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金戈戈 于 2015-11-28 21:27 编辑
我身边的民房纪实二 文/你说我记 这张图片是豫南地区50年代民房代表之一,三间房子面积大约50多平方米,艮崛(指地基)青砖出地面尺余,防渗水。往上是板打墙,也叫七板墙,过去建房不离七,打床不离七,七代表家庭吉利的意思——夫妻不离不弃,家和万事兴。那时代的民房大多数是起脊草房,间窄进尺小,树干做梁细房檐矮窗户不大,就这样的三间草房住五六口人很正常。与现在的居住面积真是天地之悬。
这样的房子虽小,五脏俱全,房子西边一间住人,放家什,装粮食,只要人用的几乎都放到这一间里;房子东边一间是厨房,靠窗户是灶台,紧挨锅台是水缸,夹墙处放案板,还有米缸和面缸,后墙有一张床,一般有两种人睡这张床,要么老年人,要么小孩,要么人多了四个人睡一张床。中间一间是客厅,也叫堂屋,后墙放置神案,家境好一点的是雕花木制品,多数家庭是土坯垒起来的,土坯垒的分三层,下面一层是鸡窝,每到夜晚来临时候,家养的鸡子都关到这里面,防偷,中间一层一般分三个隔,或放书、或放小件东西,有时候到了母鸡繁蛋当窝用;上面一层放置的是各种神像或其它器具等等。
图片的主人已经是“黄鹤一去不复返”,但从房子面貌和宅基地来分析,这户人家自始至终都不富裕,没有院墙,没有配房根基,依然保留着初期建造的门框,窗户和艮崛。从门闩来分析,属于九十年代的,那么,房顶的石棉瓦正好是那个时代的产物,可见,主人一直住到这个世纪里。
板打土墙,是豫南六十年代非常流行的建筑房。首先制作一个模板模具,大约两米多长,一尺多高,三公分厚的两块木板,一头用一小块模板挡着,这是个活动的组合,用的时候把它们捚(zhai摘)紧,不用拆开,这样存放不占用房子空间,另一头是用拳头大的四个木棍组合成四边形,把放到根基上的模板松紧有度的夹着,接着往模板内放土,土不能太潮,也不能太干,在用木制的夯把土夯实后,先去四个木棍,然后几个人把模板慢慢地与土墙分开,板打土墙就是这样一板一板垒起来的房子。看到土墙洞没有,那叫纽子眼,就是一根木棍先放到墙体上,然后放模板,它起到支撑模板作业,也起到夹着模板作业的。
板打土墙到目前为止,为数不多,原貌几乎失尽,从60后起的人们对板打土墙了解不多,历史记载,草根记载,小说、故事、随笔、散文很少有人涉足这方内容,它是一座被遗忘的产物,默默无闻的在彻底消失,像恐龙一样只能想象它的模样。而今,由于它是不起眼的房子,影视界、影剧界为了追求速度和效益,解放前后的故事片很少出现板打土墙草房子。
它该成为非物质遗产啦。
——2015年11月28日下午写于竹沟“小延安”初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