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猫曈 于 2012-5-29 01:21 编辑
“淡妆浓抹总相宜”一句,是可以很逼真地形容水墨的纯净和简洁的。
很神奇,两种貌似对立的东西,却可以如此冲撞、融合、饱满。
水至清,墨至浊,偏偏又那么和谐与共,看山水画,看宣纸上狼毫挥洒,你无法不承认,只有在中国,只有水墨,才真正意义的包容着精神层面上的无限膨胀着的立体的丰满。
喜欢那种令人惊愕的感官振动,喜欢那种纯天然的交融。
这是中国人才有的特殊的思维方式,一种纯粹的视觉领悟和蕴含。
与围棋一样,水墨堪称博奥精深,不仅仅修身,还可以养性,可以触手可及所有美学概念的形象化,也成就了人生意义上的思考与沉炼。
水墨是一点点晕开的,一个墨滴,沿着纸的脉络向四下里渗染,看那些自然下垂的重量感扩散着的鲜活,总有醉酒一般的眩晕,也总会想起那句诗:润物细无声。于是不得不承认,水墨的舒适感很强,
笔是讲究“锋”的,门外汉,根本搞不懂柔软的毛发怎么会有尖锐的锋,于是可以去看看书法,感觉一下腕肘轻颤,提拉、翻转,收放自如,一切尽在掌握,瘦弱骨感的笔划里似乎包含了惊天的能量。
水墨不华丽,不张扬,不招摇,不惊艳,水墨不施粉黛,不卑不亢,只有轻飘飘的深浅浓淡,与“斑斓”毫不搭界,却乖张灵巧,自成一格,风味独特,个性张扬。在所有的感官艺术里,它从不领跑,却也一直在峰巅之上笑傲,是所有人的定心丸,所有的浮躁在水墨之前便安然自若,清纯不失。
也许,只有纸,才懂水墨的神韵吧。
水,墨,纸,本似互不相扰的三件静物,微妙地变成艺术态度,只因一个懂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