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文学 三味书屋 关于人的自我意识
查看: 11341|回复: 7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关于人的自我意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13-1-26 18:1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注:这是一篇未完成的旧帖,我尝试把一些理论做个粗略的归纳,也做了些粗浅的比较和分析。支持归隐宋朝坐庄,发出来请有兴趣的参考评说。可能的话,争取就此把尾巴接上。
----------------------------------------------

讲自我意识,先从西方的理性这个概念说起吧。因为人自从产生了“理性”(logos)这个概念,就开始了对世界及自身的客观思考。而只有以理性代替幻想,以智慧取代想象,以经验和事实作为研究的基础,那样的学问才是哲学。西方哲学思想是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上的,所谓“逻各斯中心主义”。西方的逻各斯中心主义虽形成于柏拉图,但源头是在赫拉克利特,光大于巴门尼德。

“人不能两次走进同一条河流,因为新而又新的水不断地往前流动”,这是公元前500年左右的赫拉克利特的名言。他的基本思想就是,世间万物处于永不停息的变化状态,而这种变化不是随意的偶然的,是有一定的规则的。一切变化的背后只有一样东西能保持不变,那就是变化的规律,那就是一切事物中的理性,也即 the logos。理性是永恒的,无始无终,赫拉克利特时代相信人是有灵魂的,而灵魂就是人身上起支配作用的因素,接近于神圣的理性。因此,赫拉克利特认为人必须服从支配万物的法则,也就是理性,根据唯理的原则来约束自己。

而与赫拉克利特同时期的埃利亚学派的创始人巴门尼德却认为,变化和运动是不可思议的,事物的基质必然是永恒不变化的。巴门尼德提出了西方哲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存在being)。针对赫拉克利特世上万物处于变化和运动中的说法,巴门尼德论证说,如果是物体有变化,比如火变成了水,那么火就由存在变成了不存在,反之,水由不存在变成了存在。换个说法,“存在”如果产生变化,那就一定是产生于存在或非存在:如果“存在”产生于“非存在”,那就是无中生有,是不可能的;如果“存在”产生于“存在”,那么就是产生于“存在”自身,产生的“存在”和自身是同一的,也就是没有变化。由此,受到过毕达哥拉斯学派影响的巴门尼德提出了唯一的根本的存在就是“一”:无限的,不可分,不变的,终极的。

特别重要的是,巴门尼德提出,存在和思维是一回事。凡是不可思议的,就不存在;凡是不存在的,就不可思议。思维和存在是同一的。也因此,存在是有“理性”的,永恒不变的。凡是和思维有矛盾的,就有违理性,也就不可能是真实的。这样,存在(being)和理性(logos)和思维是同一的。巴门尼德有句名言:存在者存在着,不存在者不存在(Being's is,non-being's is not)。另一句:能被思维者与能存在者是同一的。那隐含的意思就是说,能被语言表述的存在是存在的,不能被表述的则不存在。
由此看,巴门尼德影响着古希腊以降的西方哲学:理性,思维,语言实际上代替了客观的存在本身。这是西方哲学思想的一个根本特征。许多西方哲学理论都可以从中看出端倪。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沙发
发表于 2013-1-26 18:20 |只看该作者
中国的哲学思想中,老子的“道”与“理性”有诸多相似之处,对道的思考也含着对“存在”的认识。道是永恒的(道法自然),是理性本身;但中国文化中的“道”却是存在的本原(道生一),不可言说(道隐无名)。因此,中国文化中的求道,可以看作是追求一种至高的永恒的理性。但这种理性却是无法言说的。

公孙龙倒是曾经对语言思维和理性作过一番探究,提出“白马非马”,“离坚白”等论点,并且,他还提出对概念进行分类,对概念的范畴也作了规定,所谓“谓彼而彼不唯乎彼,则彼谓不行;谓此而此不唯乎此,则此谓不行謂 ”,我看作是尝试对物质及其存在的属性进行语言学上的解析。但可惜,公孙龙后继无人。公孙龙的理论与柏拉图的颇多契合之处。安提斯泰尼说:我看见一匹马,但是我看不见抽象的马。柏拉图就此进行反驳,提出理念或模式的理论。对照公孙龙的《白马论》《指物论》《坚白论》与柏拉图的《理想国》等,似乎可以想象中国文化思想与古希腊文化思想的对话。

