最早的诗歌也是劳动号子喊出来的。孟春三月,采薇少女怀春多留了会儿神,一男子就入了眼,于是《关雎》、《蒹葭》就这样诞生了。《尚书·尧典》里说:诗言志,歌咏言。这种以歌咏方式流传下来的民歌或言志或言情,都是简单的生活过程中吐纳出来的最质朴最自然的语言,是来自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语言。

    民歌力量如此吸引人,引无数名家墨客千百年来搜寻它,都想在民歌身上找寻最质朴最具生命力的文化根源,并乐此不疲。

    朱自清就歌谣专门写了一本书,收集了自南北朝而来的民歌,其中大有华彩惊艳的歌词语句,读了亦不肯罢手。像《子夜歌》里的“歌谣数百种,子夜最可怜。慷慨吐清音,明转出天然”。读出来完全没有人工的矫饰气,天然清新。再比如《沐浴歌》,我估计是写给一位刚刚出浴的女子的,“一笑千金难买,行来步步莲生,脸似桃花眉似柳,话语最分明”。看看,不但有眉眼生动,连媚态也展现眼前,这就是民歌最生动最自然的地方。还有那《越溪歌》“君乘车,我戴笠,他日相逢下车揖。君乘车,我骑马,他日相逢为君下”,那是一份珍贵的清水之谊,等级、门阀都抛却云天外,坚守的是一份珍贵的友谊,如此情谊,世间少有。当初读罢呆呆怔了半晌,今次再读也不免动容。再看《寄生草》,那真是连日常琐碎的喷嚏也能入歌,“想你的喷嚏常如雨……无奈几个圈圈为表记…….单圈是奴家双圈是你,诉不尽的苦,一路圈圈下去,一路圈圈下去……”感染力强,直入心扉。

    这是劳动人民的智慧,语言的纯粹无需任何修饰,那是从心灵深处流淌出来的音乐。我终于理解了有人说听民歌能听得泪流满面,这里面包含了极大的文化元素,最接近生活气息,也最能够解读性灵。越是性灵压抑的年代,这种渴望越是明显。看过电视剧《血色浪漫》,里面的秦岭唱的一曲《走西口》,我百听不厌。那首山西民歌在龚琳娜的民族唱法演绎下,别具民歌风味儿。龚琳娜的声音清脆高扬,并不采用一种演唱形式尖脆到底,在个别词眼儿处理上却能以方言发音唱出来,旋律起伏跌宕转承自然,带着原始的纯朴和野味儿,淋漓尽致舒放情感,锤炼到心灵最细微处。这样的民歌令人痴迷,穿透力强,一时难以忘怀,极具艺术魅力。

    《灵山》的主人公以寻找灵山为线索,一路收集了丰富的民歌素材,感受最淳朴的生活气息自然的伟力,以诗化的语言讲述了那个时代的人与环境分离又胶着的状态,更多的笔墨用于人性的剖析,道德的考量和心灵的呐喊。但是质朴的民歌总是适时穿插于一次次现实的纠葛中,让作者得以感受到生命中的灵一直与灵山遥相呼应。灵山在哪里,作者最后并没有告诉我们是否找得到,他其实是在带着我们一同寻找,灵山一直在,一直遥遥无期。那些民歌,那些根在心里,然而,一个自然的人却要去跋涉,也许是为了邂逅一场旷日持久的等待,也许是为了逃离和救赎。幸好有民歌,生命最原初的召唤从心里深处一点点苏醒,他的灵在回归的路上。

    作者虽然是一个无神论者,作品中不难看出他崇尚的是大自然。他谈民歌,谈神话,谈灵的起源。以谢灵运的山水游兴,诠自己的块垒,我依然愿意赋予他心灵里还藏着桃源情结。高行健以一个智者的目光冷静得审视那个时代,他认为创作的最高境界是冷眼观瞧,他是真正用“中性的目光,端详起人世间的灾难和垃圾,唤醒悲悯和对生命的眷恋之情。”毫无疑问,民歌是他所眷恋的,他心中的灵来自于民歌。
2

查看全部评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30
发表于 2012-7-22 19:31 |只看该作者
芥末 发表于 2012-7-22 14:12
我也不知道,看歌词儿应该是民国而后,对吧对?

呵呵,感觉不像古诗。比较像明清小说里的话。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12-7-22 14:21 |只看该作者


《满天的花漫天的云》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12-7-22 14:19 |只看该作者


《走西口》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12-7-22 14:15 |只看该作者
范闲 发表于 2012-7-22 08:43
秦岭唱的《满天的花满天的云 》更有味道
血色浪漫里的陕北民歌都是龚琳娜唱的
我更喜欢那首泪蛋蛋抛在沙蒿 ...

哦,范闲弟比我看得细!你说的那两首听过,没有《走西口》震撼。龚琳娜的《忐忑》听得我五迷三道的,这《走西口》一听一下子喜欢上了她,我贴上视频啊!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12-7-22 14:12 |只看该作者
舞婆娑 发表于 2012-7-21 14:24
极对!

嗯哪!!{:soso_e113:}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12-7-22 14:12 |只看该作者
杜若 发表于 2012-7-21 08:02
问好,感谢芥末推荐

甭客气,应该的!!{:soso_e113:}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12-7-22 14:12 |只看该作者
醉笑陪君三千场 发表于 2012-7-21 02:59
再比如《沐浴歌》,我估计是写给一位刚刚出浴的女子的,“一笑千金难买,行来步步莲生,脸似桃花眉似柳,话 ...

