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老树昏鸦 于 2012-5-7 08:10 编辑
回归 人生仿佛是在划圆,昼夜更替,四季轮回,由生到死。怀着梦想雄心勃勃地离开起点,奋斗,拼搏,历尽坎坷与磨难,然而终有一天猛然发现,结局竟然就是当初的起点。尘埃落定,洗去铅华,我们完成了一次又一次滑稽而又无奈的生命回归。 一位功成名就的朋友对我说,他厌烦了车水马龙的城市生活,总想回到衣冠简朴古风存的乡野,草屋竹篱,瓜棚豆架,过那种归田园居的日子,我以为他是在装酸作秀说说而已,没想到后来竟真的那样做了。我便有些惶惑,当年好不容易离开乡村,既然如此何必当初呢?想想也便释然,身居闹市,红尘喧嚣,身心早已被窒息得透不过气来,与其说是回归,倒不如说是逃离。如果陶潜的世外桃源是超凡脱俗者的梦想与向往,那么若干年后,梭罗的瓦尔登湖也许就是美利坚人必须的生活之路。 离我住处不远的繁华市区,不久前冒出一家“大花轿婚庆公司”,开始人们并不看好这种返古式的买卖,想不到开张后竟是出奇的火爆,隔三差五,便有骑马坐轿吹吹打打的婚庆队伍招摇过市,让人仿佛回到了清末民初。更让人想不到的是,这家婚庆公司的主雇,竟然多是些拥有宝马奔驰的富户,这些人并不讳言自己的逆反心理或者别出心裁,有车不开的步行上班族们更是打出时髦的口号——低碳生活。 吃腻了精米白面美味佳肴,味蕾和胃口便对过去有了一种怀念和垂涎,苦难岁月里难以下咽的食物成为难得的绿色食品,赖以裹腹的粗粮野菜竟以令人咋舌的价格登上了星级酒店的餐桌。据说有的地方重又收拾起石碾石磨,说是要生产无公害面粉。吃是如此,穿也一样,终年粗布加身的岁月里,人们对化纤衣物是怎样地羡慕企盼而又求之不得。记得当年有一种进口化肥,其包装袋竟是一种化纤织物,那东西属于紧俏物资,普通百姓难得享有,只有大大小小的干部们方能近水楼台。遗憾的是袋子上印有“日本尿素 含氮量40% 东京株式会社生产”几行字样,需要染成黑色或者蓝色才能上身(一般都是用来做裤子,大概这东西只适合做裤子吧)只是这种织物不爱沾色,染色后字迹依然依稀可见,于是便有段顺口溜流行开来——大干部,小干部,一人一条料子裤;前头是“日本”,后头是“尿素”;卡巴裆里看不清,抬腿一瞅是“东京”。在化纤衣物充斥市场纯棉制品倍受推崇的今天,这顺口溜听起来便可笑而且陌生了。 当现代通讯手段将人与人的距离拉近到难得见面,我们是否怀念那些围炉夜话的日子?当电视电脑把孩子们禁锢在斗室之中,我们是否会想起儿时的菜园池塘小街打谷场? 人们享受着现代化的恩惠,也承受着现代化的困扰和烦恼。当大自然的气息残若游丝,充斥周围的只有物欲横流,那么人类的前途和命运便岌岌可危了。 米兰•昆德拉说过:“愚昧并不为科学、技术、现代性、进步等等让路,恰恰相反,它正随着进步一道成长。我们面临的不是无知,而是麻木无感觉。”更有学者语出惊人——现代人如果要继续生存下去,必须回到远古的生存状态。 莫非我们以及我们的子孙们又要钻进山洞,去过那种刀耕火种茹毛饮血的日子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