只是,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往往是为帝王师,中国文化中的许多思想理论是“经世致用”,对于纯概念的思辨,往往是弃之如敝履,因而,对于思想概念的梳理和发展不屑一顾。这种状况使得难有一种超越感性经验的形而上学理论立足。也因此,导致中国文化的一种畸形:实用理论如政治理论,伦理学理论,军事理论,文学理论等发展亮点频出,但基础的概念和分析却极其缺乏,并且,门类混乱,体系疲散。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却散漫混沌。即便今天,许多概念也还是混乱纠缠。所谓振兴中国文化,我想,梳理概念,恐怕是一项必须的工作。我看这里有一个原因,就是概念的符号化。

我们的文化中大多是直观的感性认识,缺少西方文化的那种抽象的理性。而那种直观的感性认识与抽象的理性认识,也就是如巴门尼德所区别的“意见”和“真理”,而实质或许就是没有将概念彻底的符号化。因为所谓的真理,是隐藏在现象背后的,必须从经验的认识中抽象出来。没有符号化的概念也就难以进行逻辑演绎,难以把握抽象的真理。直观的感性认识或许能举一反三,但决不能演绎推理出一百一千。而概念的符号化,意味着对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进行尽可能精确地界定,这或许是中国文化没能产生科学的一个因素吧?一个理论体系其实是符号化了的思想,本体论本质上是“思想对客观存在的思想”;而认识论,是“把思想当作存在的思想”,也就更需要对语言这个思想的符号再次进行符号化。我们的文化在这方面似乎有点不足,而西方文化,特别是近现代哲学,似乎又有点走得过了。中国文化中以前有过“言象意”之辩,但着眼的却是庄子所云的“得鱼忘筌”“得兔忘蹄”,王弼的所谓“得象忘言”“得意忘象”,但最后其落脚点却未能落在“如何思”这点上,终究还是落在了言的表述上,也就是“如何说”。因此,文学语言很丰富,但概念外延散漫,内涵庞杂,目的是表达钟嵘所谓“滋味”,严羽所谓的“妙悟”,王士桢所谓的“神韵”,王昌龄王国维所谓的“意境”。这样的结果是,“诗无达志”,因而也就有“诗无达诂”。从根本上看,这其实是用符号通过经验而达到一种隐喻的效果(这方面如果能参考伽达默尔等的阐释学进行中西文化比较,怕会是能有更多有趣的发现)。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3-1-26 18:22 |只看该作者
因此,西方思想界自笛卡尔之后,把对客观存在的探究交给了科学,而将对思想本身的探究当作了哲学的任务,是谓哲学的认识论转向。而中国文化却仍然沉迷在对经验的经验上,其思维的语言符号未能从具象向抽象的逻辑符号过渡,思维的方式也未能进入到纯概念的抽象演绎上。这其中还有个原因,也就是未能把中国文化中的“道”当作西方文化中的“理性”那样把握。

扯远了,再拉回来。

我赞同这样一种说法,西方哲学的起点该是赫拉克利特和巴门尼德,尤其是巴门尼德。

理性,思维,语言,存在这几个概念,同样是西方哲学思想中对“自我”这个问题思考的关键点。

柏拉图认为人是肉体和灵魂的结合。肉是灵的载体,灵是肉的主宰。人的灵魂先在,也就是说在上帝创造人的肉身之前,人的灵魂就已经存在了,在另一个星球上。当上帝造完人的肉身,灵魂就被圈在了肉体中。人的灵魂在进入肉身前是纯粹理性,进入肉身后又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激情,所谓高尚的冲动,愤怒,雄心,渴望权力都是这类高尚的冲动;另一部分是欲望,也就是所谓低级的冲动,包括性欲,食欲等。人的灵魂也是不死的,会有轮回:克服了低级冲动的欲望,它会回到原来的星球上;否则,它就会经过各种动物的肉体,越来越往下沉沦。柏拉图时代的人认为,知识有三种:感官知觉,意见和真理。这种分类来自巴门尼德,因为巴门尼德曾经把人所能获得的知识分为真理和意见,这是与存在和非存在,理性和感觉相对应的两个范畴。柏拉图认为,就感觉和意见来说,灵魂依靠肉体;而纯粹的理念世界,只有灵魂才能看到,那是因为灵魂就是纯粹理性,肉体是灵魂把握真理的障碍。

亚里士多德排除了柏拉图理论的超验部分,认为肉体是工具,而灵魂是这个工具的使用者。有生命的都会有灵魂,而灵魂与其所寓居的肉体也是相应对等的。自然界的生命有从低到高等级的序列,相对应的灵魂也有这样一个系列。因此,人的灵魂不能居住在树木或牛马的肉体内。人是因为有理性而不同与其他生物,人爱护和满足他存在的最高部分,也就是理性部分,就能实现真正的自我。人的行动都有其目的,最高的目的就是至善,因此,这个理性部分,就是要追求至善这个终极目的。所以,人的自我实现就是至善。而至善,就是幸福。

