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时事 六星杂谈 孩子厌学的原因
查看: 1871|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孩子厌学的原因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13-4-25 10:0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本帖最后由 空谷的回音 于 2013-4-25 10:11 编辑

孩子厌学的原因之一------谈网络成瘾与偏食

发表者:杜士君



近一段时间以来,仍然不断有家长因为孩子沉迷于网络游戏而来就诊。有一些家长,还曾经多次就诊过。虽经医生多方解释,这些家长们仍然坚信孩子之所以沉迷于网络游戏,是因为他们缺乏责任感,不理解父母的一片苦心,不懂得为自己的人生负责;当他们阻拦孩子玩游戏时,看到孩子出现各种抵抗行为,或者大喊大叫,或者负气离家出走,或者辱骂顶撞父母,甚至拿刀比划,父母们常常觉得伤透脑筋也伤透了心,认为这样的孩子着了魔,失去了人性,实在是无法救药。他们来找心理医生,常常是抱着找一颗救命稻草的心态:死马权当活马医吧。   对这样的家长,我常常会问他们希望我怎么帮助他们,达到什么样的目标,用多长的时间。等这些都问完了,我会再问一个比较深入的问题:你们认为孩子为什么会这样?
  大部分的家长,在说完孩子沉迷网络之前的一些光辉业绩之后,常常把原因归结在这几个方面:孩子缺乏责任感,自己因各种因素不能再象以往一样严格管理,或者说,都是“游戏惹的祸”。
  在说出我的看法之前,我常常会问这些家长们这样两个问题:你对自己的生活满意吗?是什么让你觉得自己的生活有滋味?
  毫不例外地,如果家长们对自己的生活满意,常常集中在这样四个方面:家庭的和谐带来的温暖感、工作或者事业的进步带来的成就感、人际交往顺畅带来的归属感和尊重感,沉醉于兴趣和爱好带来的满足感。
  当家长们说完这些,我常常会反问他们这样一个问题:如果说,你们是因为有了这些而感觉到生活有滋味,那么,你们的孩子,在这四个方面,他们有吗?如果没有,你们怎么能够奢望这样一个饥饿的孩子能够抵挡住游戏的诱惑呢?因为游戏就象方便面,立等可取、情节设置丰富多样(就象添加剂),看起来又热气腾腾!

1

查看全部评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沙发
发表于 2013-4-25 10:10 |只看该作者
 为什么要把网络游戏比喻成方便面来说呢?这要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说起。

  早在上个世纪四十年代,人本主义大师马斯洛就把人的需要分为五种:生理需要,安全感,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五种需要,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排列。每一层次的需要对人的健康发展都不可或缺,某一层次的需要相对满足了,就会向高一层次发展,追求更高一层次的需要就成为驱使行为的动力,就象人要吃饭一样自然。

  我们知道,饮食的需要,是人的基本生理需要之一。渴而饮,饥而食,天经地义,没有谁会反对。即使饥不择食,即使饥荒年代易子而食,我们人类的文明,也对此怀有包容之心。但是,对于人的安全感、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等这些情感需要,在我们这样一个刚刚解决温饱问题却陷入了食品安全困境的国度,还没有得到应有的认同和尊重。因此,有许多家长常常会发出这样的疑问,孩子们衣食无忧,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比自己的小时候,常常是幸福得没边了,为什么却培养不出感恩的心和奋进的责任感,反而会沉迷于网络游戏呢?

  我以为,父母看不到孩子的情感需要,这也正是一些家庭中的孩子沉迷于网络的最主要的原因。因为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营养丰富的正餐(家庭在情感上的呵护和肯定、人际交往的顺畅、学习成绩的进步),他们往往就会偏食,沉迷于网络游戏这样类似方便面的不健康食品。是找不到正常的情感满足(缺乏正餐)在前,沉迷网络游戏(偏食)在后;而不是家长们常常认为的网络游戏(偏食)在前,学习成绩下降(缺乏正餐)在后。

