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活着
一.
昨天早晨,我正在扫地的时候,家里的座机电话响了,看了一眼来电显示,是一个兄弟的号码,忙接听。
这边我刚问了一句:“你好,兄弟。”听筒里传来的就是一阵压抑的哭声。
我心里一紧,知道他家里出事了。
还没等我问,他在电话那头泣不成声告诉我,他的老母亲去世了。
一时间,我拿着电话也不知道该如何安慰。只是听着他失声痛哭。
足足有几分钟的时间,我对他说:“兄弟,你应当知道,生老病死这都是人生绕不过去的规律。我们所有人都会有这样一天,你一定节哀自重,更何况,家里还有身体也不是太好的老父亲,为了他老人家你们也不能过分传递和渲染这种悲伤,虽然我知道,这时候确实是没办法忍不住的。”
放下电话,心情很不轻松,先是联系了几个朋友,准备去他家里看看,不夸张的说,几十年的交情,他的父母就等同于我们的父母,在这个时候,肯定要去。
二.
就像生是绕不开的话题一样,与之对应的死也一样绕不开。
兄弟的老母亲,八十八的高寿,也算是很不错的一个年纪了。想起家母六十岁就走了,想起家父也不再十几年了,心中总是有一种无奈的唏嘘和感慨。
我在过去的一篇文中说过:至亲的人越活越少了。这大概就是最真实的写照了。
我的双亲,大哥,二姐都走了,目送着自己至亲的人,一个个远去,再也回不来了,这就是人生。
你留不住任何的一切,甚至留不住自己。
既然一切都留不住,那么就请在能留住的时候,好好享受一切吧。
三.
这世界没有那么多的明白与不明白,各自怎么活那都是自己的事情。就在几天前,我生活的这座城市,闹市区的主干路上,发生了一起独立车祸,一个开着崭新奥迪的男人,车子翻到在路边的花坛里,他自己据说就受了一点轻伤,而副驾驶上做的他燕尔新婚的妻子,却不治。有人叹息,不能开慢点吗?也有人一语中的:作死的节奏。
经常走在路上,就会听到一阵发动机巨大的轰鸣声,然后有赛车或者摩托车疾驶而过,你想不清楚,为何在市区的路面上,非要去追逐所谓的飙车快感,真的是作死的节奏。
关键是,你自己死了不要紧,别去祸害无辜的他人。
你有权利不喜欢这个世界,但是,你没资格去加害别人的生命。
四.
下午去看望了朋友的老父亲,老人家坐在床上长吁短叹,老泪横流,嘴里念叨着:“没法儿一天走啊。”
听了感觉很悲戚,安慰了老人一番。
心里知道,老夫老妻这一辈子,几十年风雨人生,携手度过的,如今突然一人撒手而去,对另一个活着的人,会是怎样的折磨和打击啊。
可是,逝者已去,不再来。唯有让活下去的人,好好的活着,这大概就是最好的祭奠和安慰了。
我们面对的就是两道人生的题:如何生,如何死。
而且,这也是最无法把握的两道题。
它和你的地位,身世,并无太多的牵连,严格一点说,站在这两道题前的所有生命都是平等的。
握着老人那双因为悲痛而微微颤抖的手,不知该怎样说。
其实,也用不着说,这是一个心照不宣的话题。
五.
英国哲学家,数学家、逻辑学家、社会学家、教育家、文学家,1950年获诺贝尔文学奖者伯特兰.罗素是一个快乐哲学的倡导者。
罗素有个观点:任何一种对他人不造成危害的快乐都应得到珍视。“一个人的行为只要不危害社会、不伤害他人,他所做的不应该受到指责。”也许正是因为这种豁然的心态,以及处世的方式,让罗素活了98岁,作为一个集大成的学者大家,能有如此高龄,的却令人刮目。
在享受生命的同时,创造出卓著的成就,是一个伟大的奇迹。或许,快乐就是这个奇迹的谜底。对于罗素来说,似乎有不少“不快乐”的因由。一是年幼即丧父丧母,二是中老年时期又逢“二战”。孤寂的童年,乱世的沧桑,在常人来说都是难以摆脱的伤痛。是什么使他超越了孤独和绝望呢?会不会就是因他有了“快乐哲学”这个武器?我想一定是。
一个能看开的人,他未必能主宰别人,至少他可以驾驭自己。而能驾驭自己也就足够了。
当然,像罗素这样伟大的智者,毕竟是少数,但是,他的思想和意义其实是可以影响和传递给我们的。
每一次面对身边人的死亡,都是对自己的一次拷问,如果每一次拷问过后啥都不记得,那就是行尸走肉。
别抱怨这个世界所谓的公平与否,生命,有生命就足够了。
好好活着吧。
2013年10月17日星期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