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时事 六星杂谈 杜工部几曾替“酒”当过形象代言人?
查看: 2485|回复: 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杜工部几曾替“酒”当过形象代言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10-6-27 00:4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本帖最后由 高原红4344 于 2010-6-27 00:57 编辑

(一 )从西汉古酒说起

  今人看来,酒文化的篇章中,最重要的还是要写点酒的身世或历史,而喝酒中的猜拳行令或民风习俗,倒是还在其次。因为任何事物总得搞清楚其来龙去脉。比如说到孩子,那孩子总得有个“妈”吧!假如有人死不认帐,死活说不出其妈是何?那么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会让人云里雾里,甚而还会闹出点麻烦或笑话来。更甚者,惹出一场官司也未必没有。忽一日,那些见诸天日的26公斤西汉佳酿,挂上了互联网。随后既有考古学家精心断代,又有品酒师亲口一尝,还有装酒的青铜锺和现场的媒体照片热热闹闹作旁证,于是,贴上标签的西汉古酒,便成了有凭有据的文物。如此看,那样的东西,在光天化日下就经得住盘问。当然,那26公斤西汉古酒对中华酒文化的贡献,至少在西汉那一页就翔实多了。 

    酒那东西从古说到今,也从古喝到今,也没听见过谁说累了,谁喝累了,倒是有不少人喝醉了,只是醒来后,前仆后继,又照喝不误。且同时,撞见一个关于酒的话题,也照说不穷。周末闲来,便想找点话题嚼嚼,上面所说到的那26公斤西汉古酒的事,是一条来自《新闻周报》的旧闻了。那酒到底是不是真货?到底有否人临幸了那千载难逢之一刻而亲口去品尝了那换了人间的西汉古酒?消息没有辜负我,准确地说,消息没有辜负源远流长的中华酒文化。

  话说西安酒厂高级品酒师仇新印先生,那一日,于八方媒体的注目之中,十分郑重地用玻璃杯取了40毫升的酒液,第一个幸运地品尝到了埋藏在地底下二千余载的西汉古酒。猛然一听,还有点吓人,死人作的酒,活人如何敢喝?消息还说,那饮酒的场面壮观得不得了!千头攒动,万人仰慕。捧着装置着古酒的青铜锺,望着呈翠绿色、清亮半透明的西汉佳酿,闻着来自2000多年前仍在四溢的酒香,品酒专家仇新印眯着两眼喜醉了。这位一辈子持杯把盏品酒道的专家,激动不已地说:“这便是酒!这就是汉代常见的粮食酒!”这是一条几让国人兴奋和激动的消息,西汉古酒,无论如何称得上是国宝!

    是国宝就值得厚爱,就值得珍藏,那每一个“酒分子”国家都是要“数数”的!据说,滴滴金贵之26公斤西汉古酒已经易装封闭包藏,贴上国宝标签打点入库了。还据说,从此西汉古酒中析出了十几种奇特之尚未被破译的物质,这又给文物考古界和相关研究机构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你说,此乃名副其实的酒文化乎?但我同时又突生一念,不定哪日从地底下取出一碗2000多年前的“热干面”,且假设其色香味俱全,又品质保鲜,不知有否哪位“面点师”享受此等亲口一尝的殊荣?如果这人不能诞生,那就证明了酒那东西还真是个东西!酒的身上还确实有点文化!话说回来,那封存了20多个世纪的玉液琼浆,真要是让我抿上一口,我还着实有点害怕。倘能闻闻似是可以,只可惜,那色泽翠绿,沁人心脾之货真价实的陈年老酒,我辈是无缘闻到一息悠悠醇香了。


(二 )杜甫替酒当过代言人?

  看来,那26公斤西汉“古酒”还确实是真货!是真货,当然就会有人识货,并品出其中正儿八经的酒味来。这也算那西汉古酒生逢其时?大凡酒遇盛世,身价便会倍增,何况是埋了2000多年留下来的东西,实在堪称国宝!当然,也不能总是指望从地底下挖出小坛子大锺装的酒来,那样的日子、那样的事情可遇而不可求。西汉古酒得以重见天日,又是如何的偶然!

