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金豆豆 于 2015-10-18 16:28 编辑
10月16日,到兄弟单位教研。
这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学校,囊括初中和小学阶段,甚至包括学前班。但凡下课铃响起,孩子们条件反射般,从各教室、各楼道涌出来,肉嘟嘟的鸡仔似的,满校园撒欢儿,引得我每每驻足,痴望一阵,傻乐一阵,艳羡一阵,把记忆碎片补了又补。
中场休息,随意闲逛,便看见“好学书吧”了。它设置在过道处,完全开放式的,三面柱子,一面墙壁,显得开阔而敞亮。地上铺了塑胶,很明显,是席地而坐的意境。墙壁那面是3*7格大书架,旁侧柱子镶着书柜,都码放着书籍。
心念动处,来不及跨步而入,便被猴孩子们打破思绪:一窝蜂冲进来,总也有二、三十个吧,搂一处翻滚的,撅屁股玩弹珠的,彼此背负的、追撵嬉顽的,玩得不亦乐乎。大约是塑胶地面,不担心弄脏衣物,更不担心摔伤,便愈发恣肆起来。
又好笑,又无奈,敢情是把书吧当玩吧了?不过呢,洋溢的欢声笑语,倒也挺感染人的,我就翻出手机来,胡乱拍几张片子。
几个小娃有所察觉,不单不怯生,反而挨挤到我身边,或在镜头前扮鬼脸,或踮脚看我拍摄效果,再嘻哈笑闹跑开去。有个胆大的男孩,更以冲刺的速度,“啪”躺倒我镜头下,把顽皮演绎到极致,哈,真够人来疯的。
书吧,该是弥散书香的,属于校园文化建设。不过呢,没有合理利用,便似形同虚设。成为一处嬉顽地,对孩子们而言,算是意外惊喜。试想,国情特色下,哪个校园舍得大手笔,开辟一个“玩吧”,仅供娃娃们娱乐的?
话又说回来,到底是坚持书吧的初衷,还是索性修改为玩吧,我并不能下定论,这毕竟涉嫌指手画脚了,尽管从事多年教育工作,对教育我却依旧迷惘,哪有资格说三道四?我只能说,我看到了,我在思考,并总在思考。
孩子们上课去了,书吧瞬间安静下来,这于我倒是很相宜的。信步而入,到书架前翻检,书籍比较零散,很随意摆放着,也没有具体分门别类,该是缺少管理的缘故。从书籍内容而言,课外读物很少,多没脱离学业范畴,例如课堂讲练等,怪不得孩子们不感兴趣。
随便抽了一本,斜靠在书柜边,闲闲翻看,是古代名篇赏析,涉及到曹家父子、诸葛亮、陶潜等诸多文字,特别是关于陶潜的,我读得较为细致,对他的认识角度,已历经好几次变化,从最初的崇尚,到后来的疏离,再到现在的敬重,于我也是思索和蜕变。
看得入迷了些,听到下课铃,也舍不得放下书本,反正我也不怕干扰的。倒是冲进来的孩子们,出现了变化:似乎惊诧于我在阅读,他们渐渐安静下来,也陆续去书架拿书,有几个爬在我身边,竭力看清书目和页码,再去找出来,俯在我身侧阅读。微笑着,摸摸几个小脑袋,忽而很后悔,知道孩子们会模仿,咋不看适合他们的读物?
这么想着,已经读不下去了。只不动声色,看孩子们或一本正经,或装模作样,哗啦哗啦翻阅书本。暖阳,于书吧外漫漫挥洒,微风拂过,树叶儿窸窣作响,是这一刻的温馨和惬意。若有人经过,这一幕入眼,该是书吧的气韵了。原来,玩吧与书吧,并没有截然的界限,重要的是,我们给了孩子怎样的暗示?
上课铃响起,孩子们跳起来,小鹿般飞奔而走。微笑着起身,把他们来不及放回的书,逐一捡拾起来,搁到书架上码好。冷不丁想起,教研会好像迟到了?不务正业的人儿,浅浅笑着,脚步噔噔,赶回了会议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