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文学 六星书房 救赎我灵魂的呐喊
查看: 15123|回复: 9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救赎我灵魂的呐喊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12-6-20 00:3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本帖最后由 莫冉 于 2012-6-20 00:55 编辑

     201253日早上7点,美国纽约苏富比拍卖行进行印象派及现代艺术专场拍卖会。一锤定音之后,第20件拍品挪威画家爱德华•蒙克的油画作品《呐喊》,以近1.2亿美元(约合7.55亿元人民币)成交,创下单幅画作拍卖价格最高纪录。
  
       多年以来,我一直非常感谢把蒙克这幅《呐喊》收录在初中美术教材里的那位编辑。


       青春期无疑是人生中一段非常躁动非常迷茫的时期,未曾踏入社会的孩子总感觉自己已经长大了,豪气冲天无所不能,却又整天泡在字母和公式堆里,枯燥乏味毫无乐趣。于是,在那个可以大把挥霍青春的年纪,我们带着玻璃般晶莹易碎的神经,怀揣着千奇百怪的梦想,像跳动的火焰般前行。


       记不清那一天的我是怎么了,总觉得心中积郁烦闷,看着堆成山的复习资料和越来越近的考期,颓废和迷茫涌上心头无以言表。忽然想画一幅画,当我翻开美术书,一眼就看见了蒙克得这幅《呐喊》——浓重的色彩、粗犷的线条、流动的质感,画中的情绪越来越逼近压抑。那一刻,我呆住了。我仿佛听见画面上那个形如骷髅的人捂着自己耳朵的尖叫声,他那恐惧的眼神和扭曲的表情向我展现了一个陷入绝望力图挣扎的人。顿时,整个画面都在抖动,都在随着他的呐喊而颤栗,情绪忽然就在那一刻爆发,又忽然回归到冷静。


       画中一切事物都极具动感,乱云如血,天空与河水混沌一起,大桥是坚硬的,走在桥上的人是冷漠的,只有那个无比焦虑的人在大声尖叫,自己的痛苦只能自己承受,而他所能做的,似乎只有呐喊。蒙克用视觉的符号用来表达听觉的感受,竟然给人一种前所未有的震撼,在这二者之间,压抑的情绪得到了彻底的释放。
从此,我无以复加的爱上了这幅画。


  关于这幅画,蒙克说,“一天晚上我沿着小路漫步——路的一边是城市,另一边在我的下方是峡湾。我又累又病,停步朝峡湾那一边眺望——太阳正落山——云被染得红红的,象血一样……我感到一声刺耳的尖叫穿过天地间;我仿佛可以听到这一尖叫的声音。我画下了这幅画——画了那些象真的血一样的云。——那些色彩在尖叫——这就是‘生命组画’中的这幅《呐喊》。”
  
       一百多年前的蒙克通过这幅画向我传递了一股强大的电波,让我与它在精神上产生了某种契合,那声穿越了一个多世纪的呐喊,绷紧了我的神经,使它们不再脆弱。——呐喊之后,一切释然,一切都将恢复平静。

  如果谁要说这幅画是丑陋和恐怖的,那么我要告诉你:你是幸福的,因为你从没有焦虑过。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5

查看全部评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沙发
发表于 2012-6-20 00:48 |只看该作者
以前看过这幅画,但没有理解这么多。

小莫解读的好。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2-6-20 00:50 |只看该作者
画中一切事物都极具动感,乱云如血,天空与河水混沌一起,大桥是坚硬的,走在桥上的人是冷漠的,只有那个无比焦虑的人在大声尖叫,自己的痛苦只能自己承受,而他所能做的,似乎只有呐喊。
-------------------------------------------------------------------------------------------------------------------------------
当我们用血肉之躯跟冷漠的世界碰撞的时候,世界不疼,我们疼。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2-6-20 00:58 |只看该作者
这么晚了还在写字,小莫辛苦。{:soso_e160:}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2-6-20 01:26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小莫姐的好文。
单看画,真是啥也没看懂。。
太抽象了,没想到莫冉姐竟然解读的如此深刻。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2-6-20 06:43 |只看该作者
西方画家队伍里越来越复杂,原本是画家画画,比如提香伦勃朗,后来美学家来画画,比如莫奈强调光线,科学家来画画,比如修拉,画面都是点点,思想家来画画,比如蒙克,……我只是心疼啊,那在伦勃朗笔下炫丽高贵的油画颜料被该死的毕加索马蒂斯拿去画他娘的《格尔尼卡》《三个乐师》《舞蹈》!
1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2-6-20 08:26 |只看该作者
十年灵风 发表于 2012-6-20 06:43
西方画家队伍里越来越复杂,原本是画家画画,比如提香伦勃朗,后来美学家来画画,比如莫奈强调光线,科学家 ...

