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江中牡丹 于 2010-1-27 20:43 编辑
|
苏东坡有篇《杞菊赋》。他在此赋的序言中写道:
“余仕宦十有九年,家益日贫,衣食之俸,殆不如昔。及移守胶西,意且一饱,而斋厨索然,不堪其忧。日与通守刘君庭式循古城废圃,求杞菊食之,扪腹而笑。”
一位堂堂的密州太守、朝廷命官,竟然食不果腹,日“求杞菊食之”,为何落到了这般落魄天地呢?这让熟知“一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人们来说,该做如何解释呢?
原来,苏轼为官清廉,家无积蓄。做官19年,家中越来越贫困,衣食俸禄,也不如从前。
熙宁七年(1074年)自杭州卸任,来密州任太守。当时的密州并不富裕,加之连年持续的干旱、蝗灾以及官吏借推行新法之名,欺压百姓,聚敛钱财,致使民不聊生,百姓甚至将无力抚养的孩子丢弃路边。
此时作为一州之长的苏轼,更加拮据贫寒,家中时常断炊,不得不经常跟通守(官名,位次于知州)刘廷式一起沿着古城墙寻找杞菊充饥。面对这样艰难的生活,苏轼自嘲地说:“可叹啊,谁像你这样做太守的?人家前有宾客宴请,后有差役服侍,自己却枯坐府衙做事。一天下来,一杯酒都不曾喝,只能以一些草木来充饥,对案皱眉,举箸难咽啊。”
尽管是大有穷困潦倒之势,但此时的苏轼并没有气馁,而是访贫问苦,以赈济百姓为己任。先是冲破地方官僚的束缚,如实向朝廷汇报密州的旱灾、蝗灾,请求朝廷根据密州一代受灾的实际情况减免当年秋季的赋税。再是率领民众,虔诚地去祭祀密州城南的常山,以求上苍降下甘霖,解救黎民百姓,同时,倡导百姓兴修水利自救。再是,从官府抽出几百担粮食,专门用于收养弃儿。谁家收养一个弃儿,由官府拨付六斗粮食……。通过以上措施,密州的生产得到了一定恢复,百姓生活安定了许多。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苏轼,自然也赢得了民心。
当今天来到诸城(古密州)名人馆,看到诸城人民将在此执政仅有两年时间的苏轼(四川眉山人)也名列其中,当登上新落成的“超然台”,瞻仰着苏东坡的巨大雕像,于是,便更加明白了一个道理:
金碑、银碑,不如老百姓的口碑。这是因为,为官政绩如何,老百姓心里的秤最准。
自注: 杞菊,枸杞与菊花,幼苗皆可食。此处泛指野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