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夜夜秋雨孤灯下 于 2011-10-2 03:04 编辑
这几天 埋头写字,收获颇丰,心里却放不下艺文视点,经常来偷摸转转。
在情感和声画帖了两首歌之外,几乎没怎么说话,又看完了烟云的全部149个帖子。
今天偶然打开闲散之人的《那片竹林,七个闲人》,只看了第一篇,看得我心里这个难受。
我曾经在冷笑给《艺文视点》重新定位的时候,写了一篇《风雨中 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为小冷喝彩》,对这个版头做过描述:
打开版面,浓浓的书卷气扑面而来:版头换上了一副水墨丹青的山水人物:画面古朴而悠远:云烟袅袅、流水潺潺,琴声悠悠,酒香阵阵,竹风清清。。。。。。。顿觉琴书流韵,翰墨生香。 画面中间,两个黑字白边的行草“艺文”和两个红色的宋体“视点”,运用色彩的对比和字体的变化,于明暗相间中,一动一静、一放一收,不仅体现出刚柔相济的艺术效果,更与“水墨丹青”这一传统绘画艺术,在表现手法上协调一致,使文字和画面在视觉审美感受上融为一体,和谐对应。 这幅水墨画上的人物,应该是魏晋时期名士“竹林七贤”,而画面上只有五个人,应该是《竹林七贤图》的局部。 那么,这幅画中的“竹林七贤”所蕴藏的深刻的思想意义,丰富的历史内涵和鲜明的人文特征,是对《艺文视点》版主题的标榜和深化,成功的营造出一种由近及远、纵横古今的文化艺术氛围,使传统的民族文化历史与现实遥相呼应、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文主义思想一脉相承。 小小版头,看似简单,不过在一幅现成的画上加上几个字而已,其实不然,要在这方寸之间,以最少的材料,最简单的手段,准确的表现出它应有的内涵,谈何容易? 新版头从内容到形式,都对《艺文视点》的理念作出了准确的把握和艺术的烘托,选材精当,构思奇妙、独具匠心。 我不知是谁的作品,但此人在美术和文史方面应该有相当的造诣。 这幅“竹林七贤” 的水墨丹青,更应该是大家手笔,虽是局部,但画中的人物和景物都具有明显的个性特征和象征意义,其构图之精美,意境之雅致,人物之鲜活,不难判断是“竹林七贤”。 后来,一直有写一篇关于“竹林七贤”的文字的想法,因为起笔写“文史笔记”,想等着学到“魏晋风度”时再写,后来被辞版,醉笑愤而去坛,心愿未了,深以为憾。 关于“竹林七贤”,闲散老师洋洋洒洒深邃博大地已经写了十篇,而且大有欲罢不能,一发而不可收之势。 可醉笑只看了一篇,就不忍卒读了。 关于“竹林七贤”名号的来历,闲散之人可谓“下笔千言离题万里”。 文中说:
“总之,就是在公元240年的某一天,根据我的推测这个日子大概起码也应当是在春三四月份,或者再晚些时候,上面的这七位在那个被称为“竹林”,绝对可能连一片竹叶都没有的地方,有了第一次的“私人聚会”。。。。。。”
闲散老师,你知道“竹林七贤”在正始元年即公元240年,他们分别有多大年龄么?
嵇康(223~262) 阮籍(210-263) 山涛(205—283)
向秀(约227-272)
王戎(234—305)
阮咸和刘玲的生卒年不详。
按照你老人家的说法,正始元年即240年“竹林七贤”聚会的时候,嵇康17岁,向秀约13岁,王戎6岁。
你不觉得很搞笑吗?
更搞笑的是:你老人家居然说:
“他们分别是: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打眼一看就看出共同点了,这七位的名字咋都是两个字呢?要不能凑合在一起吗?”
按此逻辑,汉民族子孙自大清以远,都应该是“竹林”派的——古人起名大都是一个字,不信你数数。
包括闲散之人在内的,一定有人会说:醉笑又较真了。人家本来就是“笑谈”,也就是“糟蹋”。
恳请闲散老师,不要糟蹋下去了。你可以糟蹋自己,糟蹋古人,请别糟蹋艺文视点。
看着艺文视点现在这个样子,我总觉得对不起烟云。
这些东西,本应该由醉笑来写,醉笑于“魏晋风度”的学习,颇有心得,可惜。
唉。
醉笑满腹文才,却没地方显摆,真是悲剧。
说到悲剧,想起前天看到“我想好了悲剧”解释自己的ID的真正意义,大有哲理。
原来“我想好了悲剧”的“悲剧”,是“我愿与你一起堕落”,可惜“我想好了悲剧,愿与你一起堕落”,却至今没“堕落”成,岂不令人辛酸?
对醉笑来说,卖弄并不可耻,最可耻的是想卖弄却卖弄不出去;对悲剧来说,堕落不是悲剧,最悲剧的是想堕落却堕落不出去。
真是急死人哎。
最后,说个关于“竹林七贤”的故事,与闲散老师共赏:
《晋书*阮籍传》记载了一个典故:说阮籍“尝登广武,观楚汉战处,叹曰: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