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时事 六星杂谈 第一章:童年 第三节:读书
查看: 3598|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第一章:童年 第三节:读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10-9-24 09:1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本帖最后由 知音 于 2010-9-24 10:28 编辑

第一章:童年 第三节:读书

                                小学漂泊生涯
    第二次国共合作,既推动了抗日高潮,也停止了军阀混战,给生活带来了新的内容,蒋介石的“新生活运动”,也应运而生。为了普及民众文化,要建立什么保国民学校,大概是每个联保建一个初小。这样一来,师资便大量匮乏,便办起了短期师训班,招收知识青年培训充实。这时我两个姐姐初中尚末毕业,因家境变迁而辍学。我二姐便报考了师训班,经短期集训后,分配到邻近的新津县吴店子小学当娃娃头的“叫姑姑”(谐称教师)。这时我已进入开蒙读书年龄,便跟随她也去“上任”了。二姐很爱我,她对我也百般呵护,平时常抱着我,领着我玩,许多晚上也抱着我睡,我很喜欢她,在她那里既有姐爱,也有母爱,感到十分温暖。她既是我的保姆,也是我的启蒙老师。在后来的岁月里,我的小学生涯就随着二姐飘泊在各个小学。
                                   私
   
     1945年我小学也混毕业了,家中再难也要供我上学,因为我是全家的希望。但要上中学,就得到县城,不说离开家不习惯,就是住校费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呀。再说本地也在筹办中学,等开办了再读吧!在等待三江中学开张的半中,父亲送我到附近一家私塾馆学习。老师姓秦名子亢,是过去温江专区专员王思忠(三江人)的文牍秘书。对古文很有才华,满口之乎者矣,大有孔乙已的味道。写点祭文等是音韵平仄,情深意厚,读起来如歌如泣,让人赞叹不已。我去了就去了,大家是邻居又加熟人,什么拜师礼仪全免了。当然我也不是小学生,用不着从人之初,百家姓读起。他也知道我是借房子躲雨,也不过份苛求,只叫我读背几篇《左传》,有时不去他也不管。后来我真失悔,要是能多读几年古文,也不会到今天写个日志也老抓脑壳。鸣呼!晚哉!

                            三江中学
        三江中学是本地乡绅,四川大学毕业返乡的雷道涵变卖田产助学兴办的。但他在解后的镇压反革命运动中被枪决了。是何原因众说纷纭,有的说解放初期土匪叛乱,其指挥部设在三江中学,又有人说他奸污女学生。孰是孰非,谁也弄不清楚。总之在2006年六十周年校庆时,许多人为之叫屈,认为助资办学并掩护多名民主同盟(进步组织)成员,功大于过,其过失不清。但历史就是这样,谁也难以以今天去看昨天。历代统治者,特别是开国者,为了巩固其统治,直接间接杀人少吗?暴力社会主义者的先驱斯大林,为其辩解有一句名言:“再英明的统帅,也不可能保证每发炮弹都打到敌人头上”,好在人们心中自有公论。
       我近水楼台先得月,以第八名的考试成绩成为三江中学的“开学元勋”。三江中学办在离镇三华里的古庙——昙云寺。这是个方园附近几十里最大的寺庙,也许是川西平原少有宏伟的寺宇。它座北向南,面对黑石河,占地一百多亩,在残垣断壁的围墙内,有茂密的翠竹、古老的银杏、不小的池塘,供僧人耕作的水田旱地。山门两旁种着许多木瑾花,给人以幽深之感。进了山门便是一个大大的空坝,中间高高台阶上便是大殿,屋檐下挂着三个贴金大匾,正中一个写着大雄宝殿四个浑厚苍劲有力的大字。大殿全用整体石料建成,十多根一抱多粗,五六米长的柱子,耸立其间,墙壁也用厚厚的石板镶嵌,筒瓦飞檐,气势壮观。正中莲台上一尊盘腿而坐、慈祥端庄的如来佛金身塑像,佛像前边是一个龛桌,摆了一些香炉等祭祀之物。两侧高台上是十八罗汉塑像,形象各异,栩栩如生。大坝两侧的厢房,昔日不知是何神灵居所,民国后早已改作三江镇高级小学课堂。二、三殿皆为木质建筑,第二殿改着礼堂,由孙中山先生挂像取代了过去菩萨。第三大殿仍归僧人诵经敬神所用。在大殿的左侧,又是另一群房舍,前边是和尚宿舍,后边是斋膳房。在大殿右侧,有一个大水塘,水塘之后又有一幢四合院敞房,中间一座与屋同高的砖塔,从上层小小的门洞可以看到一个泥胎佛像,据说是早年寺里老和尚肉身,是否属实,无人考究。

