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文君《青城山下逍遥翁》
文君是评别人的画,我又是来评她这“画评”,这就跟卞之琳的名句:你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有异曲同工之妙,好玩的很。
没有看文章前,单单看题目,就很喜欢,觉得透着一股子自在。待到看完文章,掩卷沉思,想那青城山,本就是道教名山,灵性早在,生活在那里的人,天长日久的肯定也受了熏陶,陶冶出了仙风道骨。
芭蕉,我没有实际见过,倒是在诗词歌赋里经常有,什么“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什么“此夜芭蕉雨,何人枕上闻。”等等好多,就是在国画里,也是经常见到,能入诗,能入画,想那芭蕉,也就不是俗物了吧,所以看到文君写画里的芭蕉写友人家里的芭蕉时,仿佛自己心里也被带出了一点妖异的感觉。
文君此文,从画入手,联想到与画相似的人物生活,由内及外,层层铺展,仿佛是将画上的人搬了下来,放到了活生生的现实里演绎了一遍。通篇通过细致的描写,为我们展示了青城山的多个层面,让人心向往之,恨不得也抛开红尘万丈,去那青城山里度过余生。能引起读者共鸣的,就应该是好的文章,能吸引住读者迫不及待往下读的,就更是好文章了。文君此篇,应该说是很成功的。
表扬完毕,现在开始拍砖:)
对文君评的这幅画,我有一点不同意见。文君认为这师徒是一大早起来,摆好棋谱煮好茶,等待那不曾约定也未曾相邀的友人前来。
我却觉得,这不是早晨而是午后,或者说下午、傍晚等等,总之,不是早晨,不是客人未来之时,为什么这么说呢?我的根据是就是画里那白发鹤颜的老头正面对棋盘沉思,棋盘上还残存了几子,这应该是一个残局,棋局终了,客人也告辞了,唯老翁仍在想刚刚的残棋,或许是在心里复盘,或许是在思索破解之法,故才全神贯注的笼袖沉思。至于那童儿,因为伺候大半天了,也早已倦怠了,虽小炉上的水早已开了,却缩在那里不爱动弹。
不过我这砖拍的其实多余,因为这幅画画的是早晨还是下午,根本不影响画的神韵,画里透出的那股子逍遥自在,已经被文君解析的飘飘出尘了。不过是逮不着其他缺点,只好就我的看法和文君唱个反调罢了,笑。
看看篇幅,不算少了,也学文君,来一个打住,打住,打油一首,作结吧。
泉水烹茶闲品味,
松坪对弈好听风。
莫道此中无真意,
青城山下逍遥翁。
附:文君 青城山下逍遥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