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文学 三味书屋 我的茶道
查看: 1859|回复: 1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的茶道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10-5-11 13:3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本帖最后由 淡淡一片云 于 2010-5-11 20:15 编辑

我的茶道




    中国的茶事,据说肇始于先秦两汉,发源地是蜀道高危的天府之国四川。主证是顾炎武先生曾著文曰:“自秦人取蜀而后,始有茗饮之事”。佐证是诗仙李太白有一篇《蜀道难》:“蚕丛与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蜀国源远流长,山青水秀,物阜民丰,闭塞太平,君君臣臣、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是有条件在春暇秋闲,围一口红泥炭炉,捧一盏暖手清茶,话说巴山鬼魅、蜀道灵异、天工开物的。
   说茶不能不说茶圣陆羽,一部《茶经》,造就了古今中外第一饮品。
     陆羽本乃一名弃婴,幼时为唐代名僧笼盖寺积公大师。积公喜其聪颖,对其亦子亦徒一般管束教诲,晨昏说佛,晦明谈禅,并按其“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的训育法则,令其端汤奉水、扫尘冲厕、负瓦起屋、饲牛放马,从威从严,一丝不苟,寄望其“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殊不料,对这师意,这懵懂少年愣是不能领悟、不能体会、不能配合、不能忍受,后来反日甚一日地厌倦、讨厌和反叛了起来,终于于十一、二岁上孤身一人逃离了寺院,投到一个戏班子里学起了唱曲演戏。陆羽口吃,却很有表演和创作天赋,经常扮演戏中滑稽角色,插科打诨,无所不能,有时还即兴添加精彩台词、怪相鬼脸,常搏得士人百姓乐颠乐颠、满堂喝采。
    此时的陆羽,是一个叛逆的孩子,也是一个率性的孩子、开心的孩子。
    也许一切都是天意,某一次跑码头演戏,厢座里面竟坐着一位大人物——竟陵太守李齐物。这李太守观赏了陆羽的表演,竟是百般爱怜,千般赏识,万般喜欢,于是,就延揽府中,等闲拨冗,亲授其辞章诗文,并引之结织了一大帮子嗜诗、嗜酒又嗜茶的文人骚客。于是,就印证了“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的千古佳话。
    陆羽一生结缘释儒,也善百杯浊酒千行诗章,却偏爱壶中翠叶碧水。
    或许,陆羽也算得是时世当中的一个异类了。初唐的时候,朝堂乡野,人人以礼佛、学儒为济国经世大业,他却叛道离经,弃正附邪,顶风逆行,一头扎入了当年被时人目之为细枝末节的茶事之中,登千座山、涉万条水、宿荒野冢、穿褴褛衣,百折不回、如痴如醉、乐在其中。我都可以想见,这陆羽,当日一定曾引来无数的奚落、责难、讥笑和唾骂。
    或者,这世间事,正正反反皆深蕴着玄密奥妙;或者,陆羽就是因了这异类的活法,反倒成就了这一个“超凡入圣”的传奇。
    世间少一位青灯黄卷、吃斋打坐高僧不少,多一个子乎者也、指引世道的鸿儒不多。倘若没有了一个茶圣,怕终究会是一件莫大的憾事呢。
    陆羽的《茶经》,起初只在落魄文人、得意士大夫、医卜僧道之间传抄翻阅,渐渐地,茶就与传道、悟道勾联了起来,与人的品位、地位勾联了起来,于是,慢慢地,茶就演化成了一种社会风尚,演化成了一种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赋税之源,演化成了一种博大精深的文化,演化成了人类第一饮品。到了后来,陆羽本人也被神化,那些茶叶贸易商人,几乎没有一个不在商栈、仓廪供上茶圣偶像的。据说,凡供奉陆羽神像的,无不“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滚滚达三江”。
    一些神奇的事,就是这样神奇。

