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文学 六星书房 如何去认识网络上的语言工具?
查看: 8773|回复: 3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如何去认识网络上的语言工具?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12-5-7 11:5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本帖最后由 一张桌子两杯茶 于 2012-5-7 12:02 编辑

  
  在网络发达的今天,网络上的语言工具可用来校正自己文字中的错误,也或可用来检查自己文字中的某些可疑之处。合理地利用网络资源,以提高自己的文字质量,是一种可取的方法。但是,这里面也有一定的风险。因为网络上的文字工具中,如网络新华字典、百度词典、百度百科、维基百科、汉语词霸、汉典等等、等等,太多了!多得根本数不过来,而且要命的是良莠不分!你想,谁会在网络上去除草呢?能除得干净吗?网络上的杂草只会日渐茂盛,甚至疯长。容易知道,那些网络词典都是不主张自己的版权的,因此,使用者就莫指望那儿的东西全部都靠得住。一分钱一分货,那才是真道理!所以,使用网络上的文字工具,要十二分的留心。
  
  我举一个例子,在百度百科上,有一个词条:精采。该词条下还给出了精采一词的出处,其来自《晋书慕容超载记》:精采秀发,容止可观。这当然是无需去置疑的。在给出的语例中,有一个例句来自《红楼梦》第七十六回:贾母因见月至中天,比先越发精彩可爱,因说:如此好月,不可不闻笛。’”但句中所引非精采,而是精彩。其实,曹雪芹的这个词儿没有写错!曹公所处的年月,精采精彩是不分的,因为的本字,的假借字,字的字形结构是上,本义是采摘。后人假借义造了一个字,以表文采、色彩等。但是,在精采的词条后,给出的是关于精彩的例句,则多少有点驴头不对马嘴的感觉?当然,还没有到牛头不对马嘴的程度,毕竟驴和马还有那点扯不清的干系。(呵呵,我曾经也用过牛头不对马嘴,其也有出处。)
  
  曹公精采精彩不分,无可厚非!那么今人对这两个字该如何把握呢?其实,唯一的尚方宝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和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于2001年12月发布的《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这是国家级的文字大法。在异形词整理表中精彩作为了推荐词形,摇身一变成了正娶,从偏房请进了正房,而曾经的原配精采,则黯然落幕,如今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竟然不见了其踪影儿!是精采老矣,还是喜新厌旧?或都有点。
  
  继续说一个百度百科上的词条:门栓。这是一个很接近口语化的词儿,其只给出了简单的释义。但该词条下给出了来自西戎作品《女婿》中的一个例句:锁柱没有敢马上拉开门栓,回头给青枝使眼色,征求她开门不开。现在的问题是:门栓是否确实是一个词儿?我生出这般的疑问,当然非空穴来风。
  
  这个词儿引起我的注意,缘于网友烟云的一篇字《一个人,一座坟》。文中说:两扇对开的立式木门,晚上用门栓插上……当我的眼睛死死盯在门栓上时,也是缘于一种语感。呵呵,我的心一点也不虚,因为我欲撬开烟云的门栓并非有何不轨的想法,而恰恰相反,我是想帮烟云换一个更保险的门闩,门的背后横一根木棍如何?
  
  关于栓、闩和拴,也算是三个易混淆的汉字。其中的,由其提手旁即可知道,这是一个独立的动词,其句型为----拴在--------拴在一起,适用的语言环境比较单调。比如:把马拴在一棵树上;把性命和质量拴在一起。
  
  的意义也很单纯,如门闩、消防栓、枪栓和血栓。体会这儿的用法,的区别在可含有机关的意思,可供开关。而简单点说,就是比较结实的木棍或铁棍之类的东西,将其插在门内,使得门不能从外面推开。但其实问题并非那么简单,门后面横的那一根木棍,算否一个简易的机关呢?应该算。这样事情就复杂了,门栓的说法看来并非无缘无由,门栓门闩如何取舍?有点无所适从了。这样的情形在汉语中绝非少数,如马虎和马糊、糊涂和胡涂,精彩和精采,门栓和门闩,到底哪个更马虎,哪个更糊涂,哪个更精彩?哪个门闩更管用?
  
