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闲散之人 于 2015-11-4 08:59 编辑
我的同学们
1、
周日的那天,是我一群发小同学相约徒步的日子,四十多年前,我们带着童真无忌,在一所学校读书。
四十多年后,我们这群曾经的孩子已然长大,成家或为人父,或为人母。
这期间,虽说同学们偶尔也会见面小聚,但总是文齐武不齐,想把这十七八个人凑在一起还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我自己就缺席了许多次同学的聚会,无论是小学的,还是大学的。以至于当我再一次出现在他们的视野里的时候,他们都在充满嗔怪:这些年你跑哪里去了?
是啊,这些年跑哪里去了?
我也这样问自己。
算是拜生活所赐吧,为了生活东奔西走。终于到了朝着奔六那条线前行的日子,我结束了在外的漂泊,终于觉得,这世界再好,没有故乡好。
周日徒步的这条线路,真的是非常棒的一条山海线路,一路在山里的路上逶迤而去,所见的都是满目的秋色,远眺的是无垠的,波光粼粼的大海,又是几十年未见的同学,那感觉真的是很爽。
2、
我记得在四十多年前,我十四五岁的时候,要去二哥工作的地方玩一段时间,那是四川,距离家至少近三千里的路,那会儿交通哪有这般发达,绿皮火车咣咣当当要走三天两夜。临行前,母亲问我:你会在哪里住多久,我想你怎么办? 我满不在乎的说:等我玩够了我就回来。 母亲说:你记住,走的再远,家和你的根都在这里。 徒步的那天,我的一个同学对我说起这段往事,她说我走后的一段日子,我母亲想我想的特别厉害,她和她的母亲都过去陪过她。
我听了这件事,有一种想哭的感觉。
孩子们什么时候才能真正读懂自己的父母?现如今,子欲孝而亲不待了。
3、
同学见面,是一种很自然的,毫不做作的感觉。相互问候,相互玩笑,似乎在一个时空的更迭转换之中,我们又回到了学生时代。
我们这群同学有点特殊,当年父母们响应备战备荒的“战略号召”,携家带口的钻进了大山深处,在父辈们的心血很汗水之中,一座颇具规模的战备医院建成了,那是一座功能齐全的医院。
而我们作为这个医院家属孩子们,自然就走到了一起,在一起上学,在一个班读书。那会儿我们十二三岁的样子。
学生时代的快乐,美好,早已经幻化成永远的记忆,再聚首的时刻,都已是华发丛生,这就是人生。
我们一行十几个同学,边聊边走,沿着满目秋色的山海休闲健身路,一路走去。
拍照自然是少不了的环节,如此的美景,这般的同学聚会,不一样的感觉。
我是很喜欢在秋色里行走的,看到的是万山浸染的各种斑驳,感受到的秋天殷实的那种喜悦。
这些同学之中,有一个同学还有点特殊。文革前,我们还没去战备医院的时候,我两就是同班的同学,结果到了农村依然是同学。我和她也差不多二十多年没见了,彼此问候一下,知道人生确实很不容易。
4、
一圈走下来,差不多七八公里的样子,好在天公帮忙,天气分外阴凉,很舒服。期间负责中午餐饮安排的同学在微信上不停的喊我们:来家吃饭。
于是,一行十几个人人,坐车杀奔饭店。
饭店里还有四个同学。其中有一个真正让我吃惊,我和她整整四十二年没见。当年,那个清秀的女孩,如今一头银发格外典雅。互相看着,我努力调取自己记忆里的人,她大概也如此,然后是握手拥抱,她嗔怪:我就奇怪了,这么多次同学聚会怎么就没看到你,我也笑:这么风度的女子,走在我对面我都认不出。我看的出来,她的眼睛里有泪:你长这么高,也没通知我一声啊。
于是放声大笑。
这真的是同学,无忌的同学。
酒席上,满满一桌子的饭菜,吃着,喝着,聊着。
数一数,一共是十七位。期间有一位女同学过世,有一位男同学失联,有一位差旅出国,还有三位没通知到,当然也有两位人家不愿来也就作罢,这事儿不能勉强。
5、
聊岁月,聊日子,聊彼此。说过往,说今天,说明日。
席间不知哪位发现新大陆一般:唉,我们这么多同学,居然没凑成一对。于是大家都觉得有意思:是啊,这么多同学咋就一对儿没有呢?
我笑着来了一句:不是有句说辞吗,叫太熟了不好下手。
于是众人哄然。
那座战备医院,早已废弃荒芜。但是,它曾经的岁月和日子,或许是镌刻在我们内心深处,毕生不灭了。
父辈们已经所剩无几,健在的基本都是八十多岁的老人,这也许就是人生。
聚会结束后的当天晚上,我把这次聚会的所有影像做了一个配乐的电子相册,然后发给了同学们,他们当中很多人据说都看的热泪盈眶。
然后在微信上自嘲:喜欢流泪了,是不是我们老了?
老是自然的人生规律,谁也躲不过去,但是心可以不老,可以年轻。
聚会分手的时候,有同学如是说:
见一面少一面,聚一次多一次。
想一想还真有道理啊。
珍重吧,同学们。 2015年11月4日星期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