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岁那年冬天,正上高三的小飞被母亲义无反顾地送进了部队,送到了边防,送到了父亲曾经战斗过的地方。
小飞并不想当兵,尤其不愿到边防当兵。
这一切,源自对父亲大飞深深的恨。
小飞三岁那年,大飞在团部开完会,顶着风雨坐军用大卡往边防四连赶,途中遇到连队驻地一对被暴雨淋得无处可躲的父女。大飞不顾驾驶员的反对,硬是把父女俩摁在副驾驶的位置上,自个儿爬上货厢,任由风吹雨打。
快到连队驻地时,因避让一辆突然从叉道冲出来的摩托车,军用大卡翻进沟里,驾驶员和那对父女轻伤,大飞被惯性摔得老远,头部重重地撞在一块石头上…
小飞永远失去了父亲。可他那时还小,什么也不记得,要不是母亲三天两头拿父亲的照片给他看,小飞甚至对父亲没什么印象。
可能是男孩的叛逆心使然吧,等到长大些,每每母亲再让小飞看父亲的照片,或是提起关于父亲的话题,小飞就会莫名其妙地心生反感。尽管他也知道这样不对,但就是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
刚上高二时,小飞喜欢上了班里的一名女生。刚想表白哩,却被班里最高最棒的阿雷胖揍了一顿。
受点皮肉之苦倒没什么,可阿雷的一句话让小飞很是受伤:“连个爹都没有,你有什么资格和我争女孩?”
晚上回到家,见儿子闷闷不乐,母亲又搬出父亲的相册递过来:“儿子,想爸爸了?想他就看看吧,妈妈经常这么做的。”
小飞一下子爆发了,用双手使劲地把相册摔在地上,扬着头对母亲咆哮:“别再跟我提他!我没有爸爸!我恨死他了!”
母亲惊呆了,把自己站成了雕像。可她什么也没说,默默地捡起相册捧在胸口,回到自己的卧室,当晚没再出屋。
小飞隐约听到母亲的抽泣,想进去安慰安慰,但却失去了那股勇气。
从那以后,母亲不再拿父亲的照片让小飞看,甚至不再提关于父亲的任何话题。
从那以后,原本学习很好的小飞变了一个人,无心学习,上课发呆,成绩一落千丈,还和学校的一帮小混混打得火热。
高三上学期的一个黑夜,阿雷一个人回宿舍时,被几个人用麻袋蒙住头部,之后一顿拳打脚踢,被闻讯赶来的老师送进了医院。
警方介入了调查,小飞和那帮小混混成为重点怀疑对象。
虽然最终没有找到有效证据,但学校还是把小飞他们当成了重点人,提醒班主任多多关照。
于是,小飞他们成为众矢之的,老师们训斥着,同学们防备着,日子很不好过。
班主任老师还找到小飞的母亲,说是这样的学生,还不如主动申请退学,再这样混下去,对学校、对班级、对家庭都是一种负担。
小飞的母亲把自己关在卧室里,捧着丈夫的相册哭了一夜。
第二天一大早,母亲红肿着眼睛叫醒了小飞:“你别去上学了,咱们家丢不起那个人。妈妈已经和你爸爸的战友联系好,过段时间送你去边防当兵。”
小飞不想当兵,但他深知自己犯了错,深深地伤害了母亲,除了服从安排,他找不出第二种可以安慰母亲的有效方式。
此时,和大飞同年入伍的一名战友已经当了团长。在他的努力下,小飞顺利入伍,并到了大飞当年所在的边防部队。
在父亲老战友们的关照下,新兵集训后,小飞被分到父亲当过连长的边防四连,开始了艰苦的军营生活。
父亲的战友对小飞并没有什么特殊照顾,甚至要求班长和连队干部严格训练和管理,标准要比小飞同年入伍的战友更高一些。
刚入伍时,小飞对父亲的恨,一点也没消退。
直到从新兵营下到边防四连,直到在连队荣誉室看到父亲的照片、名字和事迹介绍时,小飞心里被猛地震了一下,瞬间泪如雨下。
那一刻,小飞读懂了父亲,读懂了边防,读懂了边防军人。
一年后,小飞当了班长;第二年,参加上级比武连夺三枚金牌,荣立了二等功;第四年,提干并被送入军校深造。
又过了三年,小飞回边防四连当了排长。
四年后,小飞成为父亲的继承人,正式成为边防四连的第19任连长。
上任的第一天,小飞无意间听到有人哼唱那首《长大后我就成了你》,顿时泪湿衣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