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至8月31日,京广、京沪高铁部分列车的商务、特等和一等座票价按不同时段实行特惠。特惠幅度分别为,在预售期1-5天内实行八五折特惠,在预售期6-20天内八折特惠。 普通消费者喜闻高铁打折,仔细了解后才发现,原来这一次特惠范围十分有限。消费者要想享受打折车票,首先必须购买京广、京沪线路规定的部分列车,其次必须购买规定日期的车票,日期之外打折免谈。当满足以上要求后,还必须购买一等座以上的“贵族席别”才能优惠。如此多的限定条件叠加在一起,无异于告诉普通消费者,打折与你无缘。
笔者了解到,这次高铁打折是市场竞争的结果。高铁列车每次运行都面临着较大的成本压力,面对高铁空座率高的情况,靠打折吸引乘客自然要比空驶划算得多。高铁在节假日上座率非常高,甚至会出现一票难求的情况,但在平时,二等座的上座率尚可,商务、特等和一等座上座率就惨淡许多。在上座率的压力下,打折更像是高铁招徕乘客的无奈之举。但面对高铁递来的橄榄枝,消费者未必会买账。
此前媒体曾报道,高铁一等座、商务座、特等座票价高昂,甚至高过飞机票价,让很多普通消费者望而却步,故而空驶率极高。高铁打折本身是一条好消息,但无奈此次打折限定条件过多,打折幅度也不大,打折过后的票价依然比二等座票价高很多,消费者并不能真正享受到打折带来的实惠。而普通消费者是高铁的主力消费人群,对价格更为敏感,也更易受优惠信息的影响。从市场价值规律来看,高铁打折需要的不是抬头仰望高端的消费者,而是要低头看看普通的消费者。
反观高铁的主要竞争对手航空公司,在市场化的竞争中,机票打折已然成为常态,而且打折幅度非常大,如果消费者提前预定,买到比火车票还便宜的机票也不稀奇。最重要的是,与高铁打折高端坐席不同,航空公司打折的主要是经济舱,能保证上座率。在打折的学问上,高铁该向航空公司多多讨教。
长久以来,整个铁路系统的票价犹如一块铁板,无论淡季旺季,价格始终如一;无论站票坐票,价格岿然不动,铁老大的形象因此深入人心。从这个角度来看,打折无疑是我国铁路系统一次非常重要的改变,这意味着高铁向市场化迈出了重要一步,传递出铁路系统长久以来坚固的价格体系松动的信号。对于消费者来说,期待的只是当这一轮打折结束以后,在以后的时间里,能有更多的高铁和普通火车票加入到打折的市场中,限定条件少一些,姿态低一些,把普通坐席也纳入到打折体系中,让更多的普通消费者享受到实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