柏拉图关于肉体和灵魂的理论被后世的新柏拉图主义者进一步发扬,最终被基督教神学吸收,成为其伦理学部分的一个重要理论基础:早期神学的代表人物圣奥古斯丁就是受新柏拉图主义的大师普罗提诺的影响而从摩尼教转向基督教。奥古斯丁提出三位一体:上帝是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而人的灵魂是记忆,理智,意志的三位一体,是上帝的影象,是不依赖肉体的单纯的非物质的或精神的实体。奥古斯丁把人世分为“上帝之城”和“地上之城”,上帝之城是由按照灵性生活的人组成的,是永恒之城,是上帝的选民,必定得到拯救;地上之城是由按照肉体生活的组成的,是罪恶之城,必定要受上帝的毁灭。

有意思的是,后期基督教神学的代表人物托马斯。阿奎那却受亚里士多德影响甚深。他赞同亚里士多德关于“人的自我实现就是至善”的观点。人的行动的最高目的是至善,行动的最高形式就是沉思或者思索,而上帝就是至善,因此,人在认识上帝中实现了真正的自我,实现了最大的幸福。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3-1-26 18:23 |只看该作者
好像太长了,先不发了吧,估计有兴趣的也不多,呵呵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3-1-26 18:30 |只看该作者
拍拍屁股走了,太多别人书上的东西了,潜移默化还能有多少主动思想。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3-1-26 18:42 |只看该作者
森林 发表于 2013-1-26 18:30
拍拍屁股走了,太多别人书上的东西了,潜移默化还能有多少主动思想。

嗯,确实很多书本上的东西。只是想先归纳一些理论,理出线路,再尝试做些比较分析。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3-1-26 18:44 |只看该作者
森林,你耐心一点,容易出口的“不”字会很不稳定。{:soso_e113:}

“能被思维者与能存在者是同一的。那隐含的意思就是说,能被语言表述的存在是存在的,不能被表述的则不存在。”我们再存在一会儿好吗?所有观点都是需要语言表述的。{:soso_e160:}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3-1-26 18:54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森林 于 2013-1-26 18:55 编辑
归隐宋朝 发表于 2013-1-26 18:44
森林,你耐心一点,容易出口的“不”字会很不稳定。

“能被思维者与能存在者是同一的。那隐 ...

书本上的东西利用太多,就会造成思想上的夹缝模式,也就是说,出现的多半是有前提引导或影响的被动思想。缺乏创造性。北大的语辕和愚师相当,都是书中理论太多,以至于看似驾驭着思想,其实早已被他人的思想制约。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3-1-26 18:58 |只看该作者
末代愚夫 发表于 2013-1-26 18:42
嗯,确实很多书本上的东西。只是想先归纳一些理论,理出线路,再尝试做些比较分析。

比较分析是好的,但总是被动的行为,建立在他人思想体系上进行再加工,对于理论的启蒙和细化非常有好处,只是伤害也是硬性的。这甚至很容易失去独立思想。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3-1-26 18:59 |只看该作者
过多去认同他人的理论而放弃主动解析的主体思想,我不以为这是捷径。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3-1-26 19:18 |只看该作者
森林 发表于 2013-1-26 18:58
比较分析是好的,但总是被动的行为,建立在他人思想体系上进行再加工,对于理论的启蒙和细化非常有好处, ...

呵呵,你说的确实是个问题,只是,我们都是存在于文化中的人,哪能不受到影响呢?我是这么想的,完全不看别人的东西凭空想出一套东西,而这套东西又与现实契合,那是天才,不能说没有这种人,但我肯定不是;在了解前人的基础上,再能有所创新,有自己与众不同的见解,我觉得就很了不起了呢。每种思想理论的进步,其实是在前人的基础上迈出的一小步,只这一小步,就很可贵了。思想理论的探索和文学、艺术的尝试毕竟还是有所不同的。是吧?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3-1-26 19:22 |只看该作者
末代愚夫 发表于 2013-1-26 19:18
呵呵,你说的确实是个问题,只是,我们都是存在于文化中的人,哪能不受到影响呢?我是这么想的,完全不看 ...