   夫异类的事情,招人非议诟病,“是”斥之为“非”,“美”毁之为“丑”,“善”损之为“恶”,合情合理也,古今如此也。
    异类们违悖时尚潮流、正统观念、一般大众共同的价值取向,往往需要莫大的勇气和莫大的傻气。俗话说:“傻人自有傻福”,极是有理哩。
    想当今官场,官满为患,倘是一个清正汉子,又何必削尖脑袋、弄智装假、依权傍势、奴颜卑膝、费尽心机去谋一个俸多事少的职位?
    我思古观今,作如是悟。毁誉任由别人评说去,我只管走自己的路。诸事对得起天理良心、先祖后辈便是了。有一句老话说得好:“老实人,人亏天不亏。”

    由陆羽的故事,我也联想到了我的外祖家的前代先贤徐霞客先生的事迹,当年,徐霞客先生非但没有“贤达”、“高士”、“地理学家”、“旅行家”等等的高评,反而落有“超级浪荡子”、“顶级不孝子”的恶名,试想,他一不孜孜于科考功名,二不效仿孔圣人开馆授业,三二不躬耕于田垄、奔波于商海,四不居家守业侍奉慈亲,终年游荡在外、耗损家财,岂不落人不屑与唾骂?与陆羽相比,徐霞客更是一个出格得没边没沿的另类。



     研读中国历史,我以为:茶叶、丝绸、瓷器和中医,乃古代中国四大国粹宝货,更可以上升为另一说的“中国四大发明”。
    我之所以将“茶”排列于首位,皆因为,茶和茶文化对亚洲文明、世界文明产生了至广至深的优良影响。
    一直以来,人们只要一提起“中国古代文明”,就往往列举出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与火药“四大发明”。这没错,这当然是古代中国人的骄傲,然而,这一个“四大发明”的说法,却并不是由中国人自己圈定,而是由西方人依据他们的价值观念所甄选(“四大发明”之说最早见于英国哲学家培根的《新工具》一书)。西方文化的基石是海洋文化、殖民文化,指南针能明辨航向、火药能快捷杀戮、书信能报送敌情、书籍能树碑立传,这四样物事,对于他们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如果没有了这四样物事,他们何以能够顺利地推行掠夺全球、殖民世界的霸权政策?对这四样物事,西方人自然会推崇到无以复加的程度。
    中国人用指南针勘风水、用书信传情谊、用书籍事教化、用火药做烟花。在中国古代的老百姓看来,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与火药,不过是日常生活中的一种点缀而已,次要到可以可有可无。而茶叶、丝绸、瓷器和中医呢,却与他们生命中的每一天都息息相关。茶叶、丝绸、瓷器和中医,在数个世纪的漫长岁月里,极大地提升了人们的生活品质。

    想:那一条穿越滇、川、藏无数峻岭绝壁、急流险滩的茶马古道,至今犹引人怀思绵绵。
听:大不列颠、波斯、印度、瑞典、以色列、斯里来卡,许多国家的商人因经营茶叶生意,积攒了可以敌国的雄厚财富。
    看:今日的印度和斯里兰卡,已经变成了世界上最大的茶叶输出国。印度毗邻西藏,位于茶马古道的延伸线上,当年集结了不可数计的大大小小的茶叶贸易商;斯里来卡,印度洋上的一个弹丸岛国,当年是停泊装满茶叶的各色帆船天赐港湾。当年的英国人偷盗了中国人的茶种,植播于这两个殖民地上,于是,今天的印度和斯里来卡,由茶叶的驿站演化成了茶叶的最大原产地,取代了中国茶一统天下的地位。

    说着旧时的茶叶贸易,也就忆及了发生在中国大地上的鸦片战争和发生在美国大地上的独立战争:

    鸦片战争,与其说是鸦片战争,倒不如说是“茶叶战争”。
    自从1606年荷兰人首次将中国茶销到欧洲,未几,中国茶就迷倒了那帮金发碧眼的欧洲人。一时间,茶叶奇货可居,茶价扶摇直上。到了18-19世纪,茶叶竟越过瓷器与丝绸,变成了中国与欧洲之间贸易的最最核心的商品。单以英国东印度来例,1765至1794年的30年中,他们经销的中国茶叶,占到了公司全部进口贸易额的七成半以上,到了19世纪,这比重突破了90%,茶叶几乎成了这家公司的唯一的进口商品。
是时,欧洲地界几乎没一样实用的好东东能够卖给中国人,没办法,他们只好用白银来交换茶叶。1637年英船首航广州港,就装载了62000枚西班牙银洋。据测算,在1700至1840年间,从欧洲和美国运往中国的白银有17000万两之巨。
    茶叶月月长天天摘,银元取之有尽用之会竭。英国人因为大量进口茶叶,造成了巨额的国库空虚。
怎么办?无良的东印度公司——这一家英政府控股的超级公司,竟然想到了食之能让人上瘾、能致人病弱的超级毒物——鸦片,他们置基本的伦理道义于不顾,专门成立了鸦片事务局,通过大量组织毒品输华,换取进口中国茶叶所需支付的银两。据统计,1790至1838年,英国人通过印度计输入中国鸦片442676箱,折合白银23904两。
    鸦片战争的火药由是埋下。
   “鸦片战争”与“茶叶战争”,是一枚硬币的正面与反面。这枚硬币的图案,一面是善良文明,另一面是丑恶野蛮。

    许多人都知晓美国的独立战争,却鲜有人知道独立战争是肇始于爆发于波士顿的倾茶事件:1773年,英国殖民当局强势开征茶叶税,引起了原住民与底层外来民的强烈不满,成千的民众爬上了东印度公司的货船,愤怒地将342箱茶叶倾入了大海波浪,于是英国当局派兵镇压,于是,拉开了独立战争的导火索,三年后,英国人投降,美国诞生。

    以上这些,是我闲常岁月里读闲书读来的知识。
    我想,我们品茶,或者也当品品与茶相关的一些历史。



    少年时代,囿于家庭出身,囿于没有历史典籍可读,也囿于生活半径不超过三华里,我一直以为,茶叶并不是劳动大众的饮品,它专属于有闲阶级、剥削阶级或者世外高人。理由是,我家和我家的亲友、邻居,几乎没有一个有饮茶的嗜好,即便杨福根当着小学校里的民办老师,也是极难得看见他饮茶。印象当中,在周围认识与半认识的人里面,只有新庄那个从上海押解回乡监督劳动的右派分子刘佳元、闸上那个还了俗又娶了老地主的小老婆的和尚丁秃秃、三房庄和石池里的几个老地主、臭富农,会隔三岔五地穿过浓淡晨雾一早赶去镇上的茶馆店听书喝茶。

     我娘那时说:“穷人喝茶,世世穷酸;富人喝茶,也要算算。牛吃稻柴鸭吃谷,各人各命,各人各修自己的福。”我爹那时说:“有钱的孵茶庄,没钱的蹲粪缸,不一样的人,不一样地活。”