  换句更简洁的表达:人总是要吃饭的,不吃这种饭,就吃那种饭;人总是需要情感满足的,现实生活中找不到,就会到虚拟世界中找。

  如果家长们真心认同了这种解释,他就会明白:要想减少孩子在虚拟世界的沉迷,一定要增加他在现实世界中的满足。否则,所有看起来暂时有效的方法,不论物质奖励也好,乞求也好,打骂也好,甚至是把孩子锁在家中,都不过是扬汤止沸而已。

  其实,我还想对这些父母们说:某种程度上,我们应该感谢网络游戏,因为它毕竟提供了一些满足,让我们的孩子能够苟延残喘到如今;还有,网络游戏如此吸引孩子,它对人性的了解和孩子们心理的琢磨把握,实在是我们这些为人父母者(也是总想诲人不倦者)应该学习的榜样,更值得我们对当前的教育体制反思。还有,说网络游戏误了孩子,就如说“红颜祸水”一样,实在是冤屈了人家网络游戏。

  我的儿子,曾经就这样恳切地和我说:爸爸,我真不想上网玩游戏。可是,现在的环境,有哪个朋友,能象网络一样随时都在等我?

  我想,这是我们这个社会进步到现在的悲哀。

  真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觉醒。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3-4-25 10:11 |只看该作者
孩子厌学的原因之二------谈厌学与厌食

近一段时间,陆续有一些学习成绩本来优秀的孩子,因为面临高考、中考、或者是期末考试的压力,出现了学习动力不足的问题,到我这里寻找帮助,看我能否帮助他们重新找到学习的动力。

  比较有趣的是,这些孩子中,还有一些人,是我以前曾经接待过的,但当时并不认同我的分析。当他们半年或者一年后又再次找到我时,却会爽快地承认我当时说的确实有道理。当我问他们哪里有道理时,他们一般都会说,是我的“厌学的孩子往往都是要强的孩子,目标过高才导致提不起精神来学习”这样的话,打动了他们,但他们却不知从何做起。北京军区总医院心理科杜士君

  对这样的孩子,在引导他们如何找到学习动力之前,我往往会问他们:生活中有什么事,你们做起来会觉得有动力?

  一般来讲,这些孩子往往都有一个玩得不错的爱好,比如篮球、足球、健美、或者网络游戏,在同学中小有名气。当我问他们怎么会玩得这么好时,他们往往都说是喜欢。但当我问他们是“从何时喜欢的,一开始就玩得这么好吗”时,他们也会说其实自己也有过菜鸟的时候。当我又问他们做菜鸟的时候是怎么坚持下来的,他们就有点语焉不详了。如果意犹未尽,有时我也会挑战他们的“玩好了是因为喜欢”的说法,问他们相不相信我能在一个月之内就能让他们从喜欢到不喜欢?他们常犹犹豫豫地不敢回答,不知我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如果他们什么爱好都没有或者再也回答不上来了,我就会换个话题:一个人没什么毛病,就是不想吃饭了怎么办?

  大部分孩子最直接的回答就是做点好吃的。

  如果没有好吃的呢?我接下来会问。

  运动运动,或者不吃了。大多数孩子都会如此回答。

  为什么运动就会产生进食的需求呢?

  运动消耗了能量,需要进食补充能量。孩子们虽然表达不准确,但基本能说出这样一个大概意思。

  如果听到他们如此说,我往往就会反问他们一句:如果厌学就象厌食,什么样的运动才会让你找到学习的动力,就象找到食欲一样?

  当听到医生这样问时,这些孩子往往就会有茅塞顿开的感觉。确实,这些成绩优秀的孩子,在出现厌学情绪前,往往都有一个勤奋过度的过程。学习的目标要求过高,提高的进程要求过快,就象进食过多过快容易伤食一样,往往就容易出现厌学。

  尤其是,如果医生耐心询问,往往就会发现:这些孩子在没有出现厌学的前几年,常常都有一个或几个时段,求知欲非常旺盛,学习动力特别强。问一下这种情况发生的诱因如何,如何让这样的诱因再次发生,治疗策略也就自然形成了。

  在这些治疗策略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保护好求知欲,循序渐进,不能贪多贪快。但家长和孩子们,最容易犯的错误,往往又是这一点。他们往往觉得,我们厌学的这些天,别的孩子已经学了不少东西了,所以一定要补上,要不还是被落下。因此,常常不小心又吃伤了。反复几次,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就会严重受挫,就象胃落下病根一样,调动起来的难度更大了。

  再回到孩子们的爱好上,让我们从另一个侧面来说明厌学的原因。

  一般地,为了保证学习效果,年级越高,家长和老师们越会限制孩子们从事自己爱好的时间。但有趣又奇怪的是,家长们越限制,孩子的爱好反而越强烈,成绩会越好?

