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闲说春秋
苏秦还乡
一.
从春秋到战国,牛人一抓一大把,牛人多了,我们只能挑最牛的说。而所谓最牛的,应了一句今人的话:牛B一定要有理由。
比如苏秦同学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牛人。如今对他的评价最多的三个字是“纵横家”,其实我想破了脑子都没搞清楚这“纵横家”是一个什么技术职称。但是,这丝毫不影响我对苏秦同学的才华和本事的敬仰之滔滔不绝。
苏秦是一个很有点知名度,很牛B的人,战国那会儿,他出生在韩国,鉴于今天的南韩人太喜欢攀亲,特地郑重声明此韩国非彼高丽,和南韩一毛钱关系都没有,希望韩国的专家学者们严肃治学,不要以攀亲儿乐此不疲。
苏秦同学其实和无数的穷苦孩子一样,是一个出身寒门的人。老家在今天的洛阳,那会儿叫东周雒阳。有句话叫:三岁看到老。
甭看人家苏秦出身寒门,但是,这孩子志向高远,并不安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当然也是苏秦同学聪明,他知道靠着在黄土地刨食吃,吃不出前途和未来。剩下的只有发奋读书,寻访高人,方能够出人头地。
他遇到了一个不世出的高人,这人今天依旧有名,那就是鬼谷子。这鬼谷子先生可不是一般的战士,你不要看他本人创造了多少奇迹,你先看看他的学生如何,他的弟子舞刀弄枪的兵家有孙膑,庞涓,靠嘴皮子纵横的有苏秦,张仪。所以,一个个牛B的弟子后面,一定隐藏着一个更加牛B的师傅。
苏秦要说也是一个刻苦努力的人,生逢春秋尾巴战国乱世,当然想建功立业,耀祖光宗。在老师鬼谷子哪里“毕业”(不知道有没有毕业证)学成归来后,就尝试着在战国闯荡,最初人家想见周天子,结果没有人引荐,后来向秦国推销统一中国的策略,没有成功。
世界上的事情其实也不复杂,有的时候走了倒八字,也就没有了好运气。在鬼谷子的教化之下,自以为掌握了纵横列国的法宝,凭籍三寸不烂之舌,就可以游说诸侯国,结果在现实面前碰的眼冒金星,头破血流。
想一想就不难解释,这个世界没有资质背景的人,想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真的是不容易啊。
苏秦就是这样,怀揣雄才大略,想见周天子见不到,想对秦国推敲统一大略,对不起,人家不买账。
结果是什么呢,苏秦同学好惨啊。
二.
盘缠花光了,衣服穿破了,鞋子早就破的不忍看,更不消说能不能穿了。
混到这个时候,人唯一的退路或者依靠,当然就是回家了。
苏秦同学回家了,破衣烂衫的回家了。
天边飘过故乡的云
它不停的向我呼唤
归来吧,归来吧
浪迹天涯的游子
归来吧,归来吧
别在四处漂泊……
别误会,没人给苏秦同学唱这么深情款款的歌儿。
用苏秦同学自己的话说:妻不下纴,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
啥意思?
当苏秦出现在村口的时候,村子里的老少奔走相告:快来看啊,老苏家的那个不务正业的二流子来家了,那个叫花子样啊。
你说,苏秦同学这样子出现在亲人面前,还指望亲人给什么好脸色么?家里人看到他趿拉着草鞋,挑副破担子,一付狼狈样。他父母狠狠地骂了他一顿;他妻子坐在织机上织帛,连看也没看他一眼;他求嫂子给他做饭吃,嫂子不理他扭身走开了。
被老子骂也就罢了,老婆坐在纺织机前织布看到落魄的苏秦,连身子都没动,看都不看他一眼,所以,嫂子不给他做饭也就不奇怪了,全家上下充满着怨恨之气:你混成这个熊样还来家丢人现眼啊。
被家人冷落,被邻人嘲笑的苏秦受了很大刺激,要说也是人家苏秦是一个有种的货色,你们尽管瞧不起我就是了,我自己绝不能瞧不起自己,我就是为这个时代而生,为这个时代而来的,所以,不蒸馒头可以,但是决心要争一口气。
所以,面对古往今来所有的成功之士,我们大可不必羡慕人家的财富和光环。他们落魄的时候,他们倒霉的时候,你没看到罢了。
苏秦同学这次回故乡的那段日子,肯定很憋屈,很压抑,但是,他却能顶得住,面对邻人的嘲讽,家人的白眼,苏秦同学守住了自我,那就是,管你们说啥,我读我的书,我走我的路。
所以,苏秦是了不起的。尽管在鬼谷子哪里学成毕业,自己又开始了勤奋的自学。从此以后,他发愤读书,钻研“周书阴符”,天天到深夜。有时候读书读到半夜,又累又困 ,他就用锥子扎自己的大腿, 虽然很疼,但精神却来了,这就是“锥刺股”的由来,他就接着读下去。就这样用了一年多的功夫,他的知识比以前丰富多了。
三.
一年之后,在亲人冷漠的目光里,苏秦再一次踏上了求仕之路。
怀揣着坚定信念的人,只要自己不被自己打败,没有任何对手可以打败他。苏秦就是这样。
当他再一次作别故乡的时候,他是否记恨这一年来遭遇的冷漠,遭遇父母的斥责,遭遇妻子的冷对,遭遇嫂子的白眼呢?
这一切对苏秦来说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走自己的路,管你娘别人的闲言碎语?!
