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金缕衣 于 2014-6-15 14:52 编辑
最早有关足球的故事是中学时,我们班有个陈姓男生是黄冈体校足球队的,他总是酷酷地穿一套运动装,用编织网兜兜着一只足球吊在背后甩来甩去,陈同学除了每天下午不用上学外去训练外,也经常十天半月的不上学,因为出去参加比赛或者集训。陈同学考上了湖北体育学院足球系,毕业后分配到江汉油田大学当体育老师,不久,陈同学就被八一体工队足球队选中,成为八一足球队运动员,接着中国足球体制改革,八一足球队解散,陈同学自谋生路,全国各地去带学生踢球,前几年,在黄州偶遇陈同学,已经是一个100多公斤的巨型中年男人的形象,这丝毫没有影响那个背着网兜的翩翩足球少年在我心目中的少年时代美好的记忆。
跟我先生谈恋爱时,我先生在“才艺展示”环节,骄傲地对我说他在大学是华农校足球队的,而他们那届的校队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地书写了华农在湖北高校运动会上最好的足球比赛成绩,这个成绩得到了后来分配到黄冈工作的华农学弟们的证实。接着黄冈组织了第一届“赤壁杯”足球赛,先生由于“华农那届足球队”的名头被一大系统请去作为“外援”参赛,比赛那天,我兴致勃勃地携闺蜜前往助战,哪知道先生由于年龄大加上久未运动,上场就跑不动,连球都没挨一下就主动提出要求下场。呵呵。
自此以后,先生旋即将自己“足球运动员”的标签自动转换成“足球球迷”,逢球必看,哪怕是被中国人极度爱之深恨之切的中国足球,再差再烂的球赛他一场不落地看。那场臭名昭著中泰比赛完后,我看先生也只是黑着脸一句脏话都没有说,连忙对先生调侃到:“我知道您孜孜不倦地看足球的目的了,您老是在做磨砺个性训练啊。”
我跟先生结婚24年,经历了6届世界杯,从最初的不理解到以破坏家庭财产方式进行抵御到冷战到无可奈何花落去到不支持不反对到随遇而安,这个历程像极了围城中男女双方对婚姻的经营的“战争”。今年,在世界杯的头一个月,先生就纠结,这届世界杯先生已经是年过半百的老男人了,没有体力熬夜看球了,先生将一些精彩必看的比赛圈了起来,并宣布每天只看一场比赛。再也不像以前一样,熬到比赛开始,而是在有比赛的那个晚上,早早上床休息,上了闹钟到时间再起床看球,先生要求我制定一个世界杯菜谱,保障他熬夜看世界杯的营养供给,我欣然答应了。
24年一路走来,从意大利到美国到法国,到2002年的韩国世界杯,唯一一次不用熬夜的世界杯,唯一一次中国参赛的世界杯,到德国到南非到如今的巴西,直到德国世界杯,中国在世界上的实力增强了,记得德国的世界杯的球场、太阳能、世界杯衍生产品很多都是“中国制造”,而上届的南非世界杯,媒体报道更是中国制造的海洋,以前中国转播世界杯都要租用外国的卫星或者借用别的国家传送的信号,现在中国国人出国看现场都不是梦想。
足球,是和平时期男人的战争,是冷战时期国家实力的比拼。不记得谁说过一句话:“我们现在也许不具备进攻世界杯的实力,但是我们永远不放弃我们的足球梦。”用我们的中国精神中国梦来书写我们的足球故事吧。
|
-
1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