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江中牡丹 于 2010-10-24 21:11 编辑
影片《唐山大地震》之情感浅析
看罢《唐山大地震》,不禁令人掩面。 毫无疑问,这是一部集情感和灾难于一身的宏篇巨制。影片围绕李元妮一家在大地震前后的情感与人生的起伏跌宕,深刻揭示了灾难与人的关系以及面对灾难人们所应秉持的情感抉择。 元妮一家本来幸福,丈夫方大强深爱着妻子元妮,两个孩子方达与方登乖巧可爱,一家人其乐融融,日子虽有些紧巴,可在那个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人们显然并不苛求物欲的伸张,只要基本的需求得以满足,就会使人们在自己的世界中寻得平衡。 可是,这个平衡被持续23秒的大地震彻底打破了。 丈夫为救自己不幸遇难,方登与方达姐弟俩被一块巨大的楼板同时压在下面。元妮面对的是一个痛苦的抉择,两个小生命只能选择其一,要么是姐姐方登,要么是弟弟方达。一番痛苦的挣扎后,元妮选择了体弱多病的弟弟方达,而这一切都被压在楼板下的方登听的清清楚楚。 从此,劫后重生的方登开始了她的32年的情感孤旅,元妮也背负着对女儿的愧疚和对丈夫的爱,在漫长的岁月中艰难地固守着。 影片的开始展现给我们的是李元妮一家温馨的家庭生活,但这只是影片主题的铺垫。大地震发生后,当元妮不得已做出痛苦的选择后,这种由于自然灾害给人们造成的情感乃至人伦的撕裂,以及这种悲剧性情感撕裂的后续发酵,被影片的编导以主题的形式一步步呈现给观众。 这个主题线索被以两条线展开。一条是由元妮和方达构成,另一条则由方登和她的养父王德清一家构成。 影片对大地震场景的展现只是寥寥几笔,而更多的是把镜头聚焦于片中主人翁复杂、纠结的情感世界。从这一点看,影片《唐山大地震》不应该简单归类于灾难片,它与好莱坞意义上的灾难片诸如《2012》之类截然不同。《2012》给观众留下的是视觉上的冲击和感觉上的震撼,这种冲击与震撼来源于好莱坞梦工厂高投入驱动下的当今世界顶尖的电影特技制作技术。这种炫技般堆砌出来的影片,虽然缔造了票房却难称经典。因为,它的出现只是制作技术进步的阶段性标志,并未触碰到我们心灵深处最柔软的部分。 影片对元妮这一角色的塑造非常成功。她对丈夫方大强的爱,在影片的开头被用一段夫妻恩爱表现得即富于生活又恰如其分。她对两个孩子的呵护,体现了她母性的温柔与光辉。短短几个镜头,元妮的形象已然鲜活跃入观众内心。 灾难中面临的痛苦抉择,残酷地将元妮的人格结构撕裂的粉碎,从此,她背负着对丈夫永远无法终止的追爱和对女儿难以偿付的歉疚,在她刚刚开始就戛然结束的幸福背后,无从宣泄的情感仿佛成了她悲惨余生的十字架,让她在自己的精神与情感世界里即无法释然又难以旁顾。她曾经试图摆脱这种境地,正像她说的“又不是没人要”,可她骨子里那种中国女人兼具的传统------对爱情的忠贞,让她义无反顾地把她内心对丈夫的爱珍藏终身,绝不与人分享半分。 这是无疆的大爱,它让我们震撼于她的不仅是她对爱的忠贞与执着,而是三十二年含辛茹苦的固守与等待。对元妮在影片中大量的着墨,不断强调了她在影片中的角色性格,让我们看到一个角色形象随着影片的推进,逐渐变得丰满起来。这就是编导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有血有肉的元妮,一个撑起影片龙骨的角色之这一个。 方登(王登)这一角色,是本片情感角色的另一大看点。 大地震发生时,她和弟弟同时被一块楼板压住,无论怎样撬动楼板,救出一方的代价就是要牺牲另一方的生命。方登亲耳听见母亲痛苦作出的生死两择:救弟弟。这一瞬间的记忆被永远定格在她幼小的心灵深处,并难以抹去地占据了方登内心的大部分空间,成了影响她成长,甚至左右她一生成败起伏的梦魇。方登的个人性格,在她劫后重生从废墟上站起来那一刻开始,就已经被深深地扭曲了。 