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淡淡一片云 于 2010-6-24 20:36 编辑
“网上”谁寄锦书来
我喜欢新浪博客上的评论、纸条和留言。当然,偶尔也会有令人不快的信息出现,无非是商业广告或黄色广告,但是这样的信息极少。大多数信息是良性的、友好的、积极向上的。
我每天打开电脑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登录新浪博客,逐一去看上面提到的这些信息,看完了,感觉博客很大,世界很小,有一种被融入的归属感。最令我欣慰的一条留言是一位记者朋友写的:“姐,你的影评写得真好,距离恰当,味道十足。”不是我过分自恋,夸我的人也不少了,但是,她一直是我心目中第一流的写手,她的为人也是率真爽直不肯恭维人的,因此,她的肯定我看得很重。最令我感动的一条评论是:“姐,从文字中看,最近你心情好些了。”她是小心翼翼地说这些话的,但是,她洞悉了我,她为我的情绪好转而高兴,她是真正关爱我的朋友。
我是2007年开博的,我的博客是实名制。开博的主要意图是倾诉,因为这一年我考上了研究生。
考前我封闭了信息,我已经考过三次了,考来考去,考到了四十岁,这一次想低调进行。不是怕人嘲笑,而是听不惯人们所说的那些“奉劝”,我不懂我考研跟别人到底有啥冲突。一味地埋头复习,居然考上了,原来在我落榜时安慰我的人也说一些冷嘲热讽的话,我顿时处于一种无比孤独的境地。
在这种情况下我开了博。
我本是一个网盲,上网是笨手笨脚的,因此,注册,再注册,丢密码,再丢密码,折腾了几次,博客才在新浪上稳当住了。稳当是稳当了,写完博文没人看。最初有一个人无意中闯入,让我去看他博客上的神秘照片,据说很像外星人留下的痕迹,我看了,觉得趣味横生,就读他的博文,都是边疆风光,图文并茂,挺好的。从他的博客上,我发现了别的博客,也发现一些优秀的博客圈,于是,我就有十几个地方可以浏览了。有礼貌的博友全都回访了,并且留言。
最初这些朋友对我的评价是:博文虽朴实,却很真诚。我是在倾诉,将自幼失学、坚持写作的坎坷经历化成一些平淡无奇的文字。
后来有人提出,一个普通人写博客太张扬了,我就暂时停了博客。当我再次进入博客时,惦念我的博友就比较多了,而且我加入的博客圈达到了极限,我的视野比以前开阔多了,大学老师的博客、纯文学博客和户外运动博客成了我主要的圈中好友。
博客是虚拟的,我没有写谎言,我没有用假名,我没有跟任何网友玩暧昧,我只是不停地写,渐渐地,我不仅仅是倾诉了,我开始写旧体诗、新体诗、散文、小说,这样就有博友开始向我约稿,我的网上文字逐渐走上纸媒。
既然是网络,就会有不同的声音。有些声音用匿名形式说着熟识者的话,比如有人说在博客中说:你是一个童心未泯的老女人。这语气,分明就是一张名片,我马上想到她的样子。我将这句话当成是夸奖,衰老是大势所趋,一代一代的人类谁也逃不掉,因此,我不怕人嘲笑我是老女人,至于“童心未泯”这个词汇,难道不是对我最恰当的夸奖吗?再比如有人在博客中说我:你的怪癖阻碍了你发展的道路。这话也出自熟人,而且我权且将它当作是善意的劝告好了,他提醒我发现自己的怪癖并尽量去改正,努力做一个完善的人,至于发展与否,那是尽人事听天命的事,生命个体不必在意。
匆匆网事,风雨三年,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我用博客记录了我个人生活的轨迹,同时,作为时代列车的一张旧底片,也许会给未来的社会学者、人类学家或文学发烧友带去一段无比鲜活、无比真实、无比深厚的原生态历史记忆。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545ee80100ccs9.html?retcode=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