哈哈,灵风,你这种说法我还是头一次听说啊!太有意思了。
我知道你不喜欢这幅画,所以你是幸福的。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2-6-20 08:31 |只看该作者
十年灵风 发表于 2012-6-20 06:43
西方画家队伍里越来越复杂,原本是画家画画,比如提香伦勃朗,后来美学家来画画,比如莫奈强调光线,科学家 ...

印象画派的创始人有人说是马奈,其实应该是莫奈。
莫奈对光与影描绘已经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他对光线的强调往往超出了画面主体的本身,也是一种创新吧。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2-6-20 08:32 |只看该作者
醉笑陪君三千场 发表于 2012-6-20 00:48
以前看过这幅画,但没有理解这么多。

小莫解读的好。

谢四哥半夜读贴。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2-6-20 08:33 |只看该作者
醉笑陪君三千场 发表于 2012-6-20 00:50
画中一切事物都极具动感,乱云如血,天空与河水混沌一起,大桥是坚硬的,走在桥上的人是冷漠的,只有那个无 ...

四哥这句话说得太好了,世界不疼,我们疼,但是疼过之后会更坚强。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2-6-20 08:36 |只看该作者
漫海 发表于 2012-6-20 01:26
小莫姐的好文。
单看画,真是啥也没看懂。。
太抽象了,没想到莫冉姐竟然解读的如此深刻。

我贴子里最后一句话:你是幸福的,因为你从没焦虑过。
一幅画是要配合心情去解读的,我时常困在这种焦虑当中。
谢谢小海品读。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2-6-20 09:39 |只看该作者
整个画面都在抖动,都在随着他的呐喊而颤栗,情绪忽然就在那一刻爆发,又忽然回归到冷静。

=====================

写的好,写出了实际感受。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2-6-20 09:42 |只看该作者
想起了莫莫发过巴赫的《G弦上的咏叹调》。不禁感慨——了得。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2-6-20 09:43 |只看该作者
十年灵风 发表于 2012-6-20 06:43
西方画家队伍里越来越复杂,原本是画家画画,比如提香伦勃朗,后来美学家来画画,比如莫奈强调光线,科学家 ...

这评论很有知识性,收藏了。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2-6-20 09:50 |只看该作者
{:soso_e179:}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2-6-20 09:50 |只看该作者
小莫的文字让我心疼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2-6-20 10:02 |只看该作者
的确,莫冉的解读很到位。蒙克的这幅《呐喊》非常有名,它之所以被高价而售,我想与它在当代世界文化史中的分量不无关系。它曾在一个特殊的时刻成为引领美国乃至西方的重要的文化元素,这种思潮直接导致了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垮掉的一代”的产生。

上大学时,我曾疯狂的迷恋那个时期的所有文字经典,如:杰克·克鲁亚克(1922年-1969年)的《在路上》、艾伦·金斯堡(1926年-1997年)的《嚎叫》和威廉·博罗斯(1914年-1997年)的《裸体午餐》等。

莫冉,你让我再一次重温了那个“黄金岁月”,以及我那段不太在意的青春时光。谢谢!{:soso_e160:}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2-6-20 13:07 |只看该作者
十年灵风 发表于 2012-6-20 06:43
西方画家队伍里越来越复杂,原本是画家画画,比如提香伦勃朗,后来美学家来画画,比如莫奈强调光线,科学家 ...