  有一个孩子(他特别的深思多虑)总结得特别精彩,他说,为什么自己能在爱好上持久,两个原因:一个是能看到自己身上一点点儿的变化,自己有掌控感和胜任感;另一个是自己在爱好上投入了感情。我说,还有一个,是你在爱好上对自己没有过多期待。他很认同。期待合理、动机明确、每前进一步都有反馈让自己有掌控感,我认为,这是成功培养爱好的三个要点。如果对一个孩子的爱好也提出过高的要求,不需要多长时间,他也会开始讨厌这个爱好的。成绩好的学生的厌学,多半如此。

  其实,说得更深一点。我们的所谓喜欢,所谓爱好,所谓专长,无不是在某个方面浸淫的时间比较久的结果。所谓浸淫,讲究的就是慢而长,耐心。爱好如此,学习亦如此。学的时间长了,兴趣也就慢慢来了。兴趣有了,成绩也就慢慢好了。成绩好了,我们也就常常认为自己喜欢学习,或者是块学习的料。因此,我常说,人是时间的函数。就象人吃多了饭,会长高长胖一样。在这点上,蔡志忠先生所说的“人生是时间的微积分”,表述得更为精致传神,我很是佩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3-4-25 10:12 |只看该作者
孩子厌学的原因之三------谈挫折与毁容


