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天问 于 2011-10-11 18:29 编辑
接版主邀请,读“童年之上学路上”一文。做为本论坛普通会员,一名新来的写字爱好者,有感文中的情景,因为,我们都有过美好的童年。
在此,我这个“坐家”,以读者的眼光,就文论文,写点读后感,不妥之处,见谅!
原文为黑体字,自己的读感为蓝色。
向晚的时候,风呼啸着卷过屋顶,数不清的瓦片如一群灰蝶轰然飞起号舞空中,翻转着、尖啸着纷纷坠地,溅一地碎屑。风起云涌,天边千万匹黑马裹挟着雨云狂奔,疾卷过高山、河流,哗,暴雨倾盆而至。
开篇就很吸引人,极具想象力的一段文字,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其笔功不俗。当然,以这样比较有气势的开笔,如何衔接转化下文,这是需要笔力的。
我站在屋檐下看屋顶上被风吹起的尘烟舞蹈一样在空中迅疾变幻、奔跑、飘散。看瓦片在地上被摔得粉碎,一阵心疼。雨停了,这些人家又该去买瓦片回来搭着长长的木梯上房去修补屋顶了。乌云到我的头顶时,外婆喊我进了屋。我跑进房间找来一个瓷盆放在屋檐下,看哗哗的雨水豆子一样欢快地往盆里蹦。
沉稳,内敛,是把控文字的基本功之一,笔者在这一段中,非常冷静地把自己置身在屋檐下,有看庭前落花之心境,在有意无意中,提升了文意的美感,仿佛一幅画卷,即将展开,当最后一句“哗哗的雨水豆子一样欢快地往盆里蹦”,让读者眼前一亮,鲜活生动。不足就是:长短句的运用上,有的标点符号可不能因为写作上的情绪饱满而忘记了。
家家屋檐下都放了瓷盆、木桶,人们用这水来淘菜、做饭、洗衣。没人嫌这雨水,都说这雨水从天上落下来是最干净的。那时的天比现在蓝,汽车比现在少,夜晚的天空常常能看见漫天的繁星。
当笔者的文思,走到这时,过早暴露出了一个论坛写手的特点,那就是议论出现太早或本就不该议论,一切自然流淌出的字符,经常被大家认可。因为,在此之前,还不能断言本文前几段文字叙述的方向,成年?童年?就文字的娴熟,笔者自然是成年人。
暴雨来去迅疾,但夜里毕竟凉爽了许多。一夜好梦。
当笔者用了三小段文字的铺垫,在这里过段,或许,这是对结尾文字的照应,也许是对全文所要表达的故事以及情节的发展埋下足够的前因。恭喜,个人认为,这过渡转化的一行字,是成功的。
清晨,我被窗外叽叽喳喳的小鸟吵醒。匆匆忙忙地扒拉几口饭,我便挥挥手告别了外婆,踏上了上学的路。路过林家时,我在门口大声地喊林家姐妹的名字,她俩蹦蹦跳跳地跑了出来。三个人结伴而行。
因为姐妹俩姓林,姐姐呢,我们就叫她大铃铛,妹妹呢,当然就是小铃铛了。
下过雨的清晨凉爽、通透。小铃铛说不如我们去郊外逛逛,那条路也通学校,路还近些。这个提议得到了我和大铃铛热烈地拥护。三个人朝对面山上走去。
以上三小段,才明白出笔者在写回忆录,那么,前面文句,与后面情节发展,这就需要一个写手如何自由穿越在过去、现在之间,也就是童趣的场面与成年人思想的掌控上。不过,目前这几段,简洁明快,语言干净。
雨后的郊外空气格外清新,漫山都是绿油油的青翠。我们一边赶路,一边叽叽喳喳地说笑不停。看到路边红的、黄的、白的野花,我们会惊喜地扑上去采摘。看到树上的鸟窝,我们停下来仰望,互相怂恿着对方爬上去掏。但那树太高了,几个人在下面干望一阵,才悻悻地离开。看到田里的蔬菜水汪汪嫩绿绿的,想着小白兔一定喜欢吃,就偷偷地去摘两棵。 这一段描写,典型的回忆,是否在祥、略上得体布局呢?值得商榷。因为,回忆上,需要一定的具体情节场面,如果都是简单的叙说,那么,文章缺乏足够的亮点。
