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德兰
站在阳台上,闻小南风里百草的清香,这个季节最香的莫过于箬:叶和艾草了。箬叶和艾草的香,是端午节的序曲。在这个序曲刚开始叮咚作响时,人们就一古脑得陷入了回忆。仿佛只有回忆才能说明岁月并没有走远,才能又一次的,把自己和别人的曾经鲜活过我们的生活的都统统拿出来,再重新咀嚼一遍,好像唯有这样才不枉这个节日又来过一次。
那年端午节,王二的母亲怕王二贪吃粽子,就把粽子高高地挂在屋梁上。这种小儿科的方式是难不倒王二的,王二在大桌子上搁椅子,再在椅子上放小凳,不费吹灰之力,就把粽子拿了下来。王二的母亲见难不倒王二,又换了一个战略,把粽子锁到房间里去。
一年才吃一次粽子,还不让王二吃够,粽子又仅和王二一门之隔,还不猫爪掏心,惹人难过。王二从屋里转到屋外,又从屋外转到屋里,三番五次地挤在门缝边,朝里张望着那满满一篮子香喷喷的粽子,恨不能学孙悟空变成一个虫子从门缝里飞了进去。
想到变成虫子飞进去,王二突然一个激灵,想起了一个好办法。
这粽子被王二一只只地搬出来,藏哪呢?王二又是满屋转悠着,始终找不到藏粽子的佳处。就在王二抱着满怀的粽子干着急时,猫儿眯了一声,爬上了树,这个动作一下子给王二带来了灵感。
王二把粽子连成风铃状,挂在柿树浓密树叶间。想到时,爬上树,骑在枝桠间,啃上一两个粽子,那滋味要有多开心就有多开心。
乡下有句老话:“没有强头过八十”。那天王二的妈妈在树下剥大蒜头,无意之中抬了一下头,看见树上挂了一串黑乎乎的东西,在风中左右晃荡着。走近一看,发现是几只风干的粽子,一时缓不过劲来,怎么想也无法想通,这粽子是从哪儿来的,怎么会挂在树上去的。
带着一肚子好奇的王二妈妈,把王二找来,问一个究意。刚开始,王二还顾左右而言他,始终不肯说出粽子的来历,可经不住棍棒的威力,最终老实交代。是从门地下打洞爬进去的。
彼时贫穷,能用砖搭在三间瓦房已是不错的事了,是没有闲钱铙水泥地贴面砖的。讲究的人家,会用建房时多下砖头,拼拼凑凑把地面铺平整了。那会儿,王二家就是这样的。王二先是把铺在地上的砖头一块块地翻出来,再把门槛儿下的泥掏出来,掏到能容自己爬过去的高度。等粽子搬运出来后,再把泥土夯实了重新铺上砖头。
王二偷吃粽子的精神后来一直感染着我们,每每想起这件事,总不忘给王二竖一下大拇指。
又是一年端午时,粽子已无法勾起我们馋劲,倒是王二偷吃粽子的事,仍鲜活在我们的记忆里,随着飘香的小南风尽情摇曳。
江苏大丰人民南路188号1幢302室陈德兰邮编224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