    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油、盐、酱、醋、柴、米、茶,一样也不能少。”所以,究其实,在日常生活里,无论是衣衫褴褛一身臭汗的劳动大众,还是鲜衣怒马举止风雅的有闲阶层,每一个人,一概都离不开这一个“茶”字。所不同的是,劳动大众平素极少用茶叶沏茶,而是多以饭蜍(饭蜍:吴语,即锅巴。我不知道“蜍”字用得当不当,想来锅巴状如蟾蜍皮肤,当用此字)、炒麦、蔷薇、茉莉、野菊代之,或者干脆以热开水、冷开水、生井水、生泉水、生河水代之,偶尔用一两次所谓的茶叶,其实也只是劣中之劣的茶末、茶梗,所谓粗茶淡饭是也。
    阶级不同,生活形态、生活习惯也就不同,这是一条亘古不变的铁律。至于说生活质量孰高孰低,各人各看,见仁见智,不可一言以蔽之,大鱼大肉未必开心,吃糠咽菜未必悲哀。
我们十一、二岁的时候,在农忙季节,学校里面是要放忙假的。忙假期间,我们拼命去生产队里挣工分,从拾麦穗、拾稻穗、看谷场(主要是赶鸡鸭、赶麻雀)开始,随着年岁和力气的增长,逐渐的翻新“工种”,直到干所有的农活,工分值则由小学三年级时的一折半涨到高中毕业时的七折半、八折半。那时候,一俟队长发令“歇一歇”,大伙就奔向沟渠或河埠,伸手入水,大把舀吃,夏日里更除尽衣衫,纵跃下去,“咕嘟咕嘟”喝一个痛快,亦谓之“喝茶”。现在回忆这一景象,仿佛依然有一种淋漓尽致的痛快劲在身体里面涌动。
    旧时乡间的饭蜍茶、大麦茶,若煮得够精致的话,在其色泽、口味和功效上,其实并不输于任何一种名茶。饭蜍茶的原料,最好要用上好的粗砻籼米,若掺入一小把粳米和糯米则更佳。将这些米仔细地在清澈的河水里淘洗干净了,在星月灿灿的场院中露一个夜晚,第二天日上三竿时,倒入一口大号的、刮尽了锅底灰的生铁锅里,加半指高的生水煮。柴要用桑树的根,或者松柏的枝,火要不明不暗的小火,如是,慢煮慢煨一到两个时辰,直到听见锅中“刮喇喇”的作响,就掩灭了火,停半袋烟的功夫,再拨旺火,续少许柴,再听“刮喇喇”的声音,然后,焖上来回二十到三十步的时间,然后,速速揭去锅盖,刮尽饭粒,揉碎饭蜍,在余烬之火中翻炒九、十下,倾入足量的、才烧开的、翻滚着的开水,便大功告成。相对于饭蜍茶,大麦茶的制作方法要简单得多,要领有四:一是要冷锅时就下麦、二是要用急火、三是要快速翻炒、四是麦粒要炒到三分焦。这样煮做出来的饭蜍茶、大麦茶,汤色金黄,焦香扑鼻,口味醇正,可以在大热的暑日里存放三天,饮之,生津健脾,通体舒爽,既益解渴,又助长力,真正是“愈饮愈美,九碗不放”。在我的故乡,饭蜍茶还是包治中暑厌食、婴儿奶痨的良药,大麦茶加入冰糖后,也常常用于肺热高烧的辅助治疗。
     1987年3月,我调来了常熟,年底,迁入了新居,一日,知大哥、二哥要运送一些家具来虞,我就特意去茶行选购了三两上好的明前春茶,他们饮了,连呼“茶味寡淡,解不得渴,远不如咱自家土制的饭蜍茶、大麦茶,也比不上蔷薇花茶好喝。”