  去年以来,尤其是今年春节前后这一段时间,找我咨询的学生越来越多。其中有不少的孩子,曾经在当地和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精神专科医院被诊断为“精神分裂”,有的甚至是经过了一些名家之手。从症状上看,这些孩子确实有很多异于平时的表现,比如说坚决抵制上学,长期在家不与人交往(包括自己的家人),或者离家出走,情绪变化反复无常,不知什么原因就会勃然大怒,有的则出现了幻觉妄想症状(听到别人议论自己,总觉得别人在笑话自己针对自己,觉得自己有罪要去公安局举报自己),自笑自语等。如果仅从症状学来看,诊断为“精神分裂”确实有也道理。但是,长期使用抗精神分裂的药物后,效果却不明显。患者父母经常为此焦急不已,遍访名家,希望能找到一种或几种对症见效的药物,以尽快使孩子摆脱痛苦早日回归社会。
  这样的孩子,往往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在发病前都经历过了一个或几个挫折性的事件。事件的严重程度,明显地超过了孩子本身能够承受的能力。当然,这只是表面现象。
  更为深入的原因,是这些孩子往往个性都要强、敏感、内向固执又爱扛事。一句话,是内心耻感非常强烈者。
  比这个原因更深入的,是这些孩子所在的家庭。他们的父母中,至少有一位是非常要强者,他们对孩子的要求也是过度严格的。他们对孩子的要求,已经内化成孩子对自己的要求,他会有“非如此不足于活在人间”之感。同时,他们对孩子又是过度保护的,衣食住行诸方面对孩子照顾得无微不至,使孩子生活得好象在无害环境一样。
  因此,当出现一些别人看起来习以为常的事,或者是可以承受的挫折时,这些孩子的反应却是非常剧烈,就出现了如上所述的一些症状。
  对这些孩子的病因,我常常用毁容现象来向家长们解释。
  为什么用毁容来解释呢?
  我曾看过2006年12月《凤凰卫视-冷暖人生》的《克拉玛依大火12年祭》,里面有对那场让人刻骨铭心的大火的幸存者的采访。即使是最“漂亮”的幸存者,因为她用手护住了自己的脸,因而有着一副完好无损的面容。但脸保住了,双手却全废了。参加工作3年了,在单位里她却总是沉默寡言,不愿意与同事说话。回到家里,也是一样不肯说话,总喜欢把自己关在屋里。时常对父母大吼大叫,从不见生人。家里来了亲戚朋友,也是不出来见客。
  我也曾看过新华网的《天安门自焚事件十周年访法轮功受害母女》,里面谈到烧伤毁容后的陈果“有时状态很不好,会摔东西、不吃饭、整夜坐在床上不睡觉……”,“有时会怨恨母亲。她不理母亲、顶嘴吵架甚至推搡她”。
  护理过被毁容者的人,对被毁容者的这种心理大都深有体会。他们心烦易怒、敏感多疑、特别在意别人的评价,比较恐惧与他人的交往,尤其是以往的熟人。
  遭受挫折而又个性要强的孩子,常常就有这种被毁容者的心理,甚至会出现一些关系妄想的精神症状,怀疑别人的行为老是针对他、轻视他、侮辱他,因此不能坚持正常的上学和社会交往。究其原因,主要是一个“怕”字,怕被别人耻笑。因怕而生疑,因疑而生惧,因惧而生怯,因怯而生怒,用怒而自卫。孩子这种怕的心理,用“惊弓之鸟”形容最为恰当。
  如果是亲属代其到医院就诊(孩子往往拒绝求助),若医生不详细了解病史,或者经验不足,仅听亲属描述病情,就会做出“精神分裂”的诊断,并嘱其长期服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有可能会贻误孩子一生。
  实际上,孩子之所以会出现如此怪异的行为表现,就是因为他再也找不到他以往那种优秀的感觉了,就象一个曾经容貌姣好的姑娘突然被毁容一样。那种痛不欲生的感觉,非亲历者不能完全体贴理解。我们常常容易理解外表的毁容和肢体的伤残者,却无法理解内心理想形象的毁容者和伤残者,还常常把他们归为精神上异常者。
  就象小仲马在《茶花女》中这样说,我们“同情见不到阳光的瞎子,同情听不到大自然音响的聋子,同情不能用声音来表达自己思想的哑巴;但是,我们却不愿意同情这种心灵上的瞎子,灵魂上的聋子和良心上的哑巴。”
  实际上,如果我们能够走进这类孩子的内心,我们就会知道,其实,孩子的内心正在经历暴风骤雨般的变化。他正在重新审视自我,塑造自我,就如蝶的蜕变一样。如果我们有足够的耐心,守候在孩子的周围,不急不躁,在蝶没有破茧而出前,不因为自己的担心和着急撕破丝茧,终有一天,我们会看到期望的奇迹发生。我很赞同一位家长所总结的:温情对待,等待破茧而出。已有的经验已经证明,哪个家庭在这点上做得好,哪个家庭里的孩子出来得就越会早,状态也会好。矛盾和困难的是,在我们这个竞争过度、充满焦虑的国度和时代,却很少有家长能够做到此点。
  如果仍用毁容这个比喻来说明的话,如果能够让孩子相信,他还有重新整形的机会,整形之后他会比原来都好看。而且我们已经给他联系好了医院和医生,家里也攒够了看病的钱,他的生活勇气就会不请自来。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3-4-25 10:13 |只看该作者
一看题目,想起我们这去年两初中生沉溺网吧,突发死了{:soso_e127:}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3-4-25 10:21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益阳乐平 于 2013-4-25 10:23 编辑

{:soso_e142:}{:soso_e128:}
1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3-4-25 10:26 |只看该作者
空谷的回音 发表于 2013-4-25 10:13
一看题目,想起我们这去年两初中生沉溺网吧,突发死了

谈谈吧,来六星的也应该有初中生,让大家有一个借鉴。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3-4-25 10:28 |只看该作者
很值得借鉴参考的作品{:soso_e179:}坐下细看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3-4-25 13:46 |只看该作者
幸亏我家小公主喜欢学习!{:soso_e121:}
1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3-4-25 17:40 |只看该作者
{:soso_e179:}
1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