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条系列(10)蘸水面
不敢吹大牛,小牛还是可以吹的,不是NBA的小牛,那个小牛太牛,我们惹不起。我是说在吃的方面可以夸夸口,不算一个美食家,也算一个美食客了。 穿行青藏高原,跨越白山黑水,留影天涯海角,走遍大江南北,各地的美味佳肴品尝了不少。一句话,也算见多识广了,可是在宝鸡吃蘸水面,还是闹出了笑话。 我对宝鸡很熟悉,宝鸡的小吃很多,尤其是面食。一次到宝鸡出差,中午走累了,进了一家面馆,看了食谱,大多吃过了,又看一遍,蘸水面,没吃过,那就来一碗吧。 片刻工夫,面来了,摆到桌上,除了一碗宽宽的白皮面,还有两碗佐料,一碗像卤,一碗是汁。我犹豫了一下,不知这碗清汁是干什么用的?不像面汤,面汤是白色的,它是红褐色的;不像茶水,茶水是清澈的,这绝对是汤汁!可我真不知道它是干什么用的? 我有一个朋友曾把吃鸡尾虾的洗手水当茶水喝掉了,至今都被人耻笑。我可不想犯他的错误。 我用筷子捞了捞,里面什么也没有;闻了一下,有股子香味。看看周边的食客,竟没一个人要蘸水面,想偷偷学习一下的机会都没有。我有些为难,又不能傻等着。当机立断,把卤倒在面碗里,拌了一下吃起来,待我吃完面,那碗汤汁也没敢动。等我后来问了当地人,才知道那面先要蘸了汤汁吃的。实属操作之误!忘了那面的名字——蘸水面! 现在陕西最有名的是杨凌蘸水面,我从网上查来一段介绍,一饱大家的眼福: 蘸水面何年何月何人创始,史料未曾记载,无从考证。但蘸水面确实是多年来杨凌、武功一带人最爱吃的面食。夏季,它汤汁可以放凉,新鲜蔬菜、多样佐料相随,是上好的防暑降温食品;冬季,它汤汁可以加热,鸡蛋、辣子油、姜蒜、蔬菜敷上,又是驱寒保暖的美味佳肴。老年人爱吃,小孩也喜欢吃;小伙子端起大碗吃不够,女士细嚼慢咽越吃越有味,越嚼越上瘾。吃后辣子把嘴染红一圈,唏溜唏溜地还说:“香,香,香!美,美,美!” 西北人爱吃的面食各有特色,但杨凌蘸水面概括起来只有20个字:“面白薄筋光,汤汪蒜辣香,汤面分盆装,越嚼越觉香。” “面白薄筋光”是对面的要求,蘸水面用的是上好的麦面,小偃六号麦面最为优秀。要达到薄筋光,和面揉面最为重要,因为再好的小伙子也难过揉面这一关。一天到晚揉面,胳膊肿胀是很正常的,这个活太费劲了。然后是在油渍渍的铁皮案上拌面,越拌越长,越拌越薄,越拌越筋,越拌越光。 “汤汪蒜辣香”,这就是说熬制的鲜汤要菜油多,汤内突出的就是油泼的生姜大蒜泥和油泼鲜红辣子,再加上鲜醋和炒熟的西红柿鸡蛋花。即使不吃面,就是品尝一口汤,也顿觉神清气爽,食欲大增,香味满腹。 “汤面分盆装,越嚼越觉香”,因为蘸水面汤和面分开盛,吃时把面用筷子拉到汤碗内,然后再入口,这样始终保持汤味浓郁,先后如一,要吃的面可多可少。因为汤内由可口的开胃佐料,即蒜泥、油泼辣子、粮食醋和鲜菜。 呵呵,俺也是吃一堑长一智,现在终于知道如何吃蘸水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