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大漠孤烟斜 于 2013-5-29 13:48 编辑
养宠物的乐趣
现在的人都爱养宠物,多是猫狗鱼鸟之类的。记得我小时候也爱养宠物,不过养得却是蚕、蝈蝈和蟋蟀。
养蚕
上小学的时候,班里的同学拿来一张纸,上面有一些小米粒一样的颗粒,说是蚕种,给我撕下一小片。我拿回家里,按同学教的办法,找了一个扁扁的小纸盒,到院里的桑树上摘了几片叶子,盖在上面。每天放学了,回家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看盒子里的变化,过了一星期,什么变化也没有。到了学校,听到别的同学养的蚕都出来了,还看到别人偷偷带来的蚕,真是羡慕。又过了两天,我终于看到蚕出来了,说实话,太难看了,不留意根本看不见,象几根黑线头,在绿绿的桑叶上蠕动。那几天,我都睡不好觉,夜里都要起来看两眼,数一下,有变化没有?我养的蚕种都出来了,一共十二条。他们慢慢长大了,脱去旧衣服,换上新衣裳,从干瘪瘪的黑线虫,变成白白胖胖的蚕宝宝。我每天都去给它们摘桑叶,摘回的桑叶用湿毛巾包起来,防止脱水。看蚕宝宝吃桑叶是最高兴的。它们很贪吃,多是从叶缘开始,先仰起头,一口咬住桑叶,剪刀一样的牙齿飞快地剪动,头向后勾,“嚓嚓嚓”一片叶子就没有了。放上一片新叶子,蚕宝宝们争先恐后,四面开花,最有意思的是在叶子中间会咬开一个洞,伸出一个白胖胖的头,一眨眼就是一个大窟窿了。蚕宝宝长得很快,都有铅笔那么粗,一寸多长了,身体开始变得发亮透明。妈妈说,它们要吐丝了。蚕宝宝不吃桑叶了,爬到盒子的边缘。一天早上,我看见它们开始吐丝了,开始丝很薄,可以看到蚕宝宝在里面不停的摆动头,做成的茧子就是它们的小房子,大部分是白色的,有两个发黄色。我把十二个茧子放在一起,大小不一样,爸爸给了我一张纸板,说让它们下籽用。胖胖的蛾子咬破了茧子,爬出来了,有大的,有小的,扑闪着小小的翅膀,相互问好。小的是公的,大的是母的,它们一对对尾巴粘在一起。下籽的时候,胖胖的蛾子伏在纸板上,尾巴一粒一粒的吐出籽来,整齐的粘在纸板上。下完籽的蛾子很快就死了,给我留下一大张粘满蚕籽的纸板。
养蝈蝈
每到秋天,爷爷会从田地里捉回很多蝈蝈,用高粱秆编好笼子,蝈蝈放在笼子里,喂上菜叶和南瓜花,挂在院里的树枝上,让它们晒太阳,它们就叫起来。我凑到笼子跟前看,墨绿色的蝈蝈,两根长长的须子,短短的翅膀抖动着,两条粗壮的后腿,随时都能弹起来。蝈蝈的寿命很长的,可以活过冬天,下了大雪,把蝈蝈放在暖暖的火炉附近,我们围在爷爷的身边听他讲故事,蝈蝈不甘寂寞,在旁边使劲地叫,似乎和爷爷抢着说话。
养蟋蟀
这三种小动物里,蟋蟀最好玩了。我们都是晚上去围墙边的乱砖堆里抓蟋蟀,我老家叫蛐蛐。拿着手电,踮着脚,竖起耳朵,不敢出声,小心翼翼的闻声而去,轻轻的翻开砖瓦,总有所获。什么“铁头”“黑金刚”捉回一堆,用罐头瓶装好,上面用纸封口,扎出透风的眼。再找一根草茎,一头用牙撕毛,伸到蛐蛐的眼前逗它,它要是后退,拱起后腿,振翅,磨牙霍霍,就是厉害,再找一只蛐蛐放进去,逗它们掐架。厉害的蛐蛐能咬掉对手的腿。每当逗蛐蛐,五、六个圆圆的脑瓜凑在一起,叫喊着,圈里正上演着一场生死大战。
这种爱好只是小学的乐趣,上了中学就不玩了。后来给孩子买过蝈蝈,女儿对它乐趣不大,倒是女儿自己从学校拿回一小片蚕种,和我小时候一样,专心致志,害得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都跟着去摘桑叶、护理她的蚕宝宝。看她半夜起来看蚕宝宝的样子,真和我当年一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