  遇上这样的场合,也或会让写字的人处于两难之中。好在国家负责主宰文字的机构还算体恤写字者的苦衷,前面说及到2001年国家公布的《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其后2003年国家又公布了《第二批异形词整理表》,其给出了异形词的规范字形,并作为文字规范予以推荐使用。前述的精彩和精采、马虎和马糊、糊涂和胡涂,即是三对异形词,前者为规范词形,言下之意后者为淘汰的对象。但我实在不晓得这世上究竟有几个人知道异形词整理表!不知道异形词整理表,也并非让写字的人动弹不得,因为拿不准的地方还可以就教于《现代汉语词典》,《现代汉语词典》既兼容了最前沿的汉字研究的学术成果,也是历史最悠久的汉字规范的载体,其本质上是国家语言机构的喉舌。故而我所理解的最权威的辞书非《现代汉语词典》莫属。当然,还有另一个原因,印象中,来自商务印书馆的东西都是有头有脸的真东西,绝无滥竽充数的感觉,其编篡的每一本辞书都掷地有声!商务印书馆是一个货真价实的老招牌,按现在的话讲,那是大陆出版界的一个名副其实的品牌!
  
  回到,这是两个独立的,不能互相取代的汉字。那么,门栓和门闩,在目前的语言环境中,它们不具有异形词的意义,那又该如何认识呢?遇上这类麻烦事,可毫不犹豫地请教《现代汉语词典》。我手头的《现代汉语词典》第三版和第五版,均录入了门闩一词,而门栓没有独立的词条,仅作为门闩名下的一个注脚:也作门栓。一般这种情形,都应理解成门闩是推荐词形,而门栓则是可以弃之不用的淘汰对象。在当今纸媒中,门栓是十之八九要被枪毙的。考虑到《女婿》是西戎上个世纪50年代末的作品,当时的文字环境或没有规范成形,又由于西戎的文字阅历只有小学程度,则栓和闩不分,一点也不奇怪。(说及,西戎的文字浑厚朴实,是那个年代乡土文学的典型代表。)

  西戎的《女婿》也罢,烟云的《一个人,一座坟》也罢,其中的门栓一词,按说算不上是货真价实的错误,毕竟《现代汉语词典》没有用门闩把门栓彻底拒于门外。但是,门栓作为被淘汰词形的命运已经摆在那儿了。虽然没有被《现代汉语词典》扫地出门,偶尔可以在角角落落露露脸,但在讲究的语言环境中,门栓还是没有机会抛头露面的。

  烟云的《一个人,一座坟》一文,我感觉是一篇不乏阅读价值的叙事散文,文字中的写景状物淡定从容,记事抒怀条分缕析,而能掀起我的阅读情绪的重要原因,或还是来自于作品中的那种能撼动人的心灵的真实情感。文字中充满了对长者的无尽思念和深深爱戴,作者的人生情怀被那些布满沧桑的时光所浸润,从而沉淀出了深厚的人生感悟。我相信自己的感觉。但由于我对帖子中的若干语言现象花了一点时间去琢磨,其间让我想到了一个话题:语感,便随后七写八写,不期捣鼓成了此前的一篇字和眼下的这篇字,而没有写出一个像样的关于《一个人,一座坟》的评论来。这于我留下了一些遗憾。在此,我要特别感谢烟云的《一个人,一座坟》一文,因为让我从中找到了写字的一些灵感。
  
  以下录出来自《一个人,一座坟》一文中的若干瑕疵,其中有些瑕疵,确实来自我阅读中由于语感障碍而产生的直觉判断。比如:我递给老寇一只烟……没有什么正式的评反文件……象是自言自语……给姥爷姥姥上了一柱香……等等,这些均让我觉出了语感上的某些不适,或说觉得不对劲!特别说及,一柱香的说法,在我曾经的文字中也出现过,但是在后来的写作阅读中,我注意到了正确的用法是一炷香。还提到一点,用六个圈圈代替省略号似乎是说不过去的。一般,按住shift键,然后敲击6,即可以给出省略号……了。最后说及,烟云的这篇达5000字的帖子,作为网络文字来说,出现的错漏之处并非到了不可接受的程度。如果一篇千余字的文章有上十处错漏,那是要打屁股的!不过这儿都互免了,因为我也是难免会写错字的!说的是真话,只是往往旁观者清罢。
  
  附:
  