    考证酒的成因及其历史的方法,除了实物,也有其他,如用诗词、文物相互印证,便是史学上常见的考证方法之一。君不知,“五粮液”的前身“重碧春”酒,即是四川古戎州(今宜宾)的宝贝儿,其号称有一千多年历史,而戎州城的地底下又从不见一只酒瓶子、酒罐儿冒出来,那当然就要质疑,“重碧春”的“妈”到底是哪儿人氏?如今年庚几何?幸好从故纸堆中读出了杜甫昔日所写的“重碧拈春酒,轻红擘荔枝。”的诗句。

    原来唐永泰元年(公元765年)5月,杜甫顺岷江一叶扁舟离开成都东下,于5月间到达戎州。戎州刺史在城边东楼(今水东门)设宴,置戎州佳酿“重碧春”酒为杜圣接风。不曾料想戎州城有如此味美之佳酿,顿使遍尝天下美酒的杜甫叹为“胜绝”,杜甫一喝三叹,竞手不释杯,酒兴之至,情致翩然。杜甫诗兴一时袭来,挥毫泼墨,为“重碧春”酒写下了被后世视为金字招牌的千古绝赞“东楼诗”:

胜绝惊身老,情忘发兴奇,
座从歌伎密,乐任主人为。
重碧拈春酒,轻红擘荔枝,
楼高欲愁思,横笛未休吹。


  在如今吃古人、喝古人,也绞尽脑汁和古人套近乎的世道里,古文化便成为了一棵无比巨大的摇钱树,更何况杜甫的这40个字的“酒话”,把“重碧春”酒的枝儿叶儿吟得有鼻子有眼,成了“重碧春”酒颠扑不破的文字实证。杜甫大人当然做梦也没有料到,自己竟然成了替戎州人的酒文化鸣锣开道的史上第一人!也或由此,“五粮液”便从“重碧春”的身世中也扯上了若干金光四射的渊源,从而让“五粮液”的金身在神州愈发大放光彩。

  “五粮液”也好,“重碧春”也好,它们都托了杜工部的福,只是杜甫绝不是何吹鼓手,你想,堂堂诗圣,1000多年前的杜大人,为当初并非朝廷贡酒的“重碧春”,总不会去当何“代言人”或“形象大使”之类的吹鼓手角色吧?这样,“重碧春”的身世就从杜甫的诗中找到了说法,“重碧春”的招牌就站住了脚。而不打紧,“重碧春”的身世和“重碧春”的招牌,在杜甫不经意的酒后绝句中,一路让世人景仰了一千多年。至于如今的“重碧春”是否冒牌货、克隆货,那也诋毁不了“重碧春”有名有姓的历史,其慢慢成为了戎州城的佳酿而流传至今,再加上女大十八变,且“重碧春”又何止于十八变?从出身厚重的“重碧春”到芳名天下的“五粮液”,那也是戎州人得天独厚的福气。

    然而,武昌城里的“黄鹤楼”酒,恐怕就沾不了古人一丝一毫的光。当年不少江夏名士于“黄鹤楼”“游必于是,宴必于是”,但“黄鹤楼”也只是天下名士吟诗作赋的去处而已,无论崔颢笔下的“黄鹤楼”是如何的成为了千古绝唱,惟那其中闻不到一丁点酒的味儿,也找不到一丁点酒的影儿,因此“黄鹤楼”酒的牌子,充其量挂的只是一个带有浓郁地域性的文化商标而已,其杜撰的酒招牌与“黄鹤楼”之酒文化丝毫扯不上干系,其本质上卖就是一个路人皆知的大路货。当然,“黄鹤楼”酒所代表的酒文化,则无论如何,也写不出“崔颢题诗,李白搁笔”之那般的历史佳话来。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沙发
发表于 2010-6-27 20:04 |只看该作者
我对酒不懂,但我会默默地“欣赏”!:lol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0-6-27 21:41 |只看该作者
我对酒不懂,但我会默默地“欣赏”!:lol
江中牡丹 发表于 2010-6-27 20:04
可以理解成你是在人云我云?不过,用“和弦”做成的铃声,也煞是好听的。;P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0-6-28 18:52 |只看该作者
又一篇酒论,看样子,先生是好这一口的人咯?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0-6-28 18:53 |只看该作者
喝酒,品酒,论酒。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0-6-28 19:56 |只看该作者
用“和弦”做成的铃声,也煞是好听的。
~~~~~~~
哈哈,啥意思啊?我搞不懂!:lol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0-6-28 21:44 |只看该作者
又一篇酒论,看样子,先生是好这一口的人咯?
贤女娉婷 发表于 2010-6-28 18:52
看不见样子吧?不过可以合理推断.;P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0-6-28 21:51 |只看该作者
用“和弦”做成的铃声,也煞是好听的。
~~~~~~~
哈哈,啥意思啊?我搞不懂!:lol
江中牡丹 发表于 2010-6-28 19:56
同唱一首歌,包不包括祝酒歌呢?;P 要不然我再唱一曲或几曲?
喝两口酒,再唱几句歌,感觉尤好!:)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0-6-28 22:22 |只看该作者
你好, 高原!
看到了吧,征文出来了:lol,好朋友快快动笔 支持我!越多越好~:):handshaken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0-6-28 22:23 |只看该作者
那个铃声多好听啊,反正我喜欢听!:)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0-6-29 20:34 |只看该作者
晚上好朋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