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9年的鞭炮声
文益思
1
1109年,宋徽宗大观三年,一个秋季的早晨。
在美丽的感恩平原上,昌化江在静静流淌着,此刻,没有风,也没有云,天蓝的像一湾清水。
一群喜鹊不知从树林中的哪个角落里飞了过来,它们呼啦鸣叫着在天空中转圈盘旋着,然后在河边的树上停落了下来,吹快地鸣叫着。喜鹊把树枝压得摇摇晃晃,它们也跟着摇晃着,似乎要掉了下来,却又是那么牢固地立在树枝上。
我站在昌化江边,眺望着远方的昌化岭。
一想到自己明天就要离开家乡,前往广东韶州任太守。一种依依惜别的深情就时刻荡漾在我心中。是啊,此次一别,不知何时方能再见昌化江,不知何时再能见到那一块神奇的象石。
我从赤坎村的家里漫步来到这昌化江边,只不过是几百米的距离,此时,村子里不时地传来了喜庆的鞭炮声,这鞭炮声时断时续,声声入耳……
这是一种“开琼甲第”的鞭炮声。
这是一种“珠联海甸,笔破天荒”的鞭炮声。
这是一种“光前裕后”、“继往开来”的鞭炮声。
我知道,这1109年的鞭炮声,必将载入海南史册,其影响也将是永恒的。
2
站在昌化江边,我放任着自己的思绪飞扬,想起了恩师苏东坡,是啊,如果没有老师的指点,我也就没有今天的成绩啊……
1097年,我的老师,礼部尚书、大文学家苏东坡被贬来琼,谪居儋州。我知道这个消息以后,马上背上行李步行几百里到儋州从学于苏东坡。
在载酒堂的课堂上,我们28位学生认真聆听着老师的教诲。
在高高的讲台上,老师声情并茂地说:“自隋唐科考至今,海南的教育还是相当的落后,这种情况造成了海南岛至今仍然没有一个人考中过举人,至于进士更是空白的。因此,我要求你们这批学生,一定要改变历史。你们这一批人,一定要出举人,出进士,这是你们为自己争光,也是为海南岛的父老乡亲争光。这也是老师的心愿啊。”
老师的一席话,让我们每一个学生都心潮澎湃、热血沸腾。是啊,我们的身上,担付着海南教育的明天。
也就是在载酒堂里,我和同窗姜唐佐、王霄等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有一天,老师苏东坡和黎子云在荷塘边垂钓时,发现一对燕子飞来,苏东坡便随口说道“春暖燕知归”,并让黎子云对下联。黎子云一时没有想出,正好我手拿诗书走过来。
黎子云一见到我就说:“符确,你来对一下老师的对联,老师出的上联是春暖燕知归。”
我想了想说:“就对‘道明人觉晓’吧”。
老师一听,非常满意,连声说道:“符确,你是我学生中的一个可造之才,我相信,你将来必有出息,你的才华不在姜唐佐之下。依我看,姜唐佐是举人的料,你就是进士的料。”
一听老师此言,我说:“谢谢老师的夸奖。”
其实,在我的这些同学中,我最佩服的同窗也就是姜唐佐了。
我曾经亲眼看到,老师苏东坡很欣赏姜唐佐的才华,曾在他的课册上写道:“云兴天际,欻若车盖……惊雷出火,乔木霏碎。殷地爇空,万夫皆废。悬溜绠坠,日中见沫。移晷而收,野无完块。”并称赞姜唐佐“文气雄伟磊落,倏忽变化”,认准姜唐佐日后必成大器。后来,苏东坡辞别姜唐佐时,送给姜唐佐两句诗:“沧海何曾断地脉,白袍端合破天荒。”并说日后他登科,再为他续成诗篇。由此可见,姜唐佐在老师心中的地位有多高啊。
但我没有想到,老师对我的评价竟然比姜唐佐更高。
3
老师北归以后,同学们也就各自回家了,我也回到了自己的家乡赤坎村,勤奋读书,准备科考。
众所周知,我朝确立了三年一次的三级考试制度。
宋初科举,仅有两级考试制度。一级是由各州举行的取解试,一级是礼部举行的省试。宋太祖为了选拔真正的人才担任官职,于开宝六年实行殿试。自此以后,殿试成为科举制度中最高一级的考试,并正式确立了州试、省试和殿试的三级科举考试制度。殿试以后,不须再经吏部考试,直接授官。
但阴差阳错的是,我却因为生病错过了两次科考。要知道,科考是三年才举行一次的啊!