  两扇对开的立式木门,晚上用门栓(门闩是推荐词形)插上  
  象是(像是)用生锈了的铁条焊就  
  象是(像是)自言自语  
  好象(好像)提到他会带来灾祸一样 
  这些家俱(家具)至少有60多年了  
  这些母亲眼中熟悉的旧家俱(家具),一定盛载着母亲太多的记忆,就让她老人家多看看吧。。。。。。  
  经过这些年岁月的冲刷,日渐斑剥(斑剥一词确实有出处,而且在往日的文学作品中,也屡见不鲜。而斑驳则来自斑驳陆离。的本字,斑驳和班驳是异形词的关系。目前《现代汉语词典》录入斑驳作为主词条,而斑剥则只在斑驳的词条下,作为一个注脚,其意味斑剥是被淘汰词形。特别说及,79年版的辞海中也没有收录斑剥,这说明斑剥一词在当今的语言环境中,已经处在死亡的境地中,其藏身的地方估计只能是故纸堆了。)  
  用不着评反(平反)昭雪吧。。。。。。  
  没有什么正式的评反(平反)文件  
  木门两侧还帖(贴)着春节时贴的红红的对联~~  
  我递给老寇一只烟(一支烟)  
  一但(一旦)说起过去的事情牵扯到姥爷,姥姥马上噤声  
  姥爷生前忠厚老实,纯朴(淳朴是推荐词形)善良  
  和他一样纯朴(淳朴)的乡邻们 
  被发动起来的乡邻们用梭标(梭镖),石块等残忍地杀死  
  给他带了一块咸罗卜(萝卜)
3

查看全部评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沙发
发表于 2012-5-7 12:25 |只看该作者
难得有人这么严谨地来论及网络写作牵涉的语言、语法、语感了,包括标点符号。在网络这种松散的大环境下,很多人降低了对自己的文字要求,从而也导致了很多读者受到误导,以为某词某字应该这样写或那样写,久之形成习惯还浑然不知。
如果我们每个人下笔时都能够严格要求自己,简练精炼自己的语言,注意句子的语法结构,注意不要自己硬造词语,注意标点符号的正确运用,那么我们呈现给社会的将是越来越干净的空间,我们热爱文学的某种使命也相对有所完成。
这是我愿意学习并愿意遵循的,也期望在以后的岁月里与同好的朋友们相互切磋,沟通指点,写出更优美的文章!
2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2-5-7 12:27 |只看该作者
{:soso_e120:}回复完毕感觉自己有点楼主的姿态。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2-5-7 13:13 |只看该作者
认真学习{:soso_e182:}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2-5-7 13:17 |只看该作者
我好像到过这里
{:soso_e112:}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2-5-7 17:49 |只看该作者
凌云享耳 发表于 2012-5-7 13:17
我好像到过这里

不是“好象”,是到过~~~{:soso_e100:}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2-5-7 17:50 |只看该作者
青花青 发表于 2012-5-7 12:27
回复完毕感觉自己有点楼主的姿态。

姿态不错啊~~{:soso_e100:}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2-5-7 17:52 |只看该作者
青花青 发表于 2012-5-7 12:25
难得有人这么严谨地来论及网络写作牵涉的语言、语法、语感了,包括标点符号。在网络这种松散的大环境下,很 ...

相互学习切磋~~谢谢如此用心{:soso_e179:}跟帖~~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2-5-7 18:41 |只看该作者
我知道,只要来迟一步,就得自带凳子,不然站着听说文解字不够过瘾。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2-5-7 18:47 |只看该作者
2001年国家公布的《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其后2003年国家又公布了《第二批异形词整理表》,其给出了异形词的规范字形,并作为文字规范予以推荐使用。前述的精彩和精采、马虎和马糊、糊涂和胡涂,即是三对异形词,前者为规范词形,言下之意后者为淘汰的对象。但我实在不晓得这世上究竟有几个人知道“异形词”整理表!
——————老实说,如果不是这个整理表出现在高中语文第五册的附录,我们谁也不会关注这些,因为不知道该从哪里去找到这些权威的东西。而我还算好,毕竟算得个跟汉字打交道的人,当然,主要是考试涉及到。那别人呢?怎么知道这些。大概觉得不会的就到网上查,或者用字典词典,殊不知,连词典都不够权威哪。
至于词典,我们也是力推“商务印书馆”的,毋庸多言。谢谢茶老师给我们带来的精彩分析。
顺便说多一句,您要改教语文多好{:soso_e112:}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2-5-7 20:32 |只看该作者
心月 发表于 2012-5-7 18:47
2001年国家公布的《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其后2003年国家又公布了《第二批异形词整理表》,其给出了异形词 ...

