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时事 六星杂谈 孟子劝人不杀牛了吗?【转】
查看: 4815|回复: 1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孟子劝人不杀牛了吗?【转】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13-6-13 17:42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孟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也是一位卓越的说服家,其谈话艺术十分高明。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一定有着自己美好的想法和建议,想劝说别人认同和接受,但又不知如何开口。如果能够借鉴孟子的劝说妙招,运用话题讨论法,因势利导,循循善诱,丝丝入扣,让对方在不知不觉中被谈论内容所吸引,就能让对方达到理解和认同,接受自己的主张和观点。

  投其所好,欲抑先扬。

  一天,怀有野心称霸天下的齐宣王问孟子:“像我这样的人能不能统一天下?”

  孟子深知眼下齐国人民生活困苦,应该批评齐宣王一番。于是,孟子不动声色地说:“在我回答大王的这个问题之前,我想先问大王一件事,行吗?”

  “什么事?”齐宣王好奇地问。

  “我听说,有一回新钟铸成,准备杀牛祭钟,您因牛无辜被杀感到不忍,便予以制止,是真的吗?”

  齐宣王见孟子还记着这件善事,很是高兴,连连点头。

  孟子说:“大王,凭你这副慈善心肠,可以行王道,统一天下!就看您肯不肯干罢了。比如有人说:‘我力能举起千斤东西,但却举不起一根羽毛;眼睛能看得清毫毛,但却看不见满车的柴禾。’您相信这话是真的吗?”

  齐宣王脱口而出:“我怎能相信这话呢?”

  孟子笑道:“这就对啦!所以如果有人说,大王您能用好心对待牛,却不能用这种好心去爱护百姓,这也同样叫人不能相信。现在,老百姓所以流离失所不能安居乐业,这是您不去关心他们的缘故。所以我说,您能统一天下,是您不干,不是不能啊!”

  齐宣王听后,欣然接受了孟子的批评。

  生活中,有种人在说服他人时,往往心直口快,出语伤人,好心被当成了恶意。如果能够学学孟子的说服高招,欲抑先扬,先造成一种宽松和谐的气氛,让对方形成一种“乐听”“悦纳”的心理,消除其抵触情绪,然后再“对症下药”,提出自己的建议,这样,往往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说服效果。
3

查看全部评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17
发表于 2013-6-14 15:25 |只看该作者
这个故事真不错耶!{:soso_e179:}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3-6-14 05:31 |只看该作者
九天行舟 发表于 2013-6-14 05:24

{:soso_e120:}就是癫痫吧?突然倒地、两眼发直、口吐白沫那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3-6-14 05:24 |只看该作者
再折长亭柳 发表于 2013-6-13 18:08
羊癫疯

{:soso_e120:}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3-6-13 18:56 |只看该作者
再折长亭柳 发表于 2013-6-13 18:08
羊癫疯

{:soso_e113:}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3-6-13 18:08 |只看该作者
大漠孤烟斜 发表于 2013-6-13 18:06
我爱吃牛肉,有疯牛病以后就不吃了。改吃鸡肉,禽流感以后也不吃了。现在吃羊肉,不知道羊会得什么病?

