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灵灵和毛茸茸说的是仿佛看到、仿佛听到那些可触、可摸的东西,而不是意念中感情和判断。理念需要抽象,而事件必须具体而充满细节。
记得余秋雨说过,人们不爱看理念和哲思,而爱看形式和人格。用我的话来说就是人们不喜欢哲学而喜欢小说。
我喜欢抽象和理念,那里的推理过程令我陶醉,所以,这类文章我写过,可对文学来说这就犯了大忌,与大多数人的喜好大相径庭,也与“水灵灵,毛茸茸”南辕北辙。
所以,今年我写了不少真人、真事,包括半自传两万多字的《从抑郁到腾飞》、连续八篇的《我是同学的联络员》和连续七篇的《川南趣事》等。后来发现,感想还是可以谈的,只不过不要直接谈感想,来点儿小技巧,绕个小弯,只需把感想产生的情景细细地展现出来就可以了,在读者面前展现出这些情节的细枝末节,他们的感情就会自然的流淌出来,达到共鸣。这就像对待女人,不必对她说多么喜欢她,给她一盒巧克力并在每一颗巧克力上刻上一个“爱”字就可以解决问题了。
所以,我看到余秋雨下面的话,醍醐灌顶:
“你要向你朋友讲一件事,如果事情比较复杂,你又想在复杂中说服对方,那麼,最好不要急於把你的判断和情绪早早端出来,而是应该平静地叙述事情的具体过程,描述当时的情景,连重要细节也不要放过。这些描述,正是要朋友产生彷佛听到、彷佛看到的效果。可以想像,过不了多久,朋友就会跟著你的思路走了,而且他们是那样自愿,并不认为受了你的判断和情绪的左右。”
我想起,为什么老一辈忆苦思甜的时候,总是抱怨我们情感投入不进去?为什么我们明明知道最正确的方法,而朋友或孩子老是听不进去?为什么我们对古人的所作所为缺乏理解,还以为他们的做法太笨太傻?其实我们不缺乏智慧,缺乏的只是身临其境的感性认识。所以,如果把感性材料都交代给读者,读者的情感自然就会流泻出来。
所以,我喜欢余秋雨下面这段话:
“在举重若轻之中,让读者不是在理念上而是在感觉上接受你,才是高手。”
其实,细节的回忆或是小说的编造过程,也会激动作者自己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