看似很有道理,也就 仅是看似罢了。我又何必争论呢,我是个实践的人。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3-1-27 09:24 |只看该作者
金句提点: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往往是为帝王师,中国文化中的许多思想理论是“经世致用”
-------
老子的《道德经》就是为帝王师,比较庄子的逍遥,率性之谓天功利多了。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3-1-27 09:25 |只看该作者
金句提点2:这种状况使得难有一种超越感性经验的形而上学理论立足。也因此,导致中国文化的一种畸形:实用理论如政治理论,伦理学理论,军事理论,文学理论等发展亮点频出,但基础的概念和分析却极其缺乏,并且,门类混乱,体系疲散。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却散漫混沌。即便今天,许多概念也还是混乱纠缠。所谓振兴中国文化,我想,梳理概念,恐怕是一项必须的工作。我看这里有一个原因,就是概念的符号化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3-1-27 09:27 |只看该作者
金句提点三:我们的文化中大多是直观的感性认识,缺少西方文化的那种抽象的理性。

-----
这个从古代的诗词曲赋可以看出来。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3-1-27 09:29 |只看该作者
金句提点4:

而概念的符号化,意味着对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进行尽可能精确地界定,这或许是中国文化没能产生科学的一个因素吧?一个理论体系其实是符号化了的思想,本体论本质上是“思想对客观存在的思想”;而认识论,是“把思想当作存在的思想”,也就更需要对语言这个思想的符号再次进行符号化。我们的文化在这方面似乎有点不足,而西方文化,特别是近现代哲学,似乎又有点走得过了。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3-1-27 12:03 |只看该作者
呵呵,既然挂上了,我就贴完已完成的部分吧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3-1-27 12:05 |只看该作者
笛卡尔之前,西方哲学关于“我”的的理论,基本是“我的存在”状态的探究。其出发点是“理性”,起认识的对象是“存在”。不过,具讽刺意味的是,西方古典哲学虽然以理性来构建其哲学体系,但关于人本身的认识论,却是非理性的。而笛卡尔则是以唯理主义的姿态出现,其哲学的出发点是人自身:我思故我在。

笛卡尔是以数学的公理-演绎方式来构建他的哲学体系的。而公理,是一个自明的原则。“思”意味着存在一个思想者,或一个思维着的东西,这是自明的确实的,因此,“思”使“我”的存在确凿无疑。我思,就是种自我意识。但从“我思”得出“我在”的前提是,我的意识是真正属于“我”自己的。这一点在笛卡尔看来是明白无疑的,是自明的。但其实,正在这一点上,颇多可疑之处。雅克。拉康就在对“自我”的分析中,推翻了“我思故我在”这个命题,提出了“我思故我不在”,“我在我不在的地方思,我在我不思的地方存在”。这一点在下文详细说。

笛卡尔本身其实并不想对认识论进行深究,他的兴趣在于发现真理的方法。但是他无意中把西方哲学引向了对认识论的研究,而其原因就在于他的二元论为后世留下了深究的空间,为西方哲学的认识论转向开辟了一条通路。而其所谓身心二元论就在于把肉体和精神看作是两种对立的实体,并尝试用科学的机械论来解释这两个实体的关系和相互作用,同时,把上帝看作是绝对的实体,肉体和精神是依赖上帝这个实体却又是相对独立的两个实体。

笛卡尔的二元论留下的困惑为西方哲学留下了发展的空间:马勒伯郎士取消了把上帝以外的自然当作实体的观点,发展起了绝对唯心主义思想;而霍布斯等否定精神是独立的实在,发展起了唯物主义思想;斯宾诺沙基于其泛神论思想,把精神和物质当作绝对实体的上帝的表现形式。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3-1-27 12:06 |只看该作者
从人对“自我”认识的历程看,不可忽略斯宾诺沙。斯宾诺沙认为一切肉体都有精神,一切精神都有肉体。人的精神为人的肉体的观念,不仅如此,精神还能意识到自己的活动,也就是说,有自我意识。因此,这种自我意识就是“肉体的观念的观念”或说是“精神的观念”,当然,这个自我意识有个前提:只有精神掌握肉体变化的观念时,它才能认识自己。当人的精神努力有意识追求的东西只关乎心灵,那就是意志;关乎肉体,那就是欲望。斯宾诺沙不否定欲望,认为欲望,快乐和忧虑是人的三种基本情绪,是人类本性必有的性质,应该象研究几何的点,线,面那样加以研究。也就是说,欲望是人的本质之一。斯宾诺沙因此而被当作现代生理心理学的先驱。

