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时事 六星杂谈 【论语】孔子嗅山鸡
查看: 1636|回复: 4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论语】孔子嗅山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23-5-18 19:03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本帖最后由 临窗独饮 于 2023-5-18 19:07 编辑

【原文】色斯举矣,翔而后集。曰:“山梁雌雉,时哉时哉!”子路共[供]之。三嗅而作。

这是因而起的一个公案。雉,鸡,色彩斑斓,善走而不能久飞,通常在树丛隐蔽处窝,生性胆怯,无论蹲巢或外出觅食,都会不时机警地观望四周,如有动静,迅速逃窜,若遇突来声音刺激时,惊飞失措。

这里“色斯举矣,翔而后集”描绘的就是这么一个情景。色,山色。斯,相当于“然”。举,兴起。集(雧),群鸟在木上。合起来,山野美景生机勃勃,山鸡滑翔复又栖集于林。

孔子置身其中,心情大好,说,“山梁雌雉,时哉时哉”,山梁上的母山鸡,正是好时节啊好时节。言下之意,正是产蛋孵化的好时节。谁料子路会错了意,以为说是吃母山鸡的好时节,想方设法抓了一只,炖好,上供给孔子享用。

这一下孔子哭笑不得了。孔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可见他是怎么样的人,此时面对这正处于产蛋孵化期的母山鸡,他可能会吃吗?何况前面刚刚强调过,“不时不食”,不合时令的坚决不吃。违背时令,即为违礼,孔子会做吗?但眼看弟子如此诚心上供,不吃,又拂了他一番孝敬之心。怎么办?智慧如孔子,自然有他的办法。不吃肉也不喝汤,而是做了一个动作,“三嗅而作。”

作,起身。关键是“嗅”。我们知道,鬼神享用祭品用“嗅”,现在子路既然来“供”,有如上供鬼神祭品,孔子就幽默地对之以“嗅”。更有趣的还是他的动作细节“三嗅”——嗅了又嗅,好像在向子路表示,“嗯嗯,我享用得很好!”然后站起身来,似乎又在告诉子路,“我享用过了,该走了,谢谢你的祭品!”

二千多年前的这出有如哑剧的公案,是否让我们读来会心一笑?不得不说,如何愉悦地遵礼,不负如来不负卿,孔子给我们上了生动一课。
1

查看全部评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41
发表于 2023-5-19 21:35 |只看该作者
还有件事昨晚忘了说。
祭,是专门用于对嘎了的人的。
子路给孔子炖小鸡,不能叫祭。

使用道具 举报

40
发表于 2023-5-19 09:41 |只看该作者
啊哩哩啊 发表于 2023-5-19 03:19
哈哈哈哈哈。。。临窗脑洞大开,醉笑捧哏精彩,哈哈哈

真不该睡前看这个帖子,这下全是二大爷背着锅碗瓢 ...

啊哩是稀客,非常期待啊哩狠狠批驳我

使用道具 举报

39
发表于 2023-5-19 09:40 |只看该作者
我喜欢段子的商榷或反驳,有她自己的东西。不管对不对,都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新观点或新思路。

使用道具 举报

38
发表于 2023-5-19 09:38 |只看该作者
7,最后对醉老师一个请求,关于古人的成千上百的论语解读,能找到的我几乎都找了,不谦虚地说,所了解的应该比你多得太多。所以请求醉老师,反驳我,最好拿你自己的新观点,千万不要拿前人的观点来反驳,不然,我不回复不礼貌,回复的话纯属浪费时间。当然,醉老师坚持“古人在上头,你临窗算个啥”,那我也认了。

使用道具 举报

37
发表于 2023-5-19 09:33 |只看该作者
6,醉老师说,儒家思想占据古代历史一大半的时间,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两汉出现了一大批“经学家”,郑玄之类的。又经过宋代儒学高潮,二程朱熹,明清两代更加皓首穷经,两千多年来数以亿万计的文人墨客,一生研究《论语》。到你临窗手上,全推翻了?——如此以古人否定今人,不是学术商榷,而是主观的水平认定。所以我昨晚说,“你这段话的中心思想:前人那么多的大家,你临窗算啥?呵呵,这个我就不辩解了。”不过,我今天想追问一下醉老师:钱穆、杨伯峻、李泽厚他们也都是今人,你认可他们的论语解读不?