艺术风格,如果全世界古往今来都是达芬奇米开朗基罗的风格,也不好玩了。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2-6-20 13:08 |只看该作者
莫冉 发表于 2012-6-20 08:33
四哥这句话说得太好了,世界不疼,我们疼,但是疼过之后会更坚强。

坚强谈何容易。

撞一次疼一次,再撞更疼,骨折了都。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12-6-20 14:57 |只看该作者
杜若 发表于 2012-6-20 09:50
小莫的文字让我心疼

杜若,我现在可坚强了呢{:soso_e130:}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012-6-20 15:18 |只看该作者
《呐喊》让人感到不安 恐惧 压抑和孤独……
《呐喊》是生命与心灵的震憾
《呐喊》表达了人类的心灵之声 个性独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12-6-20 15:32 |只看该作者
归隐宋朝 发表于 2012-6-20 10:02
的确,莫冉的解读很到位。蒙克的这幅《呐喊》非常有名,它之所以被高价而售,我想与它在当代世界文化史中的 ...

没想到我的一篇拙文,勾起宋朝兄那些不在意的岁月的回忆,看来我们在某种程度上也是有共鸣的。
那段随意挥霍青春的岁月已经不再有了……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12-6-20 15:38 |只看该作者
舞婆娑 发表于 2012-6-20 15:18
《呐喊》让人感到不安 恐惧 压抑和孤独……
《呐喊》是生命与心灵的震憾
《呐喊》表达了人类的心灵之声 个 ...

问好婆娑姐,正因为这幅画有着独特的个性,所以才能拍出那个价格吧?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12-6-20 16:07 |只看该作者
青春期无疑是人生中一段非常躁动非常迷茫的时期,未曾踏入社会的孩子总感觉自己已经长大了,豪气冲天无所不能,却又整天泡在字母和公式堆里,枯燥乏味毫无乐趣。于是,在那个可以大把挥霍青春的年纪,我们带着玻璃般晶莹易碎的神经,怀揣着千奇百怪的梦想,像跳动的火焰般前行。
------------------------------------------------

{:soso_e179:}这段太贴切了,仿佛又一次回到了当年。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12-6-20 16:29 |只看该作者
竹林静听 发表于 2012-6-20 16:07
青春期无疑是人生中一段非常躁动非常迷茫的时期,未曾踏入社会的孩子总感觉自己已经长大了,豪气冲天无所不 ...

其实时间没变,变的是我们。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12-6-20 16:40 |只看该作者
莫冉 发表于 2012-6-20 16:29
其实时间没变,变的是我们。

嗯,不感伤,在每个年龄段做好每个年龄段该做的事,我认为就是很美好的人生了,嘿嘿。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12-6-20 16:42 |只看该作者
竹林静听 发表于 2012-6-20 16:40
嗯,不感伤,在每个年龄段做好每个年龄段该做的事,我认为就是很美好的人生了,嘿嘿。

这句话说得好,因为这句话,看不出遗憾。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12-6-20 16:43 |只看该作者
莫冉 发表于 2012-6-20 15:38
问好婆娑姐,正因为这幅画有着独特的个性,所以才能拍出那个价格吧?

绘画是追逐灵魂的光芒 尤其是油画
能拍出如此高的价格与其自身的艺术价值不可分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12-6-20 16:46 |只看该作者
染尘 发表于 2012-6-20 09:38
怎样阐释呢,不同的视角里就是不同的画面。
所有生理感官上的扭曲、摧毁、残暴、丑陋都是表象,这些描绘一 ...

染尘的文字很惊艳,你的回贴,比我的主贴有思想.
人很容易从自己的感官刺激中得到感悟,但是要有恰当的时机和载体,不同的视角就是不同的画面。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12-6-20 16:50 |只看该作者
染尘 发表于 2012-6-20 09:42
坦白讲,我非常不喜欢这幅画,但我喜欢冉冉你真诚的解析,个体感受力已是我们灵魂的标签,甄选何种艺术样式 ...

谢谢染尘的理解,你的这种说话我很赞同,那么我想,无论是何种人生,都有其幸福的地方,不必怨天尤人。
不管上帝在你面前开的是窗还是门,外面总有风景。
染尘的回贴让我认真的思索了一下,得出“艺术形态是为人的心灵服务”的结论,同意吗?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