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冷笑 于 2011-6-21 10:55 编辑
缘起:
醉笑兄近日在艺文重执教鞭,义务开坛授课,在大作《读书心得二先秦文学1、文学的起源》中,答复玉玲珑时曾引用《战国策·魏策》中《唐且出使秦国》一文,不由记起我中学时代写过对此文的质疑,翻箱倒柜,终于找到底稿,以飨艺文诸君,无他,博诸君解颐一笑。
今天学习了课文《唐雎不辱使命》老师讲得声情并茂,慷慨激昂,我们也听得如醉如痴,热血沸腾,对唐雎的英雄气概甚是敬仰。
文章不长,抄录如下: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唐雎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我这人一向自诩为杂家,看书博而不精,不辨精芜,不求甚解。而这次却好奇心起,总觉得此文疑问颇多。
文章开头说“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显见得不是秦王本人和安陵君说话,既然是秦王的使者,怎么会自称“寡人”,还什么“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云云?
文中所说秦王易地一事是发生在秦灭韩亡魏之后,请看史实:
公元前230年秦王政派内史腾率军南下渡过黄河,攻破韩国首都新郑,韩国国君向秦军请降。秦国受降后,把韩地划为川郡;
公元前229年,秦军乘赵国遭受旱灾之际,兵分两路,南北合击赵都邯郸。前228年,攻占邯郸,俘赵王,赵国灭亡;
公元前225年,秦王任王贲为将率兵攻魏,三个月后魏国亡。
六国中实力最为强大的赵国都已被灭掉,安陵一个仅仅方圆五十里的弹丸小国主动附庸尚且不及?秦王还至于想出这愚蠢的以大易小的闹剧?
秦王和唐雎的“天子之怒”“匹夫之怒”“布衣之怒”之辩,是全文的高潮部分,也算文采斐然,然而却与史实情理不合。唐雎恐吓完秦王之后,竟然“挺剑而起”秦王竟然色挠,还“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一个13岁登基,22岁亲政,即将一统天下的未来秦始皇岂是胆小如鼠之辈?被唐雎几句大话就吓住了?
且不说秦时律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寸之兵。连本国的大臣都不许携带武器上殿,何况是一个外国使者?就说当年荆轲刺秦王,图穷匕首见,秦王都是“乃以手共搏之”,荆轲功败垂成。遑论一个唐雎?
综上所述,本故事不过是憎恨秦始皇的文人儒生编造出来,以图心理快感罢了。(冷笑按:那时年幼,还不知道“意淫”这词。)
追忆后记:
当年文成之后,甚为得意,自以为慧眼如炬。不想多年后翻看《史记》等相关书籍,原来太史公早已看出此事之伪,另有无数专家,引经据典详加论述此事虚妄,我之拙作,不过拾人牙慧野叟献曝班门弄斧。
黄口小儿之辩才几何哉?止增笑耳。 |
-
1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