使用道具 举报

36
发表于 2023-5-19 09:32 |只看该作者
5,醉老师确定“三嗅而作”是“承前省”,确实,古文有三种省略方式,分别是承前省略、蒙后省略、共喻省略。但根据我七八年沉醉于各种先秦古籍的研究,从来没有见过这种承前省略的例子。醉老师能否找出一个相同例句?

使用道具 举报

35
发表于 2023-5-19 09:32 |只看该作者
4,醉老师说古诗文最怕“望文生义”,于是改“嗅”为“嘎“,强调这是鸟叫声。乐得我。“望文生义”要不得,敢情“改文生义”就要得了?须知,改文生义大都是因为自身能力不逮,理解不了,于是改文生义求自洽。这是一种恶习。前人解读论语,经常这么干。但我深入解读之后发现,论语中极少存在需要改文生义的地方。昨天不少人主张因袭前人解读,改“无所取材”为“无所取裁”或“无所取哉”,但“裁”和“哉”两字在论语中都曾出现,如“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贤哉回也“。古人严谨,何况是千古经典论语,他们会犯如此低级的文字错误么?

使用道具 举报

34
发表于 2023-5-19 09:32 |只看该作者
3,醉老师说“共"通“拱”,确实,但是请醉老师注意,在论语中“拱”的意思是“拱卫”,如“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从来没有拱手的意思。论语描述拱手情形的,全部用“揖”字,共4处:“揖让而升”,“(陈司败)揖巫马期而进之”,“(孔子)揖所与立”,“(孔子)上如揖,下如授”。醉老师解“子路共之”为向山鸡拱手,又是读书不周全之后的想当然了。

使用道具 举报

33
发表于 2023-5-19 09:32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临窗独饮 于 2023-5-19 09:44 编辑

2,醉老师认定“色斯举矣,翔而后集”是逸诗,请问依据在哪里?不会你看着句型像逸诗,就认定逸诗吧?醉老师想当然了。

使用道具 举报

32
发表于 2023-5-19 09:31 |只看该作者
1,醉老师认为,孔子他们背着锅碗瓢盆赶路很可笑。可笑吗?那可是他们常态。他们周游列国,路上一走就十天半个月,甚至几个月,吃饭怎么办?上馆子吗?用现代人生活经验解读古人生活常态,醉老师天真了。

使用道具 举报

31
发表于 2023-5-19 09:31 |只看该作者
刚醒,有闲,非常感谢醉老师的捧哏(啊哩语),这里就一一答复如下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23-5-19 09:02 |只看该作者
啊哩哩啊 发表于 2023-5-19 03:19
哈哈哈哈哈。。。临窗脑洞大开,醉笑捧哏精彩,哈哈哈

真不该睡前看这个帖子,这下全是二大爷背着锅碗瓢 ...

啊哩好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23-5-19 03:19 |只看该作者
哈哈哈哈哈。。。临窗脑洞大开,醉笑捧哏精彩,哈哈哈

真不该睡前看这个帖子,这下全是二大爷背着锅碗瓢盆举着油盐酱醋闻山鸡汤的镜头回放。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23-5-18 21:03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可怜的古汉语
想讲明白一个简单故事都这么费劲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23-5-18 21:03 |只看该作者
临窗独饮 发表于 2023-5-18 20:47
醉老师,山鸡在文中,“山梁雌雉,时哉时哉”,只是对象,不是主角。你说“三嗅而作”的主语 ...

前两句,引用“逸诗”,雉就是主角。

子路共之,三嗅而作,之是代词,代雉,后面“三嗅而作”承前省,绝对是雉的动作。

前人的说法,不是随便可以推翻的。

都推翻了,孔子真的就是我二大爷。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23-5-18 20:59 |只看该作者
临窗独饮 发表于 2023-5-18 20:53
对了,临走之前,说一下,你的解释,前人早就有了。希望听到你自己的见解。醉老师晚安。


是的,我自认没有可能留突破古人的观点,毕竟他们干这个干了两千多年了。

我是个职业教师,教师最怕异想天开,因为我要指导学生应对高考。

所以我的答案一定是中规中矩的。

但我总觉得,你对古诗文的理解,还处在“望文生义”的层面,流于肤浅。我说的那个“情境重现”你思考一下。孔子有没有可能让子路抓了雉鸡,炖熟了,闻一闻??