    说到“蔷薇”一词,就勾起了我儿时的一段往事。
    在家里,我是老来子,我四岁的时候,大姐姐就出嫁到了一个叫做白荡桥的村子,我五岁时,外甥女就呱呱落地。那时候,乡下人家降生了婴儿,特别是头胎,必要举办名之为“三朝酒”的庆生活动。“三朝酒”的主宾,是产妇的娘家人,次宾,是其他亲戚和村中乡邻,来宾的贺礼,除了少量的毛线、布料,绝大多数是核桃红枣、糕饼吃食。这些核桃红枣、糕饼吃食,极大地诱惑和吸引了我。我尝到了甜头,就乐不思蜀,就成天盼望着姐姐再生、再生,后来,姐姐果然又先后怀了两个外甥,我也就经年住在姐姐的家里。姐姐家的门前,就是张家港河,岸边一长溜的,尽是栽种与野生的蔷薇。四月天,和风送熙,蔷薇花开,河埠竖起一堵花墙。灿烂阳光下,青嫩的芦秆、波动的荇草、远行的航船、参差的白帆,还有这飘摇的花朵,全都笼罩在瓦蓝瓦蓝的天幕下,美不胜收。五月花谢,风平浪静的日子,飘落的花瓣就在水面铺开一层,联成望不见首尾的一线,随着水波儿轻轻荡漾。姐姐说,洁白的是野花,特香,可以用白糖腌制成花蜜,可以在八月中秋下“团圆”来吃;粉色的是家花,特美,可以摘来插入姑娘的鬓间,可以晒干了泡成茶水来喝。每年,姐姐总要采摘好几蚕匾蔷薇花,用来腌制花蜜、制作花茶。我比较爱吃蔷薇圆子,比较不喜欢蔷薇花茶。
    在那蔷薇花丛靠近水栈的地方,还长着一株粗壮矮小、枝干蟠蟠结结、老也成不了材的怪树。蔷薇花刚刚凋谢殆尽,这怪树就接着开花,开的是一串串、一簇簇的细碎白花。在这怪树开花的季节,姐姐总要八遍、九遍地嘱咐我,那树是西头老姚公公的宝贝,千万千万别去摘那枝上的叶、叶间的花,若你调皮不听,让老姚公公打断了腿也帮不了你。后来,我知道这怪树原来就是茶树。老姚公公喜欢下象棋,我姐夫也喜欢,他俩没事就常常头碰头凑在一起喊吃、喊杀,有时,我就跟着姐夫一起去。老姚公公非常喜欢小孩子,我一去,他总要翻箱倒柜寻出一些好吃的东西来哄我。有一次,我嚷着“口干、口干!”要吃茶,他就将手中那一只看上去很肮脏的搪瓷杯子递了过来,我“古咚”一大口下去,又“苦也”一声全盘归还了他,还到了他的土布衣衫上面,笑得他白胡子差点就翘到了屋顶。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饮用真正的茶,所以,在我幼小的心田里,一直记着“茶是药一样苦的东西”,一直想着老姚公公为什么那样喜欢喝茶这一个问题。
    今年的大年初一,我与姐夫、姐姐都去了在江阴城里的大外甥家,说起小时候关于我的种种趣事,我说:“姐呀,小弟小时候,姐是半个娘啊。”姐姐一边说着“那时候穷,没有很好地照顾好小弟”,一边笑得非常青春。



    前几年,“与时俱进”一词成了流行词汇,其实,即便从没有人创造这个词汇,每个人、每个事物也都是在与时俱进,比如 GDP,增长速度快得拐翻,再比如,当初的我,是“指茶为药”,现在的我,是“须臾不可无茶。”呵呵,事实上,饮茶的起源就在吃药。当然,反面理解之,也有一批现象、一批人是在与时俱退,比如,环境质量、世道人心滑坡得激滚,再比如,我已锐气尽消,只躲藏在诸如此类的游戏笔墨里强充愤青。
    如今,我是独坐亦茶、来客亦茶。一杯茶、一支烟、一杆笔,一本书,差不多构成了我全部的生活乐趣。
     书本上说,饮茶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最经典的说法是“一人得神、二人得趣、三人得味。”曾经有人问唐代名僧赵州和尚,什么是“禅?”和尚不答,只管唤人沏茶来,意思是喝茶就能修禅心,解禅意。还有一个意味深长的古对:“醉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 周作人云:一盏茶,可抵“十年尘梦。” 一盏茶,蕴含了人生在世“忙里偷闲,以苦为乐”的哲理。