       三江中学筹办期间,将原位于湖南会馆的初小扩建成完小,全部是木结构修建,几十间校舍,木料堆了一大坝,当时可谓一大工程。

       1946年秋,三江中学终于正式招生开课了。女生部在过去僧人斋宿院落,男生部在大殿两侧教室。说起也真有意思,一早一晚和尚仍在大殿上虔诚地念经,到了白天学子们又在两厢上课,课间休息时还在释迦牟尼面前嘻戏打闹。两相和谐相处,释儒一家,平安无事。随着班次增多,大殿也作课堂用过,更多是作饭厅用。当然不是清斋素饭,有时还要打点牙祭吃点腬嘎嘎。那个可怜的长老——雷和尚也无可奈何。他的唯一徒弟,也到了中学伙食团打工。到现在唯存的石壁石柱大殿,已改为教师宿舍,其它己被新建教学楼所代替,过去几十人的初级中学也升为一千多学生的完中。时代的变化让人兴奋。

                           童子军
    看过电影《抓壮丁》的人,一定记得李老拴的三娃子穿童子军军服的那宝气瓜娃子样子。其实当时的童军服也就同现在的校服差不多。上中学的第一件事就是做童军服。童军服是黄色的制服,上边两个包包,肩上两个肩扣,紧扣袖口,中间一排扣子。裤子是西服裤,上衣扎在裤内。女生上衣相同,下边是黑裙子。家境好点的就在缝纫店订做,一般是用黄卡其布,当时做童军服的相当多,专门为童军服生产的黄卡其布也就不少,但质地很差。家境贫寒的,就用土白布自已拿姜黄(一种植物)染成黄色缝制。颈上打条三角形兰色领巾,有的学校用红兰两色,取其国民党国旗“青天白日满地红”之意。左肩上戴着肩章,我们是三江中学,肩章上就用黑底白丝线绣着《崇庆县三江中学》七个字。上衣右口袋上沿,是一个兰底白字的布条,印有《中华民国童子军》,左边口袋上沿是长方形的胸章,写着班级姓名,口袋上竖起一根红条布是小队长,两根是中队长,三根是大队长。头戴大盖帽,有时夏天也戴船型帽。三江中学是1946年秋开办,每年春、秋两季招生。分男生部和女生部,各有各的教室和活动范围。但在早升旗和晚降旗及星期一的纪念周时共同参加,各站半边。升降旗仪式简单,但要唱国歌和童子军歌:“三民主义,吾党所宗……”。“中国童子军,童子军,童子军,我们,我们是三民主义后备军……”。重要事情老师也相机讲两句。每周星期一早上的纪念周就不一样了,要向孙中山默哀三分钟,背诵总理遗嘱:“余至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校长要训话,主要讲学校中应须注意的事情。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沙发
发表于 2010-9-24 10:52 |只看该作者
生逢乱世,国破家亡,很多人流离失所,儿先生还能有这样好的机会读书,真是幸运。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0-9-24 13:42 |只看该作者
老先生如此高龄还能用电脑写作,跟童年基础打得好也不无关系吧。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