你以为我蛮喜欢语文?{:soso_e100:}还不是没得法~~不把字儿认对,么样出得了门呢?不会算术事情倒不大,了不得不上菜市场买菜~~不上银行数钱~~{:soso_e120:}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2-5-7 20:38 |只看该作者
心月 发表于 2012-5-7 18:41
我知道,只要来迟一步,就得自带凳子,不然站着听说文解字不够过瘾。

{:soso__899539201371117873_1:}要求太高,驳回!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2-5-7 22:23 |只看该作者
一张桌子两杯茶 发表于 2012-5-7 20:32
你以为我蛮喜欢语文?还不是没得法~~不把字儿认对,么样出得了门呢?不会算术事情倒不大,了 ...

那,把您那数学扔掉,我最怕数学,十几年噩梦不断啊,分明是读书留下的后遗症{:soso_e140:}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2-5-7 22:27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心月 于 2012-5-7 22:46 编辑
一张桌子两杯茶 发表于 2012-5-7 20:38
要求太高,驳回!

不高嘛。您的意思是我坐地板就好?这么看来,您那头像太形象了,一张桌子一本书,一个先生一只猫,桌子是您坐的,书是您看的,那只猫,可不就是坐在地板听课的我么?
顺便再说一句,“猫儿”这外号我用了23年,连我的班主任都这么叫我滴,没想到今天还得继续……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2-5-7 22:55 |只看该作者
心月 发表于 2012-5-7 22:27
不高嘛。您的意思是我坐地板就好?这么看来,您那头像太形象了,一张桌子一本书,一个先生一只猫,桌子是 ...

{:soso__12894400064909536571_2:}就当故事听~~怪不得有人早就在琢磨那个小生命呢?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2-5-7 23:01 |只看该作者
心月 发表于 2012-5-7 22:27
不高嘛。您的意思是我坐地板就好?这么看来,您那头像太形象了,一张桌子一本书,一个先生一只猫,桌子是 ...

{:soso__3891238907711122165_2:}有点像呢!23年的猫,那不成了精呢?{:soso_e120:}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2-5-8 06:33 |只看该作者
烟云的《一个人,一座坟》一文,我感觉是一篇不乏阅读价值的叙事散文,文字中的写景状物淡定从容,记事抒怀条分缕析,而能掀起我的阅读情绪的重要原因,或还是来自于作品中的那种能撼动人的心灵的真实情感。文字中充满了对长者的无尽思念和深深爱戴,作者的人生情怀被那些布满沧桑的时光所浸润,从而沉淀出了深厚的人生感悟。我相信自己的感觉。但由于我对帖子中的若干语言现象花了一点时间去琢磨,其间让我想到了一个话题:语感,便随后七写八写,不期捣鼓成了此前的一篇字和眼下的这篇字,而没有写出一个像样的关于《一个人,一座坟》的评论来。这于我留下了一些遗憾。在此,我要特别感谢烟云的《一个人,一座坟》一文,因为让我从中找到了写字的一些灵感。

以下录出来自《一个人,一座坟》一文中的若干瑕疵,其中有些瑕疵,确实来自我阅读中由于语感障碍而产生的直觉判断。比如:“我递给老寇一只烟……”、“没有什么正式的评反文件……”、“象是自言自语……”、“给姥爷姥姥上了一柱香……”等等,这些均让我觉出了语感上的某些不适,或说觉得不对劲!特别说及,“一柱香”的说法,在我曾经的文字中也出现过,但是在后来的写作阅读中,我注意到了正确的用法是“一炷香”。还提到一点,用六个圈圈代替省略号似乎是说不过去的。一般,按住shift键,然后敲击“6”,即可以给出省略号“……”了。最后说及,烟云的这篇达5000字的帖子,作为网络文字来说,出现的错漏之处并非到了不可接受的程度。如果一篇千余字的文章有上十处错漏,那是要打屁股的!不过这儿都互免了,因为我也是难免会写错字的!说的是真话,只是往往旁观者清罢。

