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文学 六星书房 故乡的哭嫁
查看: 2572|回复: 1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故乡的哭嫁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12-6-5 11:0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娘啊娘,鸡叫了哩,天亮了哩,掐【吃】碗浪【冷】饭,嫁靠【去】了哩,我的娘!......”
  “嫁娘,嫁娘,你冒哭哩,转过弯弯蛮就到屋哩,我了了,锅子蛮煮的红米饭哩,顶罐蛮炖的红腊肉哩,我了了......”岁月悠悠,许多的记忆在流年中早已模糊不清,却还依稀记得家乡的这一段哭嫁歌。
  家乡大部分居民都是土家族,而土家族哭嫁的习俗由来已久,据说以前不哭的新娘是不准嫁出去的。也不知道这个习俗传于何时,家乡的女人们好像生来就有这种哭嫁的**。早些年但凡在村子里听到年轻婆娘和老女人的哭声,或者中间停顿时的一些哄笑,那就不必惊讶,肯定是这家的妹崽将要出嫁了。
  家乡的哭嫁歌以歌代哭,用土话唱来,煞是好听,旋律一样,但哭词没有规定,全凭新娘和陪哭者临时发挥,也可以说哭嫁歌的作词人都是每一个待嫁的新娘和陪哭的亲朋好友。
  当接到男方通报结婚日子的前七天或者半月,新娘子就不再轻易出门露脸了,如婚礼遇在冬天,火塘上围一圆桌,倒上几杯茶水,邀亲邻姊妹依次坐下,哭起嫁歌来。一般都是新娘居中,唤作包席,又女为安席,左女为收席。先由新娘起哭,安席接腔,依次哭去,不管白天黑夜。哭有规矩,母女哭,姑侄哭,姊妹哭,舅甥哭,姑嫂哭,还有骂媒婆的......
  哭的内容既丰富又复杂,新娘的哭包含了对爹娘养育之恩的感谢,对母女之情的回忆,对嫁去之后想念父母牵挂父母担忧父母的心情,托兄嫂或者下面的弟妹照顾年迈的双亲。新娘是见谁哭谁,某个婶娘啊,我何年何月吃过你熏的腊肉;某个姐妹呀,何年何月,我们一起去赶过场;某个姨姨呀,你曾经为我绣了双鞋垫,我就要嫁出门了,以后恐怕没有机会经常在一切了,也不知这一走,何时再能相见?我好伤心呀!哭到动情处,大放悲声,听者也止不住泪水涟涟。哭得越好,越发显得这个新娘聪明贤淑,哭得越动情,越发显得这个新娘会为人处事。哭的双眼浮肿,直到声音嘶哑,到了临行前那个晚上,哭嫁就到了高潮,新娘的一些小姐们会围拢来一起陪着新娘狂哭,有临别之前的不舍,有回忆往日的情分,有对以后的期盼,有新娘子嫁走了的叮咛,哭声委婉凄楚,悲情当中不时又夹带着一些嬉笑和哄闹,这种哭嫁的习俗悲中带喜,泪中带笑,在神秘的湘西村寨里形成一种独特的本土文化。
  天刚麻麻亮,迎亲的队伍将要启程,即将要和亲朋好友分别了,此刻的新娘更是悲从中来,泪如雨下,拉住娘的手,不愿放开,未曾开口,已是热泪直流。
  “娘啊娘,崽要走了哩,再帮娘啊梳把头。
  曾记鬓发野花艳,何时额头起了苦瓜皱?
  摇篮还在耳边响,娘为妹仔熬白了头。
  燕子齐毛离窝去,我的娘啊,衔泥何时得回头?”
  娘这时也是老泪纵横,将自己的妹仔的头抱在怀里,哭唱道:
  “锣鼓花轿催女走,满肚话儿冒说够,
  世上三年送一闺,为何不问五更头?
  唉,
  儿去今要去娘难留,往后的日子你重开头,
  到了婆家要勤劳,莫做懒女任人笑。
  夫妻日子莫吵闹,孝顺公婆度春秋。”
  哭嫁歌在锣鼓唢呐鞭炮声中格外悠悠凄婉,让人听了忍不住受之感染而潸然泪下。新娘子在哭声中一步三回头的上了花轿,随着迎亲队伍渐行渐远,这一头的娘亲,久久站在村口,晨风中飘荡着一缕白发,痴痴凝视着远去的花轿,眼神中带着些许欣慰,些许不舍,些许牵挂,悲伤与喜悦交汇在一起,融进这一幅凄美的风景里。
  随着时光远去,现代文明高速推进,不知道远在湘西的故乡,是否还保持着这种哭嫁的习俗?有的人说现在婚嫁早已不兴这个了,有的人说一些边远的村寨里依然流传着哭嫁的习俗。或有或无都罢了,留下的只是记忆深处里这份回忆的美好,聆听这些耳边回唱着的哭嫁歌,是一种久远了的亲切,是一缕挥不去的乡愁。
1

查看全部评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沙发
发表于 2012-6-5 11:28 |只看该作者
问好尘烟!  那些方言有些难懂哦
各地有各地的风俗,记得小时候也听说这么样的话,所以家里的姐妹出嫁的时候,我就一直想看清楚到底要怎么哭,害怕到时候自己出嫁的时候哭不好.....哈哈   现在想来还是很有趣的!  
可惜,自己真的出嫁的那天,我硬是哭不出来,第二天想妈妈了才哭出来呢{:soso_e106:}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2-6-5 14:38 |只看该作者
很有趣的习俗呢,是非遗,不抢救的话,都快没了,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2-6-5 17:25 |只看该作者
新娘子在哭声中一步三回头的上了花轿,随着迎亲队伍渐行渐远,这一头的娘亲,久久站在村口,晨风中飘荡着一缕白发,痴痴凝视着远去的花轿,眼神中带着些许欣慰,些许不舍,些许牵挂,悲伤与喜悦交汇在一起,融进这一幅凄美的风景里。

这样的场景令人回味。这样的习俗真该保留,起码,它是一种感恩之情的表达。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2-6-5 18:08 |只看该作者
这组关于故乡的字,接地气,喜欢{:soso_e179:}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2-6-6 08:47 |只看该作者
暮雪 发表于 2012-6-5 18:08
这组关于故乡的字,接地气,喜欢

呵呵,同感之。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2-6-6 13:22 |只看该作者
欧诗漫 发表于 2012-6-5 11:28
问好尘烟!  那些方言有些难懂哦
各地有各地的风俗,记得小时候也听说这么样的话,所以家里的姐妹出嫁的时 ...

问好诗漫,谢谢赏读,哭嫁的习俗可能各地不相尽同吧,很遗憾没有机会看到你嫁人时候有没有哭呢,哈哈。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2-6-6 13:24 |只看该作者
紫雪 发表于 2012-6-5 14:38
很有趣的习俗呢,是非遗,不抢救的话,都快没了,

谢谢紫雪赏读,这种习俗现在出现在家乡旅游的节目里,但愿能够保留下去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2-6-6 13:25 |只看该作者
心月 发表于 2012-6-5 17:25
新娘子在哭声中一步三回头的上了花轿,随着迎亲队伍渐行渐远,这一头的娘亲,久久站在村口,晨风中飘荡着一 ...

问好心月,谢谢赏读,社会进步太快了,不知道这种习俗能否传承下去。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2-6-6 13:27 |只看该作者
暮雪 发表于 2012-6-5 18:08
这组关于故乡的字,接地气,喜欢

感谢暮雪赏读,所谓地气不过是平时中的自然罢了,散文的写法和结构很多,只不过看用什么眼光去赏读而已。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2-6-6 13:27 |只看该作者
莫小 发表于 2012-6-6 08:47
呵呵,同感之。

问好莫小,谢谢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2-6-6 22:25 |只看该作者
情感细腻,描写详述,难以忘怀的久远家乡习俗!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2-6-7 07:51 |只看该作者
  尘烟的这篇字,好在接地气了。{:soso_e181:}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2-6-14 09:10 |只看该作者
憨憨 发表于 2012-6-6 22:25
情感细腻,描写详述,难以忘怀的久远家乡习俗!

谢谢憨憨赏读,问好。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2-6-14 09:11 |只看该作者
远去的烟云 发表于 2012-6-7 07:51
尘烟的这篇字,好在接地气了。

谢谢你的赏读。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