我也不知道,看歌词儿应该是民国而后,对吧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12-7-22 14:10 |只看该作者
冷笑 发表于 2012-7-20 23:39
《灵山》被禁和文革无关,而是因为是高行健写的所以就被禁。

大陆的思维是,只要你是异议人士,不管你 ...

没言论先封禁?哪儿有那个理?

也是因为作品面世,应急反应呗~~~~舍本逐末你~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12-7-22 14:09 |只看该作者
莫冉 发表于 2012-7-20 22:29
可惜啊。
唐代的乐谱也是一样,没人能看懂。

今人弃“乐”久矣~~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012-7-22 14:08 |只看该作者
莫冉 发表于 2012-7-20 22:27
好,我听芥末姐的。

{:soso_e113:}听姐话,吃饱饭!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12-7-22 08:43 |只看该作者
秦岭唱的《满天的花满天的云 》更有味道
血色浪漫里的陕北民歌都是龚琳娜唱的
我更喜欢那首泪蛋蛋抛在沙蒿蒿林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2-7-21 14:24 |只看该作者
芥末 发表于 2012-7-20 22:06
有争议也是国内的,《灵山》里面涉及文革期间的世事总总,咽喉部门总是不爱听的。

{:soso_e163:}极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2-7-21 08:02 |只看该作者
问好,感谢芥末推荐<灵山>{:soso_e163:}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2-7-21 02:59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再比如《沐浴歌》,我估计是写给一位刚刚出浴的女子的,“一笑千金难买,行来步步莲生,脸似桃花眉似柳,话语最分明”
……………………………………

这是什么年代的?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2-7-20 23:39 |只看该作者
芥末 发表于 2012-7-20 22:06
有争议也是国内的,《灵山》里面涉及文革期间的世事总总,咽喉部门总是不爱听的。

《灵山》被禁和文革无关,而是因为是高行健写的所以就被禁。

大陆的思维是,只要你是异议人士,不管你说的啥,都被禁。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2-7-20 22:29 |只看该作者
南沙贝 发表于 2012-7-20 21:37
芥末读书,我读芥末知书,民歌一般在深山老林的少数民族中盛传,像海南的黎族就是一个有语言没文字的民族, ...

可惜啊。
唐代的乐谱也是一样,没人能看懂。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2-7-20 22:27 |只看该作者
芥末 发表于 2012-7-20 21:55
原著很好看,诗一样的语言,我的意思你先不要看百度说明,直接看原著,不受任何国内媒体的言论影响,先入 ...

好,我听芥末姐的。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2-7-20 22:06 |只看该作者
舞婆娑 发表于 2012-7-20 21:51
拜读了清妹解读的《灵山》

高行健有争议的作家

有争议也是国内的,《灵山》里面涉及文革期间的世事总总,咽喉部门总是不爱听的。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2-7-20 22:01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芥末 于 2012-7-20 22:02 编辑
南沙贝 发表于 2012-7-20 21:37
芥末读书,我读芥末知书,民歌一般在深山老林的少数民族中盛传,像海南的黎族就是一个有语言没文字的民族, ...


哎呀,贝贝说得真好啊!!

是这样,许多人对民歌着迷,致力于收集散失的民歌这项工作,图的是什么,还是一份执着认真的态度,对民族文化的尊重和敬仰,这精神值得人敬佩。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2-7-20 21:59 |只看该作者
十年灵风 发表于 2012-7-20 21:35
民歌搜集来经过加工的才是精品,比如雷振邦的《刘三姐》,不信,你去柳州,去听那些男女对歌,我敢保证很难 ...


嗯,灵风说得有道理,龚琳娜的《走西口》也是加工过的,听着实在好听。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2-7-20 21:55 |只看该作者
莫冉 发表于 2012-7-20 21:21
这部作品如果我没记错,应该在大陆被禁了是吧?

是啊,网上有,买不到这本书。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2-7-20 21:55 |只看该作者
莫冉 发表于 2012-7-20 21:19
早就想看这本书了,但是没买着。芥末姐的解读很有个性,我先看看,然后再看原著。

原著很好看,诗一样的语言,我的意思你先不要看百度说明,直接看原著,不受任何国内媒体的言论影响,先入为主的看。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2-7-20 21:54 |只看该作者
莫冉 发表于 2012-7-20 21:19
沙发!!!

{:soso_e113:}歪着吧~~给你靠垫儿~~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2-7-20 21:51 |只看该作者
拜读了清妹解读的《灵山》{:soso_e163:}

高行健有争议的作家
《灵山》是高行健的作品中比较难读的一部
灵山 象征着生命本真与超越的永恒企盼与追求……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2-7-20 21:37 |只看该作者
芥末读书,我读芥末知书,民歌一般在深山老林的少数民族中盛传,像海南的黎族就是一个有语言没文字的民族,口口相传的就是民歌,生活中的大事都用对山歌完成,比如婚恋和节日等大家你方唱罢我登场,很有意思。现今社会,真正的民歌面临失传的严峻现实,我一位本土作曲家同学,就一直致力于抢救性的记录工作,势单力薄,能流传下去的途径几乎消亡。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2-7-20 21:35 |只看该作者
民歌搜集来经过加工的才是精品,比如雷振邦的《刘三姐》,不信,你去柳州,去听那些男女对歌,我敢保证很难听。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2-7-20 21:21 |只看该作者
这部作品如果我没记错,应该在大陆被禁了是吧?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2-7-20 21:19 |只看该作者
早就想看这本书了,但是没买着。芥末姐的解读很有个性,我先看看,然后再看原著。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2-7-20 21:19 |只看该作者
沙发!!!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