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十三 于 2010-11-13 18:04 编辑
《坏菜骂人的事儿》是昨天玲珑发的,这帖看的我很是迷茫,就叙事议论文而言,这是一篇相当失败的帖。
一:在没有交代清楚“人物”时作者就想当然地把“坏菜”“周桃花”当做人们的常识。文章里没有将人物“事件”的来龙去脉叙说清楚,作者莫名其妙地蹦出一个“坏菜”“周桃花”,然后就在说什么“骂人”,接着周桃花在笑,笑啥?有啥好笑的? 坏菜跟周桃花是哪颗葱啊?这俩傻逼是哪里的?
感觉就像是我跟同事在争执,她气愤地道:“你以为你是谁呀?”我说:“我是村长陈小明”。当时的情况是同事不知我所云,觉得很莫名其妙,完全不理解我想表达什么,而我却一个人在怡然自得地傻乐。
陈小明何许人也?
陈小明是我们村的大学生村长,今年27岁,未婚,副业是卖猪肉的,说话严重口吃。小明村长在对外人做自我介绍的时候,口头禅是:我,我,我,是,是,是,村,村,长,陈,小,小,明。平时有事没事他就喜欢做自我介绍:“我是村长陈小明”。因此,在我们村里每次只要别人调侃:你谁呀?你算什么东西?我们都会回应说:我是村长陈小明或是你以为你是村长陈小明呀?
很无聊很无趣吧?其实也不怎么好笑,可是,在我们村这就是一个笑点,但你千万别在外面拿陈小明的口头禅说事,更别傻呼呼地发帖写他“骂人的那些事儿”谁他妈理你陈小明是什么东西呀。。。
二:叙事议论文的中心思想是作者对所记叙的人物、事件发表看法、讲道理,表明自己的立场、观点和态度。
《坏菜骂人的事儿》这帖过于偏向“议论”“记录”一些枝叶,忽略了“缘由”“思想”“感情”,而且“议论”“记录”方面也是在没有骨架的前提下描写“指甲”“脚毛”等。
我们在写叙事文时,在交代清楚人物、事件后,加以适当的议论,往往能对文章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使文章的中心思想更鲜明,并激起读者的共鸣。在议论时,作者可以直接发表自己的看法,也可以借作品中的人物之口来进行。很多情况下议论都在文章结尾处,当然,有时在叙事过程中,在段与段之间,恰当地加以议论,也会有承上启下的妙用。
三:对人物、事件的总结或定性。
《坏菜骂人的事儿》作者将周桃花定性为一个喜欢意淫,有着各种各样的劣根性,期望读者能在周桃花身上产生一种智商、文化上的优越感。可作者却没叙述清楚周桃花到底怎么个傻逼法?没有举例周桃花的一些具体傻逼事件与其所言所行去证明作者的观点。
坏菜被作者定性为“骑士”,有真正的骑士风度。
那么,什么是骑士?它是什么性质的,是圣光棍骑士团的骑士么?坏菜的“真正骑士风度”又体现在哪一些方面?
其次,坏菜因为什么而骂?他又骂过哪些人,骂的内容是什么?
作者认为坏菜的观点正确,他在坚持着自己的“道”,并且在极力弘扬它,这很可贵,所以作者很尊重他。可是,丫的!我们读者根本就·不知道你说的什么“道”呀?你都没说清楚怎么回事。你又说:“你不认为坏菜的观点就正确”,那坏菜的观点是什么?你的观点又是什么?要读者认同你的观点,你也要让读者知道这他妈的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呀???
(下班了,表达欲望突然被饥饿感替代,暂时说到这里先,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