斯宾诺沙的学说对黑格尔产生了影响,黑格尔认为,自我意识就是欲望。西方现代哲学在对自我的哲学认识上,是把重心放在了对欲望的研究上。萨特、德里达、福柯、拉康、德鲁兹等将其发挥得淋漓致尽。而他们的关于欲望的认识,深受一个人的影响--亚历山大。科耶夫(Alexander Kojeve)。

科耶夫自称是马克思主义者。他本人很清高,以至不屑出版自己的著作。他的有关思想只在其办的黑格尔讲座笔记中体现出来,后由其学生辑录出版,名为《黑格尔哲学阅读导论》。科耶夫对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的重新解释,赋予了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一种新的精神,以至深深影响着法国现在哲学。科耶夫借助马克思的历史观和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让黑格尔主义焕发了崭新的色彩。意味深长的是,自称马克思主义者的科耶夫在从欲望这个概念入手来阐释黑格尔的主奴辩证法之后,其结论却否定了马克思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是推动历史进步的唯物主义历史观。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13-1-27 12:07 |只看该作者
人是什么?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其实是将人定义为一种思维的存在。但笛卡尔的这个定义强调了“思”却忽视了“我”。按黑格尔的观点,人的意识首先是自我意识。也就是说,人不仅是一个思维的存在,更应该是一个自思的存在。当人在对一个思考对象进行思考时,他其实是这个对象的客体,而并不是存在主义意义上的主体。换个简单的说法,“我”在对一棵树进行思考时,“我”的“思”只是这棵树的客体,并不能显现这个“思”是属于“我”这个主体的。因此,这样的“我”,只是一个他。而”我”只有在思维的语言中说出“我”这个字,才意识到自我的存在。什么情况下人才能说出“我”这个字呢?那就是人欲望之时。黑格尔明确说过:自我意识就是欲望。对此,科耶夫认为,当人欲望之时就是自我意识出现之时,科耶夫对自我的定义是:人性的我就是某个欲望的我或者欲望中的我。

而欲望或说是自我意识必须有对象。欲望的目的是满足自身,而这个目的必须有欲望对象存在为前提才能达到。对自身的满足其实是对自己存在的一种确信,而这个确信是在否定欲望对象的基础上实现的。当人渴了产生要喝水的欲望时,他一定是要喝了水才能满足自身。这时,他已经改变了欲望对象--水的既定形式。喝水,否定了一个客观现实(被喝的水的形式),但创造了一个主观现实(对欲望的满足从而达到对自身的确信)。因此,欲望构建我的方式,是在否定对象中的进行的。

喝水吃东西这种对对象的否定行为人和动物都有。那么,人和动物怎么区别呢?是什么导致人从他的欲望升华为自我意识,而动物只能局限在自我感觉上?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013-1-27 12:08 |只看该作者
科耶夫提出,如果欲望针对的是一个“自然的”“物性的”对象,那么,创造出的也是“自然的”“物性的”我,或说是兽性的我;如果针对的是一个“非自然的”对象,生成的就是一个人性的我。

科耶夫在《黑格尔导读》里有句话:“要使自我意识得以出现,欲望就因此必须指向一个非自然的对象,指向某种超越了既定现实的东西。而超越既定现实的唯一事物就是欲望本身。”“人性的欲望必须指向另一个欲望”。拉康后来就说得更明白:“人的欲望就是他者的欲望”,“人的欲望就是一个换喻”。也就是说,人性的欲望,就是对欲望的欲望。正是这种对欲望的欲望,产生了本质上不同于动物的“我”的我。这是科耶夫超越黑格尔的地方。这种区分是黑格尔所没有的。

自我意识的出现,首先是要肯定自己的主体地位,也就是说,人性的欲望首先是要他人承认自己的主人身份。人人都要当主人而不愿意当奴隶。但欲望是排他性的,所以,人人都想得到他人的承认而不愿意承认他人。这样就产生了争斗。科耶夫认为,人就是从这里诞生的,人类历史也就是从这里开始的:“人的历史就是欲望被欲望的历史”---人的历史就是争取他人承认自己主人地位的历史。所以,驱动人类历史前进的,是人性的欲望。而斗争,“是人类历史的起源,也是自我意识的起源”,在这里,可以重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人类的历史就是一场斗争持续不断的阶级斗争的历史。但这个斗争,不是因为生产资料占有的多少,不是因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根本原因是:人要满足自己的欲望。因为这种人性的欲望--对欲望的欲望,着眼的不是有形的物质,而是一些虚无的东西(人的欲望本身就是种虚无):尊严,自由,荣誉,爱情等。