隔壁胖妞家养了一只小白兔,浑身雪白,长长的耳朵,红宝石似的眼睛,非常可爱。那只小白兔给我们带来了多少欢乐啊,它是我们所有伙伴的宠物,谁家有了好的蔬菜、瓜果都会给它带点。
专门用一段文字,补充说明上一段,多余了。完全可以融入到上一段,在一个具体的情景中带一下,干净利索。
前面有条小溪,清凌凌的溪水蜿蜒着一路欢歌。几个人哇呀呀地跑过去,迫不及待地一脚踏进水中。哇,真舒服!我们丢掉野花和青菜,提着裙子在水中嬉戏。高溅的水花打湿了我们的裙子,我们兀自咯咯地笑个不停。阳光下的溪水被我们践踏成点点飞金乱溅。
这一段回忆,相对具体些了,可有为了回忆而回忆出的痕迹,在笔法运用上,多少让人感受到它的后面站着一个成人。
耍累了,我们继续赶路。但很快地,我们都傻眼了。我们迷路了。三个人你望我,我望你,不知身在何处,也不知该往哪个方向。就在我们急得都快哭了的时候,一个背着背篓的大婶走过来了,老远都听到她喊:“咦,这不是林家的两孙女吗?咋个这时节在这地儿?”小铃铛像见到自己的亲爹娘一样扑了过去,连说带比划地给那个大婶讲了经过。那个大婶哈哈大笑,说,你们几个小家伙,走,我带你们上你奶奶家去。原来我们不知不觉翻过了一匹山,来到了小铃铛奶奶家附近。 非常亲切的家乡话,地方语调的采用,一下让读者有亲切之感。不着痕迹地反衬了本文开篇几段的那场雨的描写,因了雨,有了此刻的走失,看来笔者谋篇用功了。
跟在那个大婶后面,三个人又累又饿,看看天上的太阳,明晃晃地当空照,已是正午时分了。 这一段的过渡,有效地控制了时间,转换空间上,还是不错的。
到了小铃铛奶奶家,奶奶看到三个累得鼻塌嘴歪的小家伙,给我们每人舀了一大碗清清的凉凉的绿豆粥。我们毫不客气地呼噜噜地几口都喝光了,每个人都嚷着还要喝。那清清的凉凉的绿豆粥是我长这么大喝过的最好喝最香甜的绿豆粥。
饭后,休息了会儿,奶奶听说我们还要去上学,找人将我们送到了去往学校的那条路。那个人指着前面弯弯曲曲的小路说,沿着这条路一直往前就到了。
我们打起精神朝前走,此时觉得这条路好长好长。终于看到学校了,我们欢呼一声,撒开腿朝学校跑去。学校里的小朋友都站在教室门口排队,我们几个懵里懵懂的还分不清东西南北。老师看到我们了,说,你们几个啷个回事,都放学了才来?
啊?我们三个张大了嘴巴,你望我,我望你,眼睛眨巴着,看上去那样子可怜极了。我低着头向我的姑姑,幼儿园中班的余老师叙述了事情的经过。我说,我们本来想走一条近路,结果迷路了,从早上一直走到现在才找到了学校。我的姑姑半信半疑将我们三个从头到脚地打量了几遍,许是看我们那疲倦的小样儿,说了句,下次不要这样了,排队吧。
就这样我们又和小朋友排着队,手牵手地回家了。此时夕阳西坠,天边火红一片,绚丽、壮观极了。 后面这几段至结尾,交代的比较简捷,场面的交错更换,也比较清楚。照应了前文,因了雨,有了雨后的童趣并不小心走失,同时,也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通篇读后,全文着墨均匀,可理解三段式,雨的渲染,雨后的玩耍,雨后归来。文中不少俏皮的句子,形象的比喻,但在论坛之万千回忆文章中,缺乏足够打动人的地方,情节上,鲜明特点不够,回忆中的人为痕迹比较明显,以笔者的能力,相信应该写的更好。自己做为读者,总是用放大镜看别人,其实,自己也不得写文要领,别拍我哦,哈哈。
一个“坐家”说的,全当妄言,别当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