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苏薄荷 于 2013-4-14 15:58 编辑
苏嬷嬷年轻时相当的漂亮。保媒拉纤的都愿意往她家里跑。就是说不成大媒,能看姑娘一眼也能出去炫耀个十天半拉月的。
苏嬷嬷,那时叫苏小姐,到底是什么人呢?
其实也没啥背景。苏老爷是当地首富,有庄园,有买卖铺子。不过苏老爷的亲家可是有背景的人,苏家少爷的老丈人是朝廷极品大员。人说你写错了吧?啥叫极品?极品就是我也说不上到底是几品,反正当朝为官,在老百姓看来就是了不得的事。
说正题。苏老爷苏太太对这个宝贝闺女可是千般宠爱万般呵护。苏小姐善文能武,特别爱骑射。啥事都喜欢自己拿主意。原来苏小姐是个自由主义者。20岁之前,来说媒的苏小姐一律不见。20岁那天,苏小姐宣布,找对象有两个条件:
一,比自己大,最好大上十岁八岁;
二,会做饭,而且要给他做一辈子饭。
这头一条好说,这二一条可难了。
封建社会就是普通人家讲究的也是男耕女织,男人做饭除了厨子还是厨子。厨子怎么能给大户人家的小姐做女婿?苏老爷苏太太说,这也太不靠谱了吧?苏小姐说了绝情话,我一不要高官,二不要财富,眼睛往上看不好找,眼睛朝下看还不一扒拉一大堆,怎么到您二老这就这么费劲呢?(此处用东北方言,带劲。)
苏老爷说,这门不当户不对,丢人啊闺女!
苏小姐莲步轻移,扳过来苏老爷的胳膊,晃啊晃啊。爹呀,不如你开个饭庄,然后举办一次海选厨师大赛,爹娘您二位和族里有威望的三叔六伯做评委,第一名呢您可以任命做厨师长,身份地位都有了,女儿我也可以称心啦!
苏老爷什么买卖都有了,就差个饭庄。其实就是差一个好厨子。苏小姐一番言语点醒苏老爷。中中中,我看中!(此处河南方言,正宗。)
说干就干。这边张罗桌椅板凳,那边招贤榜就贴出去了。
一切就绪,比赛开锣。
苏家财大气粗,寻个女婿弄这么大动静,四乡八里都轰动了。赛事异常激烈,盛况空前。许多达官贵人家的公子哥为了攀这门亲,宁愿去厨房忍受烟熏火燎。哎,美女呀,把人折磨得可不轻快。
接近尾声了,来了一位风尘仆仆的青年,长得倒也俊朗,文质彬彬的,虽有些劳顿,但双眼炯炯有神。考试流程一路下来,没说的,评委们啧啧赞叹,真好手艺啊!那就定了头名状元!
苏小姐从里间递出话来,要点一碗酱油炒米饭,并端来一碗米饭,一个空酱油瓶,几棵小绿葱。众人面面相觑之时,青年不慌不忙,拎起酱油瓶,倒入两勺清水,晃了晃。点火操作起来。一碗酱油炒米饭冒着热气送入内堂。
须臾,苏老爷苏小姐从内堂走出来,见了青年就喊“恩公”,随即就下跪。青年人赶紧相搀,并一揖到地,苏老爷使不得使不得。
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其实很老套,英雄救美呗。
这个故事看似简单,实则不然。
那年,苏小姐进山打猎,马惊人伤,荒山野岭,就要被两头恶狼撕扯。青年是个猎户,救下了苏小姐,自己也伤得不轻。辗转回到山下青年的家。也顾不上那些男女授受不亲了,性命要紧。一来二去,病情好转,两人也互生好感。青年男女在一起,在那个年月,都还没有现在这么开放。只能是谈谈理想啊,谈谈人生啊,谈谈文学呀,谈谈仕途呀。青年就有点沮丧,学问不是没有,安邦治国,胸藏锦绣,怎奈伯乐认钱不认我钱怀远。
苏小姐说,仕途虽好,清官难做,好马不一定非要驾辕,穿山越岭那才洒脱!
钱怀远说,打猎就是穿山越岭啊。
苏小姐说,做生意,驰骋商场,那是另外一种生活,你没想过?
钱怀远说,想过,我想有一家自己的饭庄,然后做成连锁,开遍大江南北。可是我现在只会做蛋炒饭。
苏小姐说,钱大哥,我饿了。你做蛋炒饭给我吃啊。
钱怀远说,好啊,你等着。
苏小姐没有等着,进来柴房想给钱怀远打个下手。没想到笨手笨脚把酱油瓶子打翻在地。
钱怀远说,我要的是盐罐罐,不是酱油瓶子。
苏小姐说,你就用酱油炒个饭嘛。不许把饭炒黑,不许太咸。我要健康饮食。
钱怀远说,这个不难。他把酱油瓶子里仅剩的一点酱油兑点水,去地里薅了几个绿莹莹的小葱,切成葱花,爆炒出香,点上酱油水,嗯,不干不糊,喷喷香。
美好的时光,总是匆匆。临别,苏小姐与钱怀远约定,在苏小姐20岁时,钱怀远学好厨艺,来城里寻她。
那一年苏小姐16岁,钱怀远24岁。
当年的苏小姐,如今的苏嬷嬷,风韵不减当年,只是低调了许多。接过父亲衣钵后,生意遍布大江南北。当然,女人嘛,还是少抛头露面。苏嬷嬷运筹帷幄,钱怀远决胜千里。
生意兴隆,人也风光。有些同行就为他操心,喝个酒啊,点个妞啊。钱怀远不搭理。有一次喝多了,弄急眼了,钱怀远抄起个啤酒瓶子就把瓶底揍掉了。
那些大老板小老板大眼瞪着小眼,钱老板这是怎么咧?(这个是哪里的方言,我也整不明白了。对咧,唐山话。)
钱怀远举着带茬的酒瓶子,去,给我整一碗酱油炒饭!
|
-
9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