     我一个俗夫,对这些,不甚理解。我以为,饮茶与抽烟是一样的。
    我之“钟爱”于饮茶,想饮上品好茶,一是为了润喉,二是因为习惯,三是满足一下虚荣——能够常年饮好茶,意味着生活质量不错,或者意味着有权有势。所以,即便喝得胆有结石、肾有结石,也视死如归,照喝不误。
    又到明前白茶上市季节,有谁知道市价几千?
    明前白茶是舍不得买的,对我来说,问价毫无意义。
       又想起“茶马古道”之“茶马”两字,“茶马”两字确切无误地告诉后人,那时的茶,主要是用来换马的,一般人享受不起。现在的明前白茶,谁来创造一个专用词汇,去确切无误地告诉我们的后人,主要买来做什么?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沙发
发表于 2010-5-11 14:00 |只看该作者
先生对茶,得之三味了!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0-5-11 14:12 |只看该作者
呵,胡吹神侃,肆意涂抹,天马行空,出神入化.
草此文前,先看了一位朋友表现狂草艺术,我说,也学你的样子,来弄一篇文字试试.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0-5-11 14:13 |只看该作者
不知怎么弄,字号弄不大.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0-5-11 14:28 |只看该作者
我买宜兴泥壶时,人家说:人生须有七把壶,有趣呀,不仅养壶,还养茶宠,最重要是养心。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0-5-11 14:51 |只看该作者
我的茶道



    中国的茶事,据说肇始于先秦两汉,发源地是蜀道高危的天府之国四川。主证是顾炎武先生曾著文曰:“自秦人取蜀而后,始有茗饮之事”。佐证是诗仙李太白有一篇《蜀道难》:“蚕丛与鱼凫,开国何 ...
西歧 发表于 2010-5-11 13:36

  西歧先生的字,一向是引经据典,洋洋洒洒。这篇也不例外。学习了!我喜欢喝茶,对茶倒没有什么研究。前二年去云南旅游,被导游呼悠得找不到北,买了不少普洱。可是饮之又品不来那种发酵茶的味道,只好束之高阁。总的来说,还是喜欢绿茶的。:P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0-5-11 14:55 |只看该作者
真有品位 我只会倒茶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0-5-11 15:18 |只看该作者
我有很多朋友喜欢茶艺。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0-5-11 15:20 |只看该作者
真有品位 我只会倒茶
暖春 发表于 2010-5-11 14:55

  暖春,你乐死我了,不带这样的啊,你讲了一个好听的笑话,你又不笑。。。。。。:lol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0-5-11 20:13 |只看该作者
于是,慢慢地,茶就演化成了一种社会风尚,演化成了一种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赋税之源,演化成了一种博大精深的文化,演化成了人类第一饮品。
——————————————————————————
先生对茶,得之三味了!,呵呵,霜青说出了我的感慨。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0-5-11 20:14 |只看该作者
不知怎么弄,字号弄不大.
————————————————
现在这个字体看着蛮公整清丽的。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0-5-11 20:17 |只看该作者
先生的文字总是容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人文的深度与厚度,让人叹服。:P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0-5-12 16:12 |只看该作者
冷笑话 啊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0-5-12 16:48 |只看该作者
谢谢,学习了~~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0-5-12 18:40 |只看该作者
金坛雀舌,黄山毛峰,西湖龙井、碧潭飘雪,还有铁观音
这让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
赵州说:吃茶去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1-5-6 15:37 |只看该作者
抽空读了篇好字,顶上来!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1-5-6 20:39 |只看该作者
一篇好文,需收藏慢慢细品,若茶~~~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1-6-4 04:49 |只看该作者
搜索西岐先生的帖子才知道,你最近有不少新作在散文版。

“或者,这世间事,正正反反皆深蕴着玄密奥妙;或者,陆羽就是因了这异类的活法,反倒成就了这一个“超凡入圣”的传奇。
    世间少一位青灯黄卷、吃斋打坐的高僧不少,多一个子乎者也、指引世道的鸿儒不多。倘若没有了一个茶圣,怕终究会是一件莫大的憾事呢。”

    于“茶道"中感悟人间正道。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1-6-4 22:58 |只看该作者
问候楼主

有时间切磋一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