动物不会为了一块骨头甘愿牺牲自己的生命,而人会为了一句诺言,一个信任,一个理想,甚至为了一个象征性的东西,比如已经破烂不堪的红旗,而甘愿牺牲自己的生命。其本质就是对他人欲望的欲望--期望获得承认,特别是对手或敌人的承认--承认自己的主人地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13-1-27 12:09 |只看该作者
笛卡尔之前的西方哲学,起关注的重点是客观世界的本质,在这种本体论中,客观的存在是认识的对象,而作为认识主体的自我,其存在是确定的;自我意识作为一个整体,是不可割裂的,也因此,“我”也就只有一个“我”,笛卡尔能毫不迟疑地说“我思故我在”,是因为他根本就没考虑过:除了这一个“我”,是不是还有另一个“我”存在?实际上,从康德的“先验主体”到黑格尔的“认识的绝对主体”到胡塞尔的“先验自我”到海德格尔的,都是把“自我意识”当作一个整体来对待的。海德格尔在《存在和时间》的(此在为谁的问题)里的一句话似乎可以说明这点:“这个‘谁’的问题是用‘我’自己、用‘主体’、用‘自我’来回答的。这个‘谁’就是那个在变居不定的行为体验中保持其为同一的东西,就是那个从而同这种多样性发生关系的东西”。 也就是说,自我的同一性是得到肯定的,是不证自明的,同时,自我的自主性也是无可质疑的。

但这种自我的同一性和自主性在精神分析学里,却遭到了质疑。而其关键点就是,始于佛洛伊德终于拉康的关于无意识理论。  

佛洛伊德并不是第一个提出无意识这个概念的人,但他的贡献在于把这个概念引进了心理学领域,无意识从此成为科学研究的对象,而不仅仅只是文学语言的一种表述。佛洛伊德在早期提出了无意识(unconscious),前意识(preconscious),意识(conscious)的三元人格结构。佛洛伊德之所以会提出这个,是因为想探索人的自我意识的形态分布和心理产生的动力因素,也就是说是从形态学和动力学角度着手。在形态学上,意识具有这三种存在形态;在动力学上,无意识是产生前意识的动因,前意识是产生意识的动因。

简单点说,意识是人可以觉察到的观念;前意识是可以被觉察到但还未被人觉察到的观念;无意识是人无法觉察到的但确实存在的观念。因此,将unconscious翻译成“潜意识”,其实是不恰当的,因为unconscious不是“潜伏着的可以被觉察到的意识”,不仅组织结构上与意识不同,在形式上也不同。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13-1-27 12:09 |只看该作者
佛洛伊德的无意识概念来自于对“压抑”的认识,他认为:所有被压抑的都是东西都是无意识的,但并不是所有无意识都是被压抑的。所谓压抑,就是观念在成为意识前的一种状态。实行和保持压抑的的力就是抗拒。压抑分为原始压抑和次生压抑。佛洛伊德认为,本能是不受压抑的,被压抑的只是欲望。佛洛伊德的本能有两种:爱欲本能和死亡本能。爱恋本能就是利比多。值得注意的是,这个爱欲本能是eros,肉欲的,这其实是从属于躯体的动物性本能,这与佛洛伊德认为的“自我首要地是一种躯体的自我”是一致的。而实际上,在拉康看来,本能根本就只有一种:死亡本能。

此外,本我(id),自我(ego),超我(superego)是佛洛伊德对无意识,前意识,意识的三元人格结构的修正。而前一种结构与后一种结构的概念并不是一一对应的,也就是说,本我并不是无意识的对应概念,自我也不是前意识的,超我不是意识的。本我,自我,超我中都有无意识。对于本我,自我,超我的概念解释已经很多,这里就不赘述了。

分析一下佛洛伊德前后两种人格结构的理论,可以发现,无意识是解释自我形成的关键概念。在无意识-前意识-意识的三元体系中,我们可以看出,佛洛伊德的无意识是一种个人性的被压抑的观念,与意识的区别是能否被知觉到,自我是一个心理过程的连贯组织,意识是属于自我的。无意识概念的引入无疑是佛洛伊德的杰出贡献,而其最重要的意义在于,自我意识不再是整体一块,不再是以前认为的,是同一的,正是在这点上,才有了本我,自我,超我的区分。而这个区分,动摇了“自我意识”的确定性,同一性。而佛洛伊德最终未能摆脱从生物学范畴理解人的自我,也未能从更广的视域来看待“自我”,虽然他在对自我和本我的研究中敏锐地察觉到了词表象(word—Presentations),但终究还是没有在语言学,社会学和人类学角度的角度去分析“自我”。所以,佛洛伊德笔下的人的自我,更多动物的属性。

