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知母 于 2011-5-13 00:24 编辑
寂静,还是寂静。 灯光昏黄,手边的书,孩子梦里的呓语,窗外喷泉的流水声,电脑屏幕的一片白光。 偶然读到了赵清阁,封面上的女子,端庄清秀,眼神清亮,微卷的短发,黑底白点的衣服,透着一种清冷。 名人的故事对普通人来说,都是用来八卦的,特别是名人的爱情。 淹没在滚滚红尘里的那些似是而非的名人绯闻,已经习惯被后人不断的解读,拼凑,猜测,放大,习惯被这个时代的红男绿女感同身受地一番唏嘘或羡慕。
。 赵清阁和老舍的一段隐情也许就是这样。 1938年,赵清阁主编文艺杂志《弹花》,邀请老舍写了头条专稿。后来老舍继续为《弹花》撰稿,并和赵清阁合作了剧本《虎啸》和《桃李春风》,两人交往密切,比邻而居。老舍割盲肠住院,赵清阁和另一同事曾经看护过他。 但赵清阁和老舍都是淡泊宁静之人,适时,老舍已有妻儿,两人的名字经常连在一起上了杂志,两人的合作,邻居关系经常被人揣测且想入非非,谣言四起。 1943年,老舍妻子胡絜青携三个孩子从北平赶至重庆,赵清阁避往北碚。本来坦然无私,光明磊落的赵清阁和被动细腻,不善结交异性的老舍再次给谣言提供了口实。 抗战胜利后,老舍和赵清阁一直有了交往,并有一定情感的交流,赵清阁主编的《原野 》一直刊有老舍的文字。老舍赴美,赵清阁送行。在美期间,两人互有通信,两人以呼啸山庄男女主人公名字互相称呼。关于传闻不再避嫌,或已有默契。 老舍在美国据说给赵清阁写过一封信:我在马尼拉买好房子,为了重逢,我们到那定居吧。 赵清阁1947年写了小说《落叶无限愁》,里面的女主人公不愿毁坏教授已有的家室,悄然离开。同时,老舍在美国推出《离婚》的英文版,不知道是不是她和老舍真实情况的写照。 1950年,老舍在赵清阁的劝说下回国,却因为时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出于组织的劝说和政策的考虑,老舍回到了胡絜青身边。 赵清阁和老舍终身有书信往来,直至1963年,两人最后一次见面,赵清阁留有记载:从此永诀。 。 老舍曾这样在信里评价赵清阁:你总是甘于为别人着想,甘于牺牲,甘于吃亏,绝不拖拉别人。
老舍当年是胡絜青的母亲相中了他,并一手促成了婚事,老舍在婚恋上曾经是被动的人,我相信他和胡絜青的心灵距离从来没有和赵清阁那么接近。 赵清阁终生未嫁,在孤寂而漫长的时光里,我也愿意相信老舍和她一定有过心灵的电闪雷鸣,有过知音的相遇相知,有过好友的相携相扶,有过亲人的相互体谅和牺牲。 当秦德君在香港发表《我和茅盾的一段情》,赵清阁却终身纳于言谈论老舍。 她和老舍都是淡泊而洁身自好的人,她一生和老舍的相处都是恪守自己的底线,但内心深处,一直怀着无可述说的深厚感情,我宁愿相信她是用终身不嫁来表达了一种爱情的信仰。 那个年代,作风问题是一件身败名裂的事情,也许她只能将老舍藏起来,保护起来,在心底深处,深深依恋。
。 临终前,赵清阁销毁了和老舍的所有书信来往。让我揣测且郁闷不已。 或许赵清阁认为,他们一生仅仅是陷于精神的交流和交集,最终被她认为其实是什么都没有。或许是不想留下些把柄,让后人无端去抹黑或者羞辱他们曾经以为纯洁而高尚的情感,我不得而知。 但我宁愿相信,他们之间有爱情,是那种深刻到可以互相理解,牺牲,无悔的感情,可以支撑赵清阁孤寂漫长的一生。 我也揣测,要是当年在老舍身边的是赵清阁,老舍还会投湖自尽吗?有爱有信仰,一定可以对抗苦难艰难的人生。 可惜历史不能假设。
。 今天,我们所处的时代,已经包容宽容,而我们的情感也越发张扬,浮躁,在欲望里沉浮,在刺激里追逐,轻言轻诺花言巧语,爱情已经泛滥到快餐一样。 突然想到了赵清阁,一生的隐忍克制牺牲。 如果不是为了爱情,她会有多么不堪忍受的时光啊,孤苦无依的灵魂会因漂泊无靠而悲苦,仅仅有个洁身自好的名声,有何意义? 如果是为了爱情,她纳于言,却用一生的行动来表达对爱情的信仰,留在时光深处,越发显得那么深厚悲凉而动人心魄,让人至今回想起来,依然不胜唏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