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远去的烟云 于 2011-8-30 07:05 编辑
昨夜的雨似乎下了整整一夜,淅沥的雨水洗去了秋老虎的余威,空气也变得清爽可人。因为睡前用了些酒,这一夜睡得很沉。
早上醒来,窗外的雨声依旧,间或有了隐隐的雷声。想到今天不用上班,有一点小欣喜。索性取了昨天买的小说月报原创版翻看着。映川的这部小说就这样走进我的阅读里。
直到中午,这部小说才粗略看完。说粗略,源于我的阅读习惯。一篇小说,我在初次读时更享受听故事的快乐,急于知道故事结局的我,自然在速度上快了许多。如果感觉不错,我还会选时间细细读来,这次会更注重技巧的学习和语境的体验。无他,习惯而已。
1, 故事。故事本身并不复杂,也少有传奇色彩。小说拮取的只是艺专舞蹈专业毕业生宋紫童和龙婷婷毕业后初涉社会的一段各自的经历。当然有交叉,也有各自的心路。说只是一段经历,是因为到故事结束,两个人甚至都还没有结婚成家。野心勃勃的宋紫童在历经红酒代理商丘麦良、某建筑集团南安市总经理苏璜、某大学名教授、经济学家姚三品的爱情后,仍旧孑然一身,手中只是有了几套房产和一个不大不小的服装代理生意。而洁身自好的龙婷婷为了救自己的爱人--一直深爱着却已经穷困潦倒的丘麦良出狱,也向一直觑觎自己的南安市公安局副局长路平德低下了高贵的头。路平德没要她,算不上良心发现。一个人的多面性吧。恶人的心中也有向善的一面。而且路平德本身也算不得什么恶人。
2, 我们还可以相信什么?老实说,这篇小说带给我更多的是沮丧。因为我不知道,除了爱情,我们还可以相信什么?坦率地说,我个人是不相信婚姻的。我甚至感觉婚姻不仅仅是围城,还是一个能量巨大的魔兽。它用时间这个看似平淡又锐利无比的武器,可以让两个爱得死去活来爱得天翻地覆的男女变得形同陌路甚至反目成仇。可我一直是相信爱情的存在的。做为人类最美好的情感之一的爱情是文学家永恒的主题,也是可以让我们冰冷的心变得温暖,从而可以微笑着看这个世界的一个因素。如果连爱情都不存在了,这世界也太可怕了。
可是这篇小说给我的答案恰恰是否定的。它的理由很简单--现实。爱情在现实面前变得苍白而无力。如果说丘麦良和宋紫童的爱情还有境遇的因素外,那么苏璜呢?紫童是那么爱他,为了他收敛自己内心的狂野,花巨资上所谓的淑女学堂,学茶艺,练钢琴,甚至在他遇到歹徒袭击时,不惜舍命挡刀,可结局呢?这位成熟儒雅的男人仅在父母之命面前退缩,还是回到杭州娶了位门当户对的女硕士。而对于紫童,虽然也有愧疚之心,但也只是用钱补偿,包括以后的生意照顾。
洁身自好的龙婷婷也不例外,为了所爱的人,她最终还是对于那位路平德副局长大人放弃了自己的坚守,“可以为你做一切事情”。小说安排丘麦良在户外运动中救人死去是聪明的,因为他和她的爱情同样没有未来。
说来悲凉。我不知道,我将如何再和孩子说起爱情,它存在过吗?即使存在过,它弱小的力量敌得过现实吗?
真的很难说。
3,回到小说本身。这部小说之所以能吸引我一口气读下去,除了作者本身叙事的语境,与技巧以外(好象技巧上并不出众,甚至还是从毕业找工作直到故事结束,平铺直叙型)还是现实感。大学生就业的窘困,商战的狡诈,官场的腐败,故事主人公的经历与我们还是有共鸣的。不说批判现实主义如何,事实上这个词现在也真的很少有人提了。只是想说,写文章,无论是小说还是散文,包括杂谈,还是要关注现实,贴近生活,让我们的文字多一些人间烟火气息。这话说起来平庸,做起来似乎不难,但重要的是守得住孤独,坐得住冷板凳。
其实,并不容易。
|
-
2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