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牵涉面很广,并且,其中的许多概念确实也很有意思,这里不再罗列了,有兴趣的可以另开帖探讨。我们着重看看拉康对自我的分析,因为他的分析彻底颠覆了我们对“自我”的传统认识。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13-1-27 12:10 |只看该作者
佛洛伊德认为,自我形成于俄狄浦斯阶段。所谓俄狄浦斯情结就是通常所谓的“恋母情结”,其名来自于古希腊悲剧作家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剧中表现的是儿子杀父娶母。在俄狄浦斯阶段,儿童自认为是与母亲是一体的,母亲的全部都属于他。而一旦父亲与母亲走近时,儿童就表现得不安;一旦父亲远离母亲,儿童就表现得很满足。而儿童要获得独立的自我从而形成一个主体,必须克服俄狄浦斯情结,这是人遭遇的主体的异化。

而拉康认为,人在俄狄浦斯阶段之前,还有一个镜子阶段:婴儿出生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不能支配自己的身体,不能控制自己的行动,没有自我意识,他甚至不能把自己的身体感知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婴儿只把视线之内的自己的肢体当作是存在的,视线之外则当作不存在。在七八月大的时候,某天婴儿突然在镜子中看见自己的镜像,母亲在边上会说:宝宝,看看,这就是你,我们的某某某(孩子的名字)。这时候,这个婴儿就将自己的镜象与自己等同起来,形成了自我的观念。这才是人这个主体的第一次异化。婴儿会不时爬到镜子前,用母亲教会的“我”这个词,指着镜子里的形像说“我”。也就是说,自我的形成是人对外在形象的认同,而不是内在的感知。由于镜象认同,人作为一个主体的自我的形成从一开始就指向了一个虚构的幻象,人以后就无法摆脱这样一种宿命:向外在的心像去寻求自己统一的整体形象和人格,并把它误认为自我,从而向外而不是自身去争夺自己的主人性。

而人在进入社会后,他人的凝视和文化的规范形成了另一种意义的镜子,自我就在他人的凝视和社会文化的规范中去寻找自我的认同,去预期自己的形象和理想。由此看,我们所谓的自我实现,不过是在实现文化规范的一个镜象,我们所谓的自我主张不过是在复述他者的主张,我们所谓的成功自我,不过是在追求他者的认同。这个他者,不仅仅是他人,也是一种文化。因此,所谓的自我,本质上是一个他人,只不过是作为主体的人在自己的成长历史中将外部的理想形象熔化,并以语言的方式表述为自我。

在这个意义上,自我并不能思考他自己,他是从外部世界构成的。科耶夫解读的黑格尔的主奴辩证法阐述了“人的欲望是他者的欲望”,人的欲望就是自我意识,也就是说,他者的自我意识是我的自我意识的投射,主体只能在他者那里看到自身。所以,拉康说:“我在我不在的地方思想,所以我在我不思想的地方存在”。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其实是一种幻觉,“自我”只是一种虚假的存在。换个说法,“自我”只能在他者的话语中存在。

当我们在说话时,其实有两个作为主体的“我”:一个是陈述的主体,一个是言说的主体。陈述的主体是有意识的自我,话语的信息自它而来;言说的主体就是负责说出来的,只是个代理,是作为有意识的自我的陈述者的代理,而这个代理是无意识的。有时我们会发生口误,会做梦,那就是那个负责表达的言说的主体与陈述的主体发生了分裂。在一些语言表达中,这种分裂也是可以感觉得到的:“我不得不说你是对的”(我不愿意说你是对的,但另一个我要说你是对的)。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13-1-27 12:11 |只看该作者
所以,自我是分裂的,且本质上是一个他人,而人这个主体却无法意识到这点。这种分裂是伴随着自我的异化同时产生的。其原因就在于,有意识的陈述的主体和无意识的言说的主体没有共同存在的基础:有意识的自我必定要拒绝无意识的观念和欲望;而无意识欲望也与意识无关。

俄狄浦斯情结的克服,是自我完成的第二次异化。这个阶段的完成,意味着自我认同了父亲对母亲的权利,接受了父亲所象征的秩序和法律,带来的结果是精神分析意义上的阉割:主体从此与母亲分割开来,并由此进入到了象征秩序,也就是人的文化规范中,拥有了自己在社会中的身份。而所谓父亲的法律,就是语言的法律,就是无意识的缘起。