在这六年的时间里,我经常收到了同窗姜唐佐的来信:
姜唐佐在信中说:
老师北归不久,他果然考中了举人,成为海南历史上第一个举人。
崇宁二年(1103),他在河南汝阳遇见苏辙,方知老师苏东坡已去世。老师送给他的那两句诗:“沧海何曾断地脉,白袍端合破天荒。”也让苏辙给补足了。
苏辙为胞兄补足那两句赠诗曰:“生长茅间有异芳,风流稷下古诸姜。适从琼管鱼龙窟,秀出羊城翰墨场。沧海何曾断地脉,白袍端合破天荒。锦衣今(一作他)日千人看,始信东坡眼力长”。
姜唐佐在信中还说:恩师在世时,就曾经说过,你的水平在我之上,所以,我也对你提出一个要求,你应该“开琼甲第”,成为我们海南的第一个进士,不负老师生前对你的厚爱!
读完了姜唐佐的信,我这才知道,老师竟然在北归途中逝世,一想到师生从此离别,心中更加悲痛。
而一想到老师和同窗对自己的器重,自己更应该责无旁贷,是啊,自隋唐以来,我们海南岛还没有出现过一个进士啊!我应该改变这一历史。
4
为了心中的梦想,我更加地沉静好学。
有一次,我在家中的油灯下苦读。妻子把糯米糕端到我的桌子前,让我边吃边学。当妻子回来取碗时,却发现糯米糕吃完了,糖浆却没有少。再看我的嘴边,全是黑黑的墨汁,原来我低着头看书,把墨汁当作糖浆吃了。
一看到我嘴边黑黑的墨汁,妻子笑了:“你啊,真是学成一个傻瓜了。”
我这才发现,原来我把墨汁当成糖浆吃了。
我告诉妻子:我的科考目标就是考上进士,填补我们海南岛的这一个空白。
1107年,大观元年,朝廷在昌化郡设立镇州。一想到州试就在家门口举行,我真是喜出望外,我知道,按照朝廷的政令,我如果能够考中镇州解元(第一名),那么,我就可以直接免考省试,而是直接前往京都东京参加殿试了。
1108年,大观二年,我从容地走进了解州州试的考场,沉着冷静,从容答题。
当我走出考场时,我看见妻子抱着儿子,在外边等待着我。一见到我,妻子就问我考得怎么样,我甜美地笑了。
果然,当州试放榜时,我考中镇州解元(第一名),实现了自己梦想的第一步。
5
1109年春天的一个早晨,亲朋好友都来到了赤坎村。他们都是怀着一种崇拜的心情来为我送行的。因为我将前往京城东京,参加本年度的殿试考试。
父亲拍着我的肩膀说:“儿子,我相信你一定会成功的,你一定会成为我们海南岛的第一个进士。”
在众人的目光中,我辞别了父老乡亲。妻子伴我一路北上,她的目标是送我上船。
妻子说:“符确,从我们赤坎村到东京,一共有多远啊?”
我说:“大约五六千里路吧!”
妻子说:“你记住,在东京的花花世界里,你可不能花了心,考完试以后,你就回家,免得父母担忧。”
我点了点头。
在琼州海峡的渡口处,我和妻子话别以后,登上了渡船,望着妻子越来越远的身影,我又情不自禁地想起了我们之间的爱情:
我的家乡赤坎村,有一块神奇的石头,其形态就像是一头大象,故名曰“象石”;这块象石鬼斧神工一样,屹立在另一块大石头的上面,气势相当的磅礴。更为神奇的是,此石一经敲击,就发出“咚咚”的响声,其声悠悠扬扬,经久不绝,故又叫“咚石”。
传说这块石头它能给勇敢者以智慧、也能给勤奋者以收获、它能给懦弱者以坚强、也能给善良者以欢乐。当然,更为传奇的是,传说这块石头还能够给青年男女带来如意的爱情。
我就是在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里认识了我的妻子。
那一天,她趁着象石没人时,来到了象石的旁边,拿起一块石头轻轻地敲打着象石祈祷着心愿。那悠扬的声音惊动了坐在昌化江边读书的我,于是,我也来到了象石的旁边,只见一个秀外慧中的女孩子正在敲打着象石,一见到我突然出现,女孩子羞红了脸,看了我一眼以后就匆忙离去。
女孩回眸一笑的眼神让我知道了这人世间真的有一见钟情的爱情!
