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闲散之人 于 2015-12-16 09:09 编辑
那是一根令人窒息的红线 电影《细细的红线》点滴
1、
看过很多反战题材的影视作品,这部电影算是给我留下印象比较深的一部。
其实,未必是它有多优秀,但至少在表达上,让我觉得很有分量和味道。
有战争就有残酷的死亡,有战争就有对战争的怀疑和厌倦。
特别是通过影视作品来表达,给人的视听感觉更强烈更有冲击力。
当然,在一个没有战争的时代,能静静的看完这样一部影片,至少是应当有点幸福感和幸运感的。
没有人喜欢战争,除非是泯灭人性的狂人。
战争是血腥,战争是杀戮,战争是疯狂,战争是残酷。
导演取材了一个二战美军和日军的岛屿争夺战的场面,展开故事。
其实,尽管有很多人不喜欢这部电影,觉得它过于拖沓,而且画外音,旁白实在太多,有给人喧宾夺主的感觉,其实你换一个角度去理解,或许这就是导演所谓匠心的安排。
2、
影片的名字挺耐人寻味,《细细的红线》,这根红线就在那里,若隐若现,这根红线贯穿始终,展现着战争的残酷,叹息着生命的悲催。 没有人愿意走上战场,所以,反战是这部影片贯穿始终的主题。但是,反战,厌战的士兵们,非常不幸赶上了这个时代,赶上了这场躲不过的战争,所以他们必须面对这残酷的战场。血肉横飞的战场,死生存亡的战场。
生命在这一刻,是那么轻,那么脆弱。
在主人公的独白之中,尽显着彷徨和厌倦,倾诉着苦闷和期盼。血肉之躯,在枪林弹雨之中是那么不堪一击,每一幕都让人震撼和唏嘘。
这是一部根据同名小说改编而成的电影,讲述在1942年到1943年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期间一个名为“查理斯火炮连”的战争故事。 也有人说,导演泰伦斯.马利克,在电影里跨越了小说的表达,更多用画面语言传递出战争对生态的毁灭和破坏,没看过原作,不好去评说,但是,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也是个了不起的突破。
3、
《细细的红线》展示的是战争的残酷,是士兵们的恐惧,是无论胜利者还是失败者那种近乎于歇斯底里的情感。在这一点上,毫无疑问马利克是成功的,他没有带着偏见的眼镜,去刻画对手,甚至是在生命和对战争的厌倦上双方的情感发泄是等同的。
那些散乱恐惧的眼神,那近乎于崩溃的精神,契合在导演刻意展示的大自然也在战争的疯狂里被摧毁,让人无处不在的感觉到那种对战争的拷问。
“谁在屠杀众生,剥夺我们的生命之火。嘲笑我们对人间的依赖,战争对地球有利吗。”这种带有哲学思考的发问,也许才是马利克最想表达的东西。
用一部电影来完成一个导演对战争的哲学思考,这在消费主义娱乐至上的今天显得非常的不合时宜,所以,这部影片问世以来,并没有得到该有的“礼遇”。但是,相比那些所谓的战争合法化的大片,这部《细细的红线》注定要与众不同。
当然,影片过于拖沓,带有过多的独白,好像有意无意冲淡了影片最想表达的东西,或许这是一种遗憾。
我佩服马利克的这部影片,他努力的在制造一种氛围,自然的和谐,然而,战争粉碎了这一切,其中有一个细节让我震撼,他居然在弹火硝烟之中,由近至远的拉出一个刚出生的雏鸟,身上还带着血迹。这种大视野的片子里,能出现这样令人心悸的一幕,显然是独具匠心的。
4、
战争面前,生命如此脆弱,马利克并没有带着所谓战争正义或者英雄至上的思维去展开他的故事,无论是美国大兵,还是日本守军,在那一刻表现出来的那种绝望的厌战情绪,会深深的感染着你。
这也是我喜欢这部影片的原因之一。
战争片看的太多了,有一种千篇一律的疲劳感,正因为如此,看过《细细的红线》之后,才让我有写下这些文字的冲动。
有关“细细的红线”最早的解释来自于英俄战争期间,英国步兵的一种阵势,这种铁的纪律步兵,可以抵挡住俄国骑兵的疯狂冲击而阵容不乱,被形容为就像有一根看不见的细细的红线,无情的拦住了疯狂的俄国人。
而在这部影片里,导演马利克并不想展示所谓的纪律严明,而是独辟蹊径的赋予了这根细细的红线另外更凝重的含义,这是一根让人窒息的红线,细细的,就在那里。 2015年12月16日星期三
|