  

  附:

  

  两扇对开的立式木门,晚上用门栓(门闩是推荐词形)插上  

  象是(像是)用生锈了的铁条焊就  

  象是(像是)自言自语  

  好象(好像)提到他会带来灾祸一样 

  这些家俱(家具)至少有60多年了  

  这些母亲眼中熟悉的旧家俱(家具),一定盛载着母亲太多的记忆,就让她老人家多看看吧。。。。。。  

  经过这些年岁月的冲刷,日渐斑剥(斑剥一词确实有出处,而且在往日的文学作品中,也屡见不鲜。而“斑驳”则来自斑驳陆离。“班”是“斑”的本字,斑驳和班驳是异形词的关系。目前《现代汉语词典》录入“斑驳”作为主词条,而“斑剥”则只在“斑驳”的词条下,作为一个注脚,其意味“斑剥”是被淘汰词形。特别说及,79年版的辞海中也没有收录“斑剥”,这说明“斑剥”一词在当今的语言环境中,已经处在死亡的境地中,其藏身的地方估计只能是故纸堆了。)  

  用不着评反(平反)昭雪吧。。。。。。  

  没有什么正式的评反(平反)文件  

  木门两侧还帖(贴)着春节时贴的红红的对联~~  

  我递给老寇一只烟(一支烟)  

  一但(一旦)说起过去的事情牵扯到姥爷,姥姥马上噤声  

  姥爷生前忠厚老实,纯朴(淳朴是推荐词形)善良  

  和他一样纯朴(淳朴)的乡邻们 

  被发动起来的乡邻们用梭标(梭镖),石块等残忍地杀死  

  给他带了一块咸罗卜(萝卜)


-------------------------------------------------------------
  呵呵,这几天有事,很少上网。先谢谢一杯桌子两杯茶老兄了。老实说,我对老兄评我的字充满了期待,因为此前读过几篇老兄写的评论,专业,认真且直言不讳地说出文字中的若干不足。在网络,在论坛,这都是极难得的。文字的准确性的意义对于喜欢文字的我们的意义不言而喻。如果象老兄这样的人多一些,大家在交流中多直言些不足,无疑可以促进我们的进步。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不只一次地说过,六星,散文有老兄这样的朋友幸甚!我也从中受益非浅,希望老兄一如继往地和大家多交流!另祝安好!{:soso_e181:}
1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2-5-8 08:35 |只看该作者
我还有个办法,那就是直接打词组,能打出来的,应该不是别字吧?嘿嘿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2-5-8 13:42 |只看该作者
潘霞 发表于 2012-5-8 08:35
我还有个办法,那就是直接打词组,能打出来的,应该不是别字吧?嘿嘿

{:soso__5884481083797561406_2:}用拼音输入法,特别是智能拼音,出错的概率就很小了!按你说的行不通。比如,“困蓝”、“麻凡”在搜狗上都可以直接打出来,但你认得它们吗?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12-5-8 13:45 |只看该作者
远去的烟云 发表于 2012-5-8 06:33
烟云的《一个人,一座坟》一文,我感觉是一篇不乏阅读价值的叙事散文,文字中的写景状物淡定从容,记事抒怀 ...

{:soso__4545731741938272068_2:}{:soso__403779004997926347_4:}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012-5-8 13:58 |只看该作者
从茶兄的文中总有收获。我能记得多少算多少。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12-5-8 14:42 |只看该作者
一张桌子两杯茶 发表于 2012-5-8 13:42
用拼音输入法,特别是智能拼音,出错的概率就很小了!按你说的行不通。比 ...

哈哈,茶老师,俺用的是五笔,嘿嘿,能出来的,一般不会错。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12-5-8 19:16 |只看该作者
潘霞 发表于 2012-5-8 14:42
哈哈,茶老师,俺用的是五笔,嘿嘿,能出来的,一般不会错。

{:soso__3172518247749665172_1:}五笔字型确实有其优点,用的人也很多,尤其是记忆好的人,当然,谁赶得上女人的好记忆呢?一般,在初期学打字时,五笔是最合适的,毕竟拼音学起来困难得多。我感觉打字员们通常都在用五笔。但是对于写字的人来说,拼音还是优于五笔,道理在哪呢?(我没有用过五笔,下面的发言只是个人理解。)