临窗加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23-5-18 20:54 |只看该作者
我并不专门研究论语,我只是喜欢对古诗文的解析,应对高考的。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23-5-18 20:53 |只看该作者
榆园书话 发表于 2023-5-18 20:50
孔子有好生之德。

你说《论语》是说教集,为什么孔子还跟子路开玩笑说我特么去哪儿整木材?

对了,临走之前,说一下,你的解释,前人早就有了。希望听到你自己的见解。醉老师晚安。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23-5-18 20:53 |只看该作者


我在之前跟他争论过了。很难说服他。

就像故宫鉴定师很难说服国宝帮一样。

不过也没必要说服临窗,临窗解读论语好几年了,精神可嘉。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23-5-18 20:50 |只看该作者
临窗独饮 发表于 2023-5-18 20:47
醉老师,山鸡在文中,“山梁雌雉,时哉时哉”,只是对象,不是主角。你说“三嗅而作”的主语 ...


孔子有好生之德。

你说《论语》是说教集,为什么孔子还跟子路开玩笑说我特么去哪儿整木材?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023-5-18 20:49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榆园书话 发表于 2023-5-18 20:48
你知道国宝帮吗?

临窗相当于《论语》界的国宝帮。就是“元青花”,拍卖行买了十几个亿的那个,一共 ...

看18楼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23-5-18 20:49 |只看该作者
榆园书话 发表于 2023-5-18 20:42
儒家思想占据古代历史一大半的时间,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两汉出现了一大批“经学家”,郑玄之 ...

你这段话的中心思想:前人那么多的大家,你临窗算啥?呵呵,这个我就不辩解了。酒了,先休息了。晚安。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23-5-18 20:48 |只看该作者
知音 发表于 2023-5-18 20:38
临窗这个可以叫【论语】俗解,通俗的俗不是庸俗的俗


你知道国宝帮吗?

临窗相当于《论语》界的国宝帮。就是“元青花”,拍卖行买了十几个亿的那个,一共有十五个,另外的十四个都在我手上。只不过我的那十四个,底款都印着“适用微波炉”,比拍卖行那个还要值钱。因为这证明了,元代就有微波炉。

我一点都不是讽刺临窗,我非常尊重他欣赏他,但于古汉语,我自忖他还不如我。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23-5-18 20:47 |只看该作者
榆园书话 发表于 2023-5-18 20:09
孔子与子路,两个人在荒郊野外,怎么会立时抓来一雉马上炖了?

难道,孔子和子路就地生火,带着锅呢?

醉老师,山鸡在文中,“山梁雌雉,时哉时哉”,只是对象,不是主角。你说“三嗅而作”的主语是山鸡,依据在哪里?如果你说的对,那按你这个说法,《论语》应是散文集,而不是说教集。问题是,《论语》记载这么一个以山鸡为主角的情景干什么,意义何在?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23-5-18 20:42 |只看该作者
儒家思想占据古代历史一大半的时间,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两汉出现了一大批“经学家”,郑玄之类的。又经过宋代儒学高潮,二程朱熹,明清两代更加皓首穷经,两千多年来数以亿万计的文人墨客,一生研究《论语》。到你临窗手上,全推翻了?

推陈出新,先把“陈”推好。不然醉笑考据之后,说孔子其实是我二大爷。

这也算推陈出新嘛。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23-5-18 20:38 |只看该作者
榆园书话 发表于 2023-5-18 20:29
就像清末民初以来,好多人续写过《红楼梦》,《红楼梦》至今还在,没有一个续写的流传超过十年。



临窗这个可以叫【论语】俗解,通俗的俗不是庸俗的俗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23-5-18 20:29 |只看该作者
知音 发表于 2023-5-18 20:16
他读的也可以作为一种版本,这样的孔子更接地气。


就像清末民初以来,好多人续写过《红楼梦》,《红楼梦》至今还在,没有一个续写的流传超过十年。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23-5-18 20:26 |只看该作者
知音 发表于 2023-5-18 20:16
他读的也可以作为一种版本,这样的孔子更接地气。


但文言文有自己的语境。不是怎么解释都可以的。

古诗文最怕“望文生义”,这句中,嗅字,肯定不对。 “三嗅而作”的,肯定不是孔子。所以临窗的标题说说“孔子嗅山鸡”,实在是望文生义。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23-5-18 20:16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榆园书话 发表于 2023-5-18 20:12
不是,临窗要解读一下《论语》,大概已经四五年了。

这是他对论语的解读。


他读的也可以作为一种版本,这样的孔子更接地气。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