{:soso_e120:}羊癫疯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3-6-13 18:07 |只看该作者
记载孔子诛杀少正卯一案,其源头是《荀子·宥坐篇》的记载,后来在《吕氏春秋》、《说苑》、《孔子家语》、《史记·孔子世家》等书中均有记载,说孔子为政七天就杀了“鲁之闻人”少正卯,这里不仅将孔子诛杀少正卯事予以坐实,更找出了孔子诛杀少正卯的深层理由:原来少正卯与孔子素来有隙,在孔子讲学的时候,少正卯也授徒讲学,而且学生很多,曾使孔子的讲课处“三盈三虚”,好多次没人听孔子的课了。现代学者蔡尚思认为:荀况是离孔子最近且最崇拜孔子的思想,他的记载应当是忠实的;汉以后许多学者都作了同样的论述;清末尊孔子的梁启超也不得不认为诛少正卯是孔子的一个污行;孔子与少正卯不仅是学敌教敌,还是政敌,而且主张“道不同不相为谋”、“攻乎异端斯害也已”,并举《左传》中子产的儿子先宽后严将盗“尽杀之”而被孔子赞美为“善哉”的例子,说明孔子杀少正卯确有其事。(《不宜抬高孔子——评匡亚明的〈孔子评传〉》)特别是“文革”时期,更是把孔子诛杀“法家少正卯”作为孔子的一条罪状。 但是从朱熹以来,特别是自清人阎若璩、崔述、梁玉绳、江永等人以来,以至当代杨景凡、俞荣根、匡亚明、钱穆等专家学者,均对孔子诛少正卯一案,持否认态度。他们的观点也相当有力,即:一是孔子诛少正卯事仅见以上所列书籍,而不见《论语》、《左传》、《春秋》等经传,以为像孔子诛少正卯如此大事,竟不留一点记载痕迹是说不过去的。二是孔子秉政七日,就以一大夫(孔子)而杀另一大夫(少正卯),这样的事情发生在春秋时代的孔子身上,是不可设想的。因为孔子的核心思想就是“仁”,并且他坚决反对轻易杀人。如季康子提出“杀无道以就有道”的问题时,就遭到了孔子的反对,说“子为政,焉用杀”。孔子的后裔孔令朋,直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还认为:“孔子在鲁任官时,军政大权操于季氏三卿之手。孔子虽任大司寇,仍须听命于季桓子,不能想象越过季桓子任意杀人。”因此,他们得出了一致的结论:“七日而诛少正卯,非孔子所能为,非孔子时所需为”。更有尊孔者,甚至认为连少正卯这个人也是虚构的。还有的以为“诛”字在古代可以释为“责”字,孔子诛少正卯,实则是责少正卯。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3-6-13 18:06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再折长亭柳 发表于 2013-6-13 17:57
中国古代一般人吃不到牛肉。等级森严的周朝,一本“享受备忘录”的《礼记·王制》中说“诸侯无故不杀牛,大 ...

我爱吃牛肉,有疯牛病以后就不吃了。改吃鸡肉,禽流感以后也不吃了。现在吃羊肉,不知道羊会得什么病?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3-6-13 18:02 |只看该作者
事实上,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中国人主要的肉食是鱼肉和羊肉。中国饮食文化里有一个特有的形容词,「鲜」,写法便是这两大肉食加一起。在中国人最古老的审美中,羊大为美,昔日主要的畜肉不是猪,是羊。猪肉在很长时间里都被当做下等人才吃的肉。有苏东坡的诗为证:
黄州好猪肉,价贱等粪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慢着水,小着火,火候足时它自美,每日起来打一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3-6-13 18:00 |只看该作者
{:soso_e120:}孟子天天吃牛肉的事,狂生是打哪儿知道的?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3-6-13 17:58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再折长亭柳 发表于 2013-6-13 17:52
齐宣王不杀牛,孟子用此事来说服他爱护百姓。结果被狂生歪曲成“孟子劝人不杀牛”,说孟子自己还吃牛肉,言 ...

哦,反驳狂生的呀。这个狂生还是不错,吸引这么多人围剿他。呵呵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3-6-13 17:57 |只看该作者
中国古代一般人吃不到牛肉。等级森严的周朝,一本“享受备忘录”的《礼记·王制》中说“诸侯无故不杀牛,大夫无故不杀羊,士无故不杀犬豕,平民无故不食珍”。天子当然想吃什么就吃什么。诸侯平日里都吃不到牛肉,只有在每月的“朔日”即初一才能尝一尝。还有孟子见梁惠王时,“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衅钟。王曰:舍之,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对曰:然则废衅钟欤?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不识有诸?”牛之高贵,只配作祭品,上祭坛与神沟通。故“牺牲”皆“牛”旁。而王不忍见牛发抖,无罪而去死,又不能不祭钟,最后以羊替代,这就是中国版的“替罪羊”。中国人是农耕民族,牛是国人的宝贝、朋友,所以中国人历来不舍得吃牛肉,现在牛肉菜也不如猪肉菜那么多,消费量更不能与猪肉同日而语。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3-6-13 17:55 |只看该作者
南沙贝 发表于 2013-6-13 17:44
柳2博古通今呐,即便是转来的帖子也很有柳2水平

遛狂生玩。礼记上说:“天子无故不杀牛,大夫无故不杀羊,士无故不杀犬豕。”孟子说:“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3-6-13 17:52 |只看该作者
齐宣王不杀牛,孟子用此事来说服他爱护百姓。结果被狂生歪曲成“孟子劝人不杀牛”,说孟子自己还吃牛肉,言行不一。呵呵。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3-6-13 17:51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什么意思?劝我们不吃牛肉?还是让我们像孟子一样劝狂生?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3-6-13 17:49 |只看该作者
{:soso_e120:}是拿人家不杀牛的事说事呢。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3-6-13 17:44 |只看该作者
柳2博古通今呐{:soso_e179:},即便是转来的帖子也很有柳2水平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