关于无意识,拉康有两句名言:“无意识就是他者的话语”“无意识具有语言的结构”。

无意识产生于压抑,拉康和佛洛伊德都持这样的观点。佛洛伊德把压抑分为原始压抑和次生压抑:原始压抑表现为从来就没被意识到的内容被忘记了,也即是说从产生到结束都不会被人所察觉;次生压抑就是具体可察的,一度曾被意识到的东西被排除出了意识。佛洛伊德后期在对无意识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发现,无意识并不限于被压抑的内容,所以他修正了无意识,前意识,意识的三元人格结构的心理模式,提出了本我,自我,超我。但佛洛伊德对无意识的理解还是限于生物学范围,把无意识当成人之作为生物的心理现象的一部分:俄狄浦斯阶段,人的自我要进入自己以外的世界,就必须接受外部世界的秩序和规则,这就不得不压制自己的一部分欲望。而这个被压抑的欲望,就是libido,力比多。无意识的根源产生于力比多。这个解释,就把无意识归因于人的生物性本能了。

而拉康的关于自我的无意识概念,在很大程度上,不是来自佛洛伊德,而是来自于结构人类学家列维。斯特劳斯。斯特劳斯认为,人类社会是有一些特定的法律建构起来的,人类文化就建立在这些法律的基础上的,而这些法律是用语言来表述的,是被内化成无意识体现在语言中。人类社会的秩序就是象征秩序,是语言的世界,意义的世界,符号的世界。因此,个人的无意识来自于人类集体的传统,这个传统就是一个给定的无意识的结构模式;这个结构模式本质上是一种符号功能,也只有人才具有使用和理解这些功能的能力,人类语言就体现了这一点。

对于个体的人来说,集体的传统和语言发展是一个他者,无意识来自于集体的传统和语言,那就是说,无意识不是一种生物个体的本能的产物,而是来自外部世界的人类文化。所以,拉康断言:无意识是他者的话语。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13-1-27 12:12 |只看该作者
索绪尔的语言学给了拉康很大的启示。对能指和所指的关系;能指链;符号的价值;能指链在共时性上的选择构成隐喻,在历时性上的选择构成换喻等研究,使拉康得出了“无意识具有语言的结构”的结论(关于这方面的语言学上的讨论也是很有意思的,但这种讨论会很庞杂,还是暂时放一下吧)。

“无意识就是他者的话语”“无意识具有语言的结构”这两个论断的意义在于:无意识不是个人性的东西,是文化性的,也是有着有序的结构的。而语言符号和社会的法律等,对于人的个体来说,是先在的,是一个本于己不相干的他者。因此,就自我中的无意识来说,认识你自己,怕是不能从自己的意识深处找到答案。

拉康将人的精神世界分为了想象界,象征界,实在界。这些也在以后有兴趣的时候再讨论吧。关于这些似乎已经说得太长了。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13-1-27 12:14 |只看该作者
想要续写的,是中国文化中对自我和自我意识的认识。而中国文化里并没有相关的专门的理论论述自我和自我意识。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13-1-27 12:46 |只看该作者
森林 发表于 2013-1-26 19:22
看似很有道理,也就 仅是看似罢了。我又何必争论呢,我是个实践的人。

你倒是干货倒腾点出来啊?只会两滴墨水掺半瓶水,然后到处晃荡显摆,就显示出你有思想了?可笑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13-1-27 12:59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偶是来看酱油的 于 2013-1-27 13:00 编辑

其实,赫拉克利特和巴门尼德说的都有理,但是交锋则是各说各话。前者论述的是事物本质的辩证,后者论述的是事物表象的规律。

这也是西方哲学的魅力和忽悠之所在。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13-1-27 13:19 |只看该作者
末代愚夫 发表于 2013-1-26 18:20
中国的哲学思想中,老子的“道”与“理性”有诸多相似之处,对道的思考也含着对“存在”的认识。道是永恒的 ...

中国的哲学,受中国文化的影响,更多的注重对真理的崇拜,缺乏对真理的怀疑和质问。
西方的哲学,主要靠批驳,争辩然后形成不同的门派。而中国,则大多靠崇拜先哲们并以自我的解读,形成各种门派。
之所以中国有那么多的一“字”多义的“字”,只因为对先贤的话只是一昧的崇拜,而不敢怀疑。可是面对错误时,却能以自我的解读去纠正。这就出现了,也许古人随手写的错字,后人却给引经据典的解释成是别字,是多义字。
这也是中国的哲学,之所以能够流传千古,依旧让人钦佩,却难以进步的原因吧。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