五笔的本质是按字形“画画”,画一个什么样子,就出来想要的那种样子,也可能有若干选项,但是,那些选项之间几乎没有字义之间的联系,欲选择者,就是已经存在于自己脑海中的那种模样,而一当自己脑海中存储的是一个错误的字词时,那就没有挽救的可能了!比方,你的脑海中一直就是“寒颤”这个词儿,所以要用它的一刻就用五笔敲出“寒”和“颤”组成一个词,可能出现的其他选项,在词义上估计都和“寒颤”风马牛不相及。如果用拼音呢?特别是用模糊拼音,“寒颤”和“寒战”或都会跳出来,尽管你的骨子里装的是“寒颤”,但是,在拼音的环境下,写字的人一般都会打量一下“寒颤”和“寒战”,毕竟对“寒战”不可能完全没有印象。即使没有印象,也要停下来,死死地打量,并通过《现代汉语词典》做出最后的选择。这是在长期的写字中必须要养成的一个写字的习惯。想来,用五笔则没有“寒战”冒出来,也就没有给你提供思考的机会,只能选择印象中那个固有的“寒颤”,不能启发做更多选项上的思考。

简单点说,五笔打出来的字是死的,对结果没有思考的余地;而拼音打出来的字是活的,所谓活,是指可以促使你对选项进行思考!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寒战”作为推荐词形给出了释义,而“寒颤”虽然还留在词典中,但是,对其解释就三个字:同“寒战”。一般这种情形,要理解成两者是异形词的关系,而且“寒战”是推荐词形,其意思是说,“寒战”更适合当前的语言使用环境,“寒战”的词频比“寒颤”要高很多。

以下一段文字,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和“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于20011219日发布的《语言文字规范》,也是为何把“寒战”做为推荐词形的理由:

颤”有两读,读zhà时,表示人发抖,与“战”相通;读chàn时,主要表物体轻微振动,也可表示人发抖,如“颤动”既可用于物,也可用于人。什么时候读zhàn,什么时候读chàn,很难从意义上把握,统一写作“颤”必然会给读音带来一定困难,故宜根据目前大多数人的习惯读音来规范词形,以利于稳定读音,避免混读。如“颤动、颤抖、颤巍巍、颤音、颤悠、发颤”多读chàn,写作“颤”;“战栗、打冷战、打战、胆战心惊、冷战、寒战”等词习惯多读zhàn,写作“战”。

由上看来,用五笔,字要尽可能写对;而对印象不太深的字若采用模糊拼音,还是能把所想要的字找出来。嘿嘿,这儿说的“寒颤”是我临时在你的文章中找到的,这样有个对象,好说话一点?{:soso__704819253341624665_1:}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12-5-8 19:24 |只看该作者
很用心。值得学习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12-5-8 19:24 |只看该作者
个人以为,五笔比拼音要准确许多。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12-5-8 19:25 |只看该作者
网络有时不可靠,关键还要靠自己去向字典词典学习。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12-5-8 19:25 |只看该作者
自己编一个词条,哪怕是错的,百度也会吸纳的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12-5-8 19:28 |只看该作者
李子四 发表于 2012-5-8 13:58
从茶兄的文中总有收获。我能记得多少算多少。

{:soso__9683468196491213206_4:}呵呵,你客气了!写字的人,都会有自己写字的体验的,无非要点时间琢磨~~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12-5-8 19:44 |只看该作者
般若山人 发表于 2012-5-8 19:24
个人以为,五笔比拼音要准确许多。

用五笔必须要把字记得准确无误,如果这样,当然准确!但这种准确不是来自于机器,而是自己的功劳,无需谢谢五笔的!而当你把猫记成了熊猫时,或你根本不清楚是哪一个猫时,五笔是否无计可施了?最后就只能画一个熊猫,甚至什么也画不出来!但拼音不一样!当然拼音也有出错的时候,但是拼音灵活多了,其容易注入智能的方式,以帮助选择自己需要的字词。毋容置疑,用拼音的人要多些。事实上,国家教育部门并不推崇五笔输入法,但五笔确实是非常成功的商业推广。{:soso__3943448463613330755_3:}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12-5-8 19:47 |只看该作者
般若山人 发表于 2012-5-8 19:25
网络有时不可靠,关键还要靠自己去向字典词典学习。

{:soso_e179:}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