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人们已经不再单单重视躯体疾病,大量的心理问题同样得到人们的重视,人们对于心理问题越来越关注了. 心理问题,负性生活事件,人的性格和心理障碍之间有没有相关性?换句话说,精神障碍的发生,和哪些因素最具有相关性?
精神障碍的发生不是单一因素决定的,而是由许多因素交织在一起,突破了机体的防御能力而发病的。遗传素质和生活经历对发生精神疾病起着一定的作用。遗传因素有巨大的、独特的影响力,但是有致病因素的个体最终是否会发病,则取决于环境因素。
个人与社会或环境间不能适应,便会形成心理社会应激,即心理刺激和心理创伤。社会生活、人际关系、家庭、学校是人们精神生活的主要内容,也是心理刺激的主要来源。异性交往中的挫折和失败、暗恋、单相思、夫妻关系不稳定,这些情感色彩的应激因素最能剧烈震荡人们的心灵城堡,造成心理倾斜乃至崩溃!质言之,凡是能引起人们的损失感、威胁感、不安全感的应激及负性情绪,都容易致病。但也存在着对心理刺激承受能力的个体差异问题——同样的刺激可出现不同的心理反应,有的人发生疾病,有的人则不发生疾病。
个体在遗传的基础上加上环境因素的影响,容易发生某种疾病的倾向,即是精神疾病的素质。主要表现在病前的性格特征上。一般来说,沉默寡言、不爱交际、安静严肃、多疑敏感、心胸狭窄、过分自尊、胆怯怕羞、操守严谨的人表现为精神分裂症的易感素质。这种性格特征对心理刺激承受能力较小,心理抵抗力相对较为薄弱,心理结构稳定性较差,受刺激或挫折后易于出现精神异常。
遗传是精神病发病的重要风险因素。病人家族中精神分裂症的患病率较一般人高6倍,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的家族中,发生本病的几率约为一般人的8——20倍;且此风险因素中,血缘关系越近,发病几率越高。
家族精神病史、易感素质、病前有不良颅脑外伤史、围产期损伤史、冬季出生等构成了特质风险因素。生活事件、早年父母分离、家庭功能不良、教养环境差(爱的缺乏和过分溺爱)造成的依恋、依赖、人格发育和成熟受阻,构成了状态风险因素。男性一般起病较早。
山野散人写于养心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