重出江湖的苏秦,原本想继续对秦人推销他的“统一“方略,无奈的是秦国依旧对他不买账,苏秦同学比较生气啊,但是,人家能很快就能把这种怨恨和愤怒转化:好你秦国,既然你不听我的建议,我干脆游说六国联合抗秦。
游说六国期间,苏秦先奉燕昭王命入齐,从事反间活动,使齐疲于对外战争,以便攻齐为燕复仇。齐湣王末任齐相。秦昭王与齐湣王并称东西帝。他劝说齐王取消帝号,与赵李兑约五国攻秦,被赵封为武安君。五国合纵攻秦,迫使秦废帝号,归还部分魏赵土地。
苏秦成功了,苏秦获得巨大成功。以至于他怀揣六国相印,纵横那片春秋战国。成为一时的风云人物,成为那段历史注定留下一笔的过客。苏秦以一己之力促成山东六国合纵,使强秦不敢出函谷关十五年,又配六国相印,叱咤风云。
古人那会儿特别讲究四个字:
衣锦还乡。
成功了的苏秦,想起当年自己衣衫褴褛回家的遭遇,当然要为自己正名。
那是一个什么样的天,什么样的日子今人无从知晓,但是,身为六国之相的苏秦的回家,当然就透着两个字:风光。三个字:很风光。四个字:绝对风光。
那一天东周雒阳苏秦的老家有没有彩旗飞舞,锣鼓喧天,不知道。
知道是,乡党们暗地里都在传说:
不得了了,屯子里的老苏家的那个老二发迹了,当了六国宰相了,要来家探亲了?
老苏家的老二?那个?
就是当年那个叫花子的一样的家伙么?
别乱说,人家现在是六国之相啊。
村子里一个老者一把鼻涕一把眼泪,拄着一根拐杖喃喃自语:
果然祖坟冒青烟
苏家老二做大官
唯有读书多壮志
敢叫日月换新天
就这老头,数年前苏秦失神落魄回家的时候,他拄着拐颤巍巍的冲着苏秦吐出一口浓痰:不务正业,猪上树,你还真以为自己是个人物了。
四.
在前呼后拥之中,坐在华车之中的苏秦同学衣锦还乡了。驷马为乘,何等风光?苏秦同学家乡所在地的各级领导都出门匍匐迎接啊。至于都悬挂了什么条幅,内容都是什么,古人也不太敬业史书没写明白,俺也就不瞎编了。但是,迎接的队伍在三十里外,这是写在史书里的。
没有了乡亲们的嘲笑,没有了父母的斥骂,没有了妻子的黑脸,甚至没有了大嫂的白眼。苏秦同学不习惯了,太不习惯了。看着匍匐在地长跪不起的大嫂,苏秦同学百感交集啊。于是他不自觉地问了嫂子一句:
“嫂嫂如何前倨后恭?”
要说吧苏秦的这位嫂子也是一个实话实说的主儿,听了小叔子坐在豪车上的发问,仰起脸一脸真诚的回应:
“只因季子多金也。”忘了交代了,苏秦的字是:季子。看见没,多敞亮的一个人啊,面对小叔子难堪的发问,人家没掩饰:因为你有钱啊。
看看,要说苏秦的这位嫂子就是个“敞亮人”,把事情看的明明白白的。以前的小叔子穷困潦倒,四处碰壁,灰头土脸,真的不值得搭理。而现在的小叔子可不一样了,坐着驷马乘,手下前呼后拥,那感觉咋能一样呢。这时候,作为嫂子的不巴结那不是脑子出了问题么?
苏秦再看对他呵斥的爹娘,那两张老脸都带着掩饰不住的笑意啊,儿女出息了,最高兴的当然是爹妈了。
只是看到媳妇匍匐在地头都不敢抬,让苏秦同学略感不爽:你这娘们我倒霉的那会儿你不正眼瞧我,如今我发迹了你咋还不正眼瞧我呢?
当然苏秦同学心里明白,以前那时不稀罕瞧,现在那是真不敢瞧啊。
坐在豪车里的苏秦,抚摸着当年被自己用锥子刺过的大腿,心中一定是有太多太多的感触。
五.
来了,乡亲们都来了,十里八村的乡亲们,乌洋乌洋的涌来了。各级领导打头阵,尤其是所在地的领导,看着苏家略显寒酸的房子,当即表态,立即返建,要多少银子给多少。而苏秦当年苦读书的耳房,修缮之后将被作为春秋战国励志文物永久保留。
乡亲们纷纷表态:
俺们屯子能出苏六国,是所有家的祖坟都冒青烟了,这是多大的荣光啊。
看着苏秦家门前那几棵半死不活的柳树,当地官员当即表态:扩大种植,种上十万亩,起名叫苏柳。一定要打造成最好的人造景观,再弄一亭子,名为苏亭,里面竖一碑,永久铭文记载苏秦同学的事迹。
这是一个注定充斥着世态炎凉的世界,你不要说我在胡说八道,谁敢说不是这样,谁能说不是这样呢?
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不必虚伪,我没有认为苏秦的家人有什么错,或者是值得被嘲笑的。他们没错,因为自古以来我们不就是沿用着这样的标准来考量么?
苏秦的嫂子从当初不肯给落魄的小叔子做一碗饭,到面对小叔子的发问的毫不掩饰,揭示了人性之中最好玩的一面。
笑着掩卷:
为求功名锥刺股,世态炎凉几甘苦;
六国荣耀加身日,当叹何为大丈夫。
(又记:自古以来莫不如此,今人不笑话古人,只怕有过之而无不及。)
2013年6月2日星期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