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真的重要吗?
与朋友聊天,无意间谈到个性问题。我说个性不会长久。朋友问:那什么可以长久?我答:共性。因为共同共通所以被接纳流传。沙漠里的水是个性,但转瞬即逝;海洋里的水是共性所以可以奔腾呼啸,长久存在。而一个真正的艺术家,就是表现这种共性的。表现的共性越多,他的成就也就越大。
浏览网络的MP3,突然发现自己落伍了,互联网上那么多的歌曲,轻点鼠标就可以听到,但就是找不到多少喜欢的,也不知道目前最流行什么样的歌曲。
想起一次语文课,我让学生唱唱自己喜欢的歌曲,一位学生唱了《冬天里的一把火》,另一位学生唱了《单身情歌》。这些都是我那个年代流行的歌曲呀。我很惊叹,它们竟能穿越重重时光围墙的阻隔,通过生于上世纪末的学生在我耳边唱响。
走在大街上,听店铺里播放的音乐,很难有一首歌个让我驻足聆听。很难找到“都说冰糖葫芦儿甜”那样成串的幸福了,很难找到“走四方路迢迢水长长”那样的豪放阔达了。最具个性的周杰伦只把眼光盯在故纸堆和古人坟墓,靠以前的名气和媒体的炒作维持自己的歌者地位。好多歌手亮出了自己的个性,或嗓子沙哑、或混淆性别、或咬字吃力……以为这样就可以独树一帜。但是他们忘了,个性只是一件外衣,只能让人们对自己有个印象,是否能流行,还要看你能不能表现出人们既陌生又熟悉的东西。
歌唱如此,文章更是如此。我并不反对那种没有任何情感的冷叙述,不反对那种只为显示学识的辞藻堆砌,也不反对偶尔来点意识流,无病呻吟。但我反对把这样的写作当成写作的全部,甚至用来非议别人的作品。余光中《听听那冷雨》,辞藻修饰学识展示的淋漓尽致。但是其流传不若短短的《乡愁》,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语言平实,修辞未见的多精彩,但是文中那穿越时光淡淡的忧愁却让每一个读过的人念念不忘。个性必必须植根于共性的土壤才能够生存。
艺术需要看轻个性,注重共性,社会生活中也需要如此。
最近传出来某校一个学生拿刀刺死同学的事情。原因很简单,他给这位同学打招呼,结果同学不理,他感觉到很受冷落,再加上随后发生的口角,于是惨剧发生了。时隔几日,我所在的学校也发生了类似原因的时间,万幸的只是没有死,只有伤。
个性的孪生兄弟是自我。我们多年来的教育太注重个性了。尽管在与应试有关的教育中打压个性,但是精神的引导,社会时间的影响,潜移默化的打造出了一批批尊崇个性而且只知道尊崇个性的青年。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顾,两者皆可抛。这首本来只用在极端战争年代来鼓动人心的诗,被错误的用在和平年代对个性追求的教育上。而且解读上出现了极大的偏差。过多的渲染“抛”字的内涵,而对重要的词语“生命”却很少解释。我们没能让学生认识到这个生命只能是自己的生命,不能是别人的生命,而所有的生命都是可贵的,不到极端的情况不能抛弃。一个有违人性的错误言论被放在一个错误的时间被错误的解读,结果只能是致使学生少有不自由、不自我或不符自己的个性,就把自己甚至别人的生命抛弃。
个性真的那么重要吗?自己真的那么重要吗?我把问题抛给学生,他们异口同声说:重要!当我否定他们的答案时,连平时沉默寡言的学生都站起来大声反驳我。可见个性教育的成果卓著。在说服他们的时候,我感到自己有理却无力,我无法使他们懂得辩证法,无法扭转他们根深蒂固的偏激。我真害怕,再辩论下去,他们也把我给“抛”了。
于是,打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