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庖丁解羊 于 2013-5-8 21:37 编辑
001)余尝读边连宝《杜律启蒙》其凡例曰:“乃俗人耳食,动谓诗以不可解为妙,不知妙诗无不可解,渠自不解耳”。诚哉斯言,夫诗至不可解,乃可以为妙,天下知者几稀矣。若夫诗之妙处,正在人人能看懂,读者皆晓其意,天下有井水处皆知柳词,即此理也。
002)诗不厌改,“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人但说是和靖名句。实不知乃出于五代江为“竹影横斜水清浅,桂香浮动月黄昏”。二字之改,化“竹、桂”二物于梅之一体,点铁成金,风韵其中。冯定远曰“次联极妙”,即指此联也。
003)“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此寇莱公《春日登楼怀归》诗颌联也,石遗老人赞曰:”极自然“,然却是化韦应物“野渡无人舟自横”而来。用古人语,有用之极好者,如和靖之用江为句。亦有用之而不如原作者,如介甫之改”鸟鸣山更幽“为”一鸟不鸣山更幽“,余以为自是原句工。
004)今人每讥”老干诗“,殊不知”老干诗“古已有之,右丞之《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李明远之《禁林春值》,老干诗也。然写得气象广大,太和之气盎然,其谁谓”老干“必贬词乎,读王李之诗,当知写好老干亦非易事也。
005)山谷曰:“诗文各有体,韩以文为诗,杜以诗为文,故不工尔”。愈乃文章大家,以文章之法写诗,仍然文也;老杜诗人而欲为史,故山谷讥其不工。以文为诗,近代亦有之,如聂绀弩之“一丘田有几遗穗,五合米需千折腰。”,“把坏心思磨粉碎,到新天地作环游。”山谷若有知,恐亦不免“不工”之诮。
006)诗忌俚语、俗语,盖语俚则句俚,语俗则句俗,然大匠为之,不害其为大家也。“不炼金丹不坐禅,不为商贾不耕田。闲来写就青山卖,不使人间造孽钱!”子畏《言志》诗也。顾元庆称其“晚年作诗,专用俚语,而意愈深。”“君自舀来我自挑,燕赵台畔雨潇潇。高低深浅两双手,香臭稠稀一把瓢。白雪阳春同掩鼻,苍蝇盛夏共弯腰。澄清天下吾曹事,污秽成坑岂肯饶?“此聂绀弩 《清厕》诗也。将厕坑比黄金台,俗极矣,然正是比兴笔法,看似打油,实乃寓意深沉,句俗而意蕴不俗。
007)自行车乃舶来品,至晚清在北京已经颇为流行,溥仪在宫中便常玩。兰陵忧患生写于宣统元年(1909)之《京华百二竹枝词》便有一首写及骑者之形态,极神肖:“臂高肩耸目无斜,大似鞠躬敬有加。噶叭一声人急避,后边来了自行车。”诗后有作者自注:“骑自行车者,见其有一种专门身法,拱其臀,耸其肩,鞠其躬,两目直前,不暇作左右顾,一声噶叭,辟易行人。人每遇之,急避两旁,而骑车者遂得意洋洋飞行如鸟而去。”诗中之“噶叭”乃手按喇叭声也,由此亦见当时北京之繁华。
008)《瀛奎律髓》录和靖写梅七言律凡八首,全篇为人称道者几稀,纪昀非之犹甚,其一《梅花》唯赏“雪后园林才半树,水边篱落忽横枝。”一联,首联谓起得草率,后四句不成诗。《山园小梅》亦仅赏其“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而已,
至有”全篇俱不称“之说。至”几回山脚又江头“一诗,则讥为”卑陋之甚“。”宿霭相黏冻残雪“一诗诋曰”俗陋之极。和靖何至于此“。观纪昀之评骘,不迷信方家,自是治学本要,然和靖自有佳处,初非尽如纪说也,我辈当辩之。
009)诗人当具史家胸怀。 “阜昌天子颇能诗,集选中州未肯遗。 阮瑀多才原不忝,诸渊迟死更堪悲。千秋读史心难问,一局收枰胜属谁。世变无穷东海涸,冤禽公案总传疑”。陈寅恪挽汪兆铭诗也。 汪兆铭为有汉奸之称号以来最臭名昭著者,“阜昌”乃北宋末年傀儡政权刘豫年号,刘豫由外族扶持而为儿皇帝,汉奸无疑也,元好问《中州集》收录其诗,刘豫进士出身写诗自不在话下,故先生有“阜昌天子颇能诗”句。然则先生之诗挽汪兆铭,是将之于刘豫相提而并论,源汪亦能诗也。由此说先生无民族立场可乎,曰不可。1947年先生读《花随人圣庵摭忆》后曾作诗一首,有“乱世佳人还作贼”句,痛骂书之作者汉奸黄秋岳。秋岳乃石遗老人陈衍之弟子,文采出众,任南京政府要职,可惜父子二人皆认贼作父当了倭人奸细,由此见先生对汉奸深恶痛绝。然先生终为精神和情感世界都极为丰富和深邃之诗人,深知对人之评价,有时盖棺尚不能论定,民族气节和对历史之认识为两码事,认识历史有时比舍身取义犹难。
010) 唐宋优劣之争,其滥觞于六一居士乎?观其《梅圣俞墓志铭》中赞圣俞“非如唐诸子号诗人者,僻固而狭陋也”,实已开启唐宋诗优劣之争端。较之唐诗,宋人作品之题材更为广泛、手法更为多样,钱钟书《谈艺录》:“唐诗、宋诗,亦非仅朝代之别,乃体味性分之殊。唐诗多以丰神情韵擅长,宋诗多以筋骨思理见胜”。可见先生对唐宋是两许的。石遗老人论诗以兼师唐宋为宗,首倡“三元说”:“余谓诗莫盛于三元:上元,开元(唐玄宗年号);中元,元和(唐宪宗年号);下元,元祐(宋哲宗年号)《石遗室诗话》。石遗老人创“三元说”以泯唐宋之界,实是为宋诗争地位尔。以余之见,只是有宋一代,词之成就高于诗,故将诗之地位压下一等,非若唐朝专以诗雄也,宋诗自有佳处。
011)诗有“文人之诗、儒者之诗、学人之诗”。“文人之诗 ”说 起于宋人以文为诗之风格。刘辰翁曰:“文人之诗,诗犹文也”。“儒者之诗”最早为明人提出,此当与宋明之际理学兴盛有关。孙承恩《书朱文公感兴诗后》云:“诗自三百篇后有儒者诗人之分,儒者之诗主于明理;诗人之诗专于情”。“学者之诗”起于南宋,元盛如梓曾言:“有以诗集呈南轩(栻 )先生,先生曰:诗人之诗也,可惜不耐咀嚼。或问其故,曰:非学者之诗,学者诗读著似质,却有无限滋味,涵咏愈久,愈觉深长”。南轩之“耐咀嚼”实指诗当具令人回味之意蕴。
012)小谢“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为历代诗家所赏,王介甫谓其如有神助,其妙意不可以言传。《石林诗话》曰:“世多不解此语为工,此语之工,正在无所用意,猝然于景相遇,借以成章,不假绳削”。渔阳曰:“明月照积雪是佳境非佳句;池塘生春草是佳句非佳境”。由此可见,诗当以天真自然为妙。
|
-
3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