几天以后,我的媒人就到女孩家去上门提亲,并得到了我想要的结果。
在一个清风凉爽的夜晚,我们相约来到了相识的地方:象石的旁边。我们两人坐在象石旁边的一块大石头上,一起谈天说地,谈到兴奋时,我情不自禁地想去拉她的手。
没想到她却闪到了一边,羞红着脸说:“我以前曾经和一位小伙子相过亲,但就因为他对我动手动脚的德行我很讨厌,后来,这门快要成的亲事也就拉倒了。如今,虽然父母已经同意了我俩的事情,但你也不能对我动手动脚,到了结婚那一天,我就是你的了,你想怎么碰就怎么碰。但现在你不能碰我。”
一听完她的话,我更加相信了自己的眼光。
果然,婚后,成了我妻子的她,成了昌化江一带少有的好媳妇。
6
经过了漫长的旅途,我终于到达了东京(今河南开封)。
东京真美啊,你看那高耸入云的铁塔、你看那庄严肃静的相国寺、你看那威名远扬的天波杨府、你看那雄伟的开封府、你看那富丽堂皇的皇宫……
尤其是汴河一带,灯红酒绿、金碧辉煌啊!我们的京城,真不愧是一座国际大都市啊!
但所有的这一切,都不为我所动,我投入到殿试考前的准备工作中。
在殿试的考场上,我又一次地从容答题,又一次的得心应手!当我走出考场时,我抬头看了看京城的晚霞,啊,京都的晚霞真美,就像是母亲脸上的温情、就象是儿子脸上灿烂的笑脸、我知道,我成功了!我完成了恩师苏东坡的心愿!
又一次漫长的旅途后,我从东京回到了我那遥远的家乡——海南岛西部地区的赤坎村。
迎接我的是亲朋好友如花的笑靥,还有乡亲们深切的期盼目光!
7
昌化郡的信使团是敲着锣打着鼓走进赤坎村的,这种阵势是赤坎村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也是海南历史上前所未有的!
“符确考中进士了。”
“符确成了我们海南岛的第一个进士。”
“这是一个开琼甲第的壮举,也是一种“珠联海甸,笔破天荒”的壮举!”
“符确破了天荒,是我们整个海南的光荣!”
几乎与此同时,鞭炮声骤然响起,赤坎村的每一户人家都为我鸣炮祝贺!
这村庄的鞭炮声与昌化郡信使团的鞭炮声混成一团,在1109年的岁月里,久久地回荡在赤坎村的上空,回荡在感恩平原的天地之间,回荡在美丽的昌化江边。
8
父亲不知何时走到了我的身边:“儿子,你明天就要前往韶州担任太守了。今天,我让你母亲为你也为全村人都做了几十桌好菜,全部都是我们昌化江中自产的海鲜,你好好品尝一下,一去到韶州,就吃不上家乡的饭菜了。”
“父亲,要不然你跟母亲和我们一起去韶州吧!”
“那不行,这里还有你那么多的兄弟姐妹呢,再说了,父亲也已经离不开这片土地了。父亲想跟你说的是,你去韶州担任太守,一定要为政清廉,秉公办事,成为一个人民拥戴、政绩突出的朝廷官员。要记住,你是海南的第一个进士,应该说是一个青史留名的人,所以,你要对得起自己的这份荣誉!”
我情不自禁地点了点头!
在为我欢送的宴会上,我举起酒杯,和家乡的父老乡亲一一碰杯:“父老乡亲们,谢谢你们来参加这个宴会,我想跟大家说的其实就只有一内容:明天,我将去韶州担任太守,我一定为政清廉,秉公办事,成为一个人民拥戴、政绩突出的朝廷官员。等我致仕以后,我还会回到这里,回到家乡的土地上,开办学堂,教育我们的子孙后代,我一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我们的感恩平原,为我们的昌化江地区,培养出更多的举人和进士。”
我的话语未落,就响起了一阵阵热烈的掌声!
9
昌化江边,赤坎村通往官道的大路上,又一次地尘土飞扬了起来。
家乡的每一个家庭,所有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他们都自发地来到这里,为我送行。
望着父老乡亲们的一张张笑脸,我情不自禁地热泪盈眶,我告诉自己,我一定还要回来,兴办学堂,传播文化,我要感恩这片土地,用自己的知识回报这片土地。
我和妻子儿子坐上了昌化郡为我一家备好的马车,缓缓前行!
我和父老乡亲们都挥动着自己的右手,与对方告别。
这时,鞭炮声又再一次地响了起来,回荡在赤坎村的上空,回荡在感恩大地的天地之间!
我知道,这1109年的鞭炮声,它还将永远响亮在我的人生前行的道路上,它还将响亮在明天的海南大地上!
2011、6、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