这种扭曲是灾难强加于人们的,也是影片编导力图表现的思想,那就是,灾害不仅摧毁了地面上的一切,更加严重的是它制造了人们心灵的废墟。地面上的废墟容易重建,可心灵的废墟修复尚且艰难,重建谈何容易?影片的演进没有回避这一点,却恰恰昭示了自然灾害之于人类社会巨大的破坏力。 方登的性格中没有倔强,至少笔者这样认为。她对母亲的生死选择也许充满了哀怨,因为,在那一瞬间她失去了生命中的全部依托和爱,她后来在养父母家的成长经历,始终无法去除大地震时的阴影,这也成了养父母王德清一家情感悲剧的原因之一。方登与男友的情感纠葛,最终被方登埋藏内心的大地震心结所终结,这是方登的心灵废墟压迫下的情感爆发,也是她扭曲的人格结构的再一次变形。在方登的内心,母亲的光辉是不存在的,甚至是对立和排斥的,这也就是为什么方登在对待养父与养母态度有所不同的心理原因,也是她虽经养父多次劝导却不愿回到唐山,而执意要远嫁温哥华的心理根据。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灾难给人们的心灵造成的损害和冲击是多么的巨大。元妮一家只是千千万万个类似家庭的简单缩影,却为我们提出了一个深刻的社会问题,我们究竟该如何面对灾难以及灾难带给我们的社会学思考? 2008年汶川大地震,是影片情感发展的转折点。 残酷的自然灾害唤醒了方登尘封多年的记忆,她回国加入了志愿者行列。当方登疲惫地在废墟中举着输液瓶,她被眼前的一幕震惊了,一位年轻的母亲面对被压在废墟下的女儿,不愿意战士们因为抢救她的女儿而冒牺牲风险,而痛苦地作出了截肢的决定,当女儿被解救出来,年轻母亲因爱女失去下肢而撕心裂肺般的哀鸣深深震撼了方登。这一刻,方登似乎一下子悟到了什么,她好似明白了一个母亲对身处灾难无奈拯救自己骨肉的撕心裂肺和痛不欲生。这是方登的情感修复的转折点,也是真正走向回归的开始。她与元妮的重逢以及在自己墓地的深情告白,显示了她历经32年的情感蹉跎,终于找回了曾经迷失了的精神家园,找回了自己的魂牵梦绕的根。 灾难,制造了人们精神家园的废墟,但是人们终将通过灾难学会修复与重建自己的精神家园。 这就是本片编导刻意为我们揭示的主题。 《唐山大地震》这部影片,在叙事方式上采用的是一种平铺直叙的手法,如同一部编年体的小说,通过方达与方登所处的两个迥然不同的家庭,以两条线刻画了一家人的悲欢离合,这也正是冯式导演风格的一贯体现。 影片的开始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成群结队的蜻蜓弥漫了视野,它们铺天盖地般追逐着老旧的蒸汽机,在简陋的铁轨上穿行于破落的厂房之间。影片特意以飞翔的蜻蜓作为视角的切入点,通过蜻蜓的飞翔来追随火车的行驶,从而使整个画面的动感被强烈地表现出来了。这不由得令我想起希区柯克的影片《鸟》,该片中对大批悍鸟飞扑城市的拍摄手法,与本片相较之下均有异曲同工之妙。 更令人称奇的是,影片接下来所呈现给我们的完全是曾经年代的昨日重现。那强烈的时代质感冲击我们的视觉,震撼我们的心灵,一下子唤醒了我们本已尘封多年的记忆。 影片在色调的处理上颇具匠心,从影片的开始展现给我们的是温馨,大地震及过后色调上趋于沉重,直至后来逐步变得明亮起来,基本上呼应了主题的发展…… 《唐山大地震》不是冯小刚的谢幕之作,但却是真正的扛鼎之作,它在中国电影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回想冯小刚的导演生涯,从早期的《甲方乙方》、《不见不散》,到近几年的《夜宴》、《集结号》,一直到如今的催泪大戏《唐山大地震》,冯导的风格逐渐走向关注人们的内心世界。 